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B版2019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5.3.4频率与概率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085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B版2019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5.3.4频率与概率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085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5.3.4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5.3.4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频率与概率》是第一课,《频率与概率》主要研究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而本节课所涉及的不确定性与稳定性、随机性与规律性也突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很不喜欢概念课,觉得概念课总是枯燥无味的;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成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积极性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2、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2)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试验、观察、归纳和总结的技能,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的团队意识。4、重点、难点:重点:事件的分类;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四、教法学法分析:1、在教法上,因为分组实验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采用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在学法上,先学后教,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探究、试验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麦迪投篮》:让学生观看NBA的一场篮球比赛视屏,再看视频的过程中抽象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以篮球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参与课堂。 讲解新 课 2、成果展示,巩固练习在生活中,有许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 例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会发生:⑴“导体通电后,发热”; ⑵“在楼顶抛出一块石块,自由下落”; ⑶“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⑷“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自然融化”; 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直接让各小组层次较低的学生说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确定事件的概念,展示预习成果,以便检验预习效果。这部分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学让学生用发散思维举出生动、恰当的例子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擂台比赛”,看哪一个小组说的实例更多,更到位。 3、回顾复习,承前启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频数与频率,频率的取值范围等先复习频数以及频率的概念,然后直接用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来理解和阐述下面的试验,为理解概率概念及“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创造条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讲 解 新 课 4、师生合作,共探新知:第一步:请全班同学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硬币,每人做10次掷硬币的试验并记录下试验结果,填入表一:姓名试验次数正面朝上次数正面朝上的比例 并提出问题1:与其他同学的试验结果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步:请各组的小组长把本组同学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填入表二:组 次试验次数正面朝上的次数正面朝上的比例 提出问题2:与其他各组的试验结果比较,各组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第三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进行班级结果汇总,将结果填入表三:试验次数(n)正面朝上的次数(频数m)正面朝上的频率(m/n)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当试验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在0.5附近摆动,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0.5来估计正面朝上的概率。即P(正面朝上)=0.5。因此,对于给定的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P(A)。5、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的,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是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对于概率的统计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②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③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④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分组试验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必须把试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同学们亲历抛掷硬币的随机过程,唯有如此,才能辩证的理解随机性中的规律性.根据提问1,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发生是具有偶然性的。 针对提问2,发现实验次数越多,频率数值就越有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就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让学生通过第三步实验验证第二步实验得到的猜想,并从正面引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体验合作精神。通过教师的补充使学生对概念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2、作业 教材第123页,习题3.1A组第3,4题。3.探究题小结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使知识成为系统。分层次的作业安排,突显教学的层次性,必做题重在巩固本课所学;选做题重在引出后继内容. 同时,所选练习,可以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6.1.2 向量的加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规律方法,母题探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二册5.3.4 频率与概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B版 (2019)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5.3 概率5.3.4 频率与概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