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6.1 记念刘和珍君精练
展开《记念刘和珍君》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长歌当哭(dàng) 菲薄(fěi) 寥落(liáo) 赁屋(lìn)
B.桀骜锋利(ào) 莽原(mǎng) 殒身不恤(xǔn) 攒射(cuán)
C.缁衣(zī) 惴惴(zhuì) 曲译(qū) 戳穿(chuò)
D.铿锵(kēng) 拓荒(tuò) 宝藏(cáng) 脚镣(l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惨淡 诧异 间牒 欣然前往
B.和蔼 编辑 惩创 殚精竭虑
C.永诀 眷恋 信扎 罗曼谛克 仓皇失措
D.桀傲 缁衣 恩赐 苟延残喘 郑重其事
3.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着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B.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
C.课文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D.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周作人
一
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许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
二
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可惜,因为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
三
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德群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
四
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我”之所以冷静,是因为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
B.“我”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有“倘若他们不死……”的痴想。
C.“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一句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D.作者在文章结尾重点阐述对自己只是“文字之国”的国民的惭愧之情,表达了不能以武力反抗反动者的无奈和痛苦。
5.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自己“极缺少热狂”“颇缺少冷静”,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极”“颇”,突出了“三一八”惨案带给作者的心理震撼之强烈。
B.“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中的“宝贝”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执政府试图掩藏自己卑劣行径的嘲讽。
C.“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两句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个女师大学生的哀怜。
D.在作者二十三日做的挽联中,上联的“赤化赤化”、下联的“白死白死”皆将词语重叠使用,既使上下联和谐对称,又使作者的愤怒之情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6.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副挽联,有什么作用?
7.这篇文章和《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刘半农君①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②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③,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选自《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有删改)
(注)①本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②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③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间世》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8.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浅”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作者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B.由“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可见鲁迅对刘半农后来继续写陈腐的文言文表示不满。
C.文章历数刘半农十年前的“战绩”,表扬作为“战士”的刘半农,因为他“于中国更为有益”,而对其“据了要津”后的种种表现的批评,也是出于善意的。
D.鲁迅在这篇悼文中实话实说,不蔓不枝地抒写了人自己和刘半农交往的经过,字里行间透出对刘半农的深深怀念之情。
9.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活泼、勇敢”—“草率”—“浅”—“忠厚”的顺序,写了刘半农的性格特点,采用了褒贬相间的写法,避免呆板枯燥,使文章显得紧凑而生动。
B.本文将事例加以浓缩,如“‘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等,营造了体小而意深的表达效果。
C.这篇悼文颇有杂文的味道,如“很打了几次大仗”“暗暗的给你一刀”等,用语颇为尖锐有力。
D.本文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思路行文,情感真挚,言之有据,既写出了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了他的不足。
10.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11.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三、语言表达
12.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选择刘和珍、白莽、柔石中的一人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下面的语段压缩为40字以内的一句话。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信,也不料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4.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对偶、反问 B.反问、对偶、反复
C.比喻、反复、反问 D.反问、反复、拟人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11.1 过秦论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1.1 过秦论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8.3 *党费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8.3 *党费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