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闻一多,走近作者,自学指导一1分钟,说和做,课堂小结1分钟,民主战士,学者方面,革命家方面,课堂小结,1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七年级语文组 主 备 人:曾明 议课时间:2月13日 上课时间:第1周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臧[zāng]克家 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字词、积累成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默读课文,圈划出下列字词,并注意它们的读音和字形,掌握成语意思。抱歉 秩序 深宵 硕果 卓越 迭起 澎湃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心不在焉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 3分钟)
一、按要求拼写字词:1、lì jìn xīn xuè qì chōng dǒu niú ( ) ( ) mù bù kuī yuán kāng kǎi lín lí ( ) ( )2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 ) 3、闻先生xīn bù zài yān( ),抱歉地道一声:“zhì xù( )不在我的范围以内。”4、闻一多先生,是zhuó yuè( )的学者,热情péng pài( )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下列各项 的加红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他站在台上慷慨淋漓的斥责反动派的恶行。 B 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指出:恐怖分子计划周密,为了此次恐怖袭击可谓沥尽心血。 C两名锲而不舍的攀登者终于到达了山顶。 D 学习需要我们潜心贯注,不能三心二意。
A、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B、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C、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D、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自学指导二(1分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以此为脉络,概括段意。同时思考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提示:第一方面1—7段;第二方面8—20段)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提示:结构+内容)
学生自学 , 教师巡视(7分钟)
自学检测二(6分钟) (做笔记)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以此为脉络,概括段意。同时思考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思考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结构上: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内容上:直接点题,开门见山,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教师点拨(2分钟)一、题目的特点和作用?【笔记】 题目有主标题和副标题。 主标题点明写作内容,简洁明快。副标题起补充作用,明确了写作对象。
二、如何分析句或段在文中的作用?(做笔记)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可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闻一多先生集“三重人格”于一身,是一个( )、( )、( )。课文从( )和( )两个方面表现了他的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当堂训练(15分钟)1、看拼音,写词语。bà qiàn dié qǐ shuò guǒ shēn xiā qiè ér bù shě lì jìn xīn xuèmù bù kuī yuán kāng kǎi lín lí xīn bù zài yān
2、下列加红的词语使用不正确是一项是( )A 他成绩优异一反既往完成了所有难题,让人愕然。B 关兴见到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青龙刀望忠便砍。C 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绩迥乎不同。D 秋瑾同志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坚贞不屈,昂首挺胸。A一反既往:完全与从前相反。B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C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D昂首挺胸: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3.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利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也是艰辛的,而不是比较顺利的。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选做题)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 和“做”的特点的事例。 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大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长胡子。
在结构上总结上文,照应标题;在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的既敢于高声说出真理,又勇于以身相殉的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闻一多先生集“三重人格”于一身,是一个( )、( )、( )。课文从( )和( )两个方面表现了他的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2、品析文章语言。3、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1、分析闻一多先生形象。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 8分钟)
1、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 (概括1-6段“做”的三件事,简洁表达) 他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 (方法:在文中圈划重点)2、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 (概括10-18段“做”的三件事,简洁表达) 他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3、综合这两个方面,概括闻一多的形象。(方法指导:找出文中对他进行直接评价的句子)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自学检测一(6分钟)
围绕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结合表格谈谈闻一多怎么处理说和做?做了什么?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著 ,“何妨一下楼”
2、 演说
闻一多是一个严谨刻苦、无私无畏、执着爱国、言行一致的人。
通过具体事件、通过人物言行、通过侧面描述。
反过来,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捕捉人物性格特点:
1、结合具体事件概括;如: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从“战争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可看出。
一、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笔记】
2、结合人物描写概括;如:她是一个慈爱、细心的母亲,从“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可看出。
3、结合侧面描写或捕捉关键词概括。如:他是一个对生活极为认真、细心的人,从“房间里收拾得整整 齐齐……几乎看不出来”可看出。
1、赏析下面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方法指导:可从修辞、关键词、描写方法等角度品析。
学生自学 , 教师巡视(5分钟)
2、关于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臧克家为什么只选择了六则材料?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比作“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执着救国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敬佩之情。
自学检测二(5分钟)1、赏析下面句子。
本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情感,表达了对闻一多的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关于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臧克家为什么只选择了文中的六则材料?
(1)作者所选材料,讲究__________,以少胜多。(2)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句子赏析】 角度+内容分析+作用效果1、抓角度
①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②描写: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等),景物描写
③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特定的色彩词)叠词等;
④写作方法:对比 等
⑤结构上的作用:
2、内容分析
运用了写法,(生动形象/传神刻画地)写出了……(内容)(结合上下文)3、作用效果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心理等)表达了……(情感)等。
教师点拨(2分钟) 做笔记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心会神凝”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说明闻一多用心之专。 ②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4、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 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 方。 (选做题)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教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臧克家,说和做,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词语集注,学习任务单,第一部分1-7,《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结构特点对举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文化救国,说了就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优秀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预习检查,臧克家,锲而不舍,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兀兀穷年,一反既往,群蚁排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