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共27张PPT)
展开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总之,议论文以理服人。
(1)一般性议论文:对社会或生活中某些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的议论文。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评论类议论文:评述某一问题或事物的议论文,包括思想评论、文学评论。 (3)杂文类议论文:直接地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问题,其中包括杂感、随笔、杂谈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演讲稿:就形势和其他问题,在集会上发表讲话。 如《最后一次讲演》。(5)读后感:阐述阅读一定材料或作品之后所得感受的文章。 如《读<孟尝君传>》。
3.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准确性、严密性 概念明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用词严谨,逻辑性强。(2)鲜明性 观点表达一清二楚,毫不含糊。(3)概括性 语言高度凝练,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4)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使其用词和语言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议论文阅读题型方法指导
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明确是考查中心观点还是分论点的叙述。2.按考查要求提炼论点。 (1)中心论点:①文章标题;②文章开头;③文章结尾; ④文中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表述句(抒情句、议论句)。 (2)分论点:①段落首句和尾句,归纳概括; ②根据论据反推出分论点; ③概括时注意句式一致的内容。3.根据分值,分点作答。
答题技巧:1.审题,分清材料所给论据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2.分析论据,明确所论述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再分析其证明中心观点或某一分论点的作用(效果)。3.根据分值,分点作答。
考向2 分析材料(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技巧:1.明确态度(答案、方向)。2.分析所给段落或文章的论点。3.分析所给材料(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判断。4.验证,并按分按点作答。
答题技巧:1.要真实。2.要准确,注意论据与论点保持一致性。3.要典型,论据要有代表性,为人所共知,所引用的应有一定权威性。4.要简洁,表述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字数。注:补写时要注意区分两种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
考点三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技巧: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句子、段落、全文)。2.判断论证方法。3.分析作用(论证什么观点)。4.整理作答。
答题规范:1.举例论证:列举······(具体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论据),深刻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若引用了诗词等,可以再加上“增强了语言的典雅性”。)3.对比论证:将······(论据)和······(论据)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4.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考点四 论证过程及思路
1.概括全文(某段)的论证过程及思路。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1)划分文章段落层次(若是段落就以句为节点划分层次);(2)概括层次大意,并对论证方法或论据加以分析。(3)论述时使用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使用一些能显示议论文文体特征的词语(如提出、阐述、证明、论述等)。
2.文章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表态+阐述理由)①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②阐述理由:第×段的内容是······,第×段的内容是······,二者存在先后的某种逻辑关系(或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与上/下文“·······”一句相照应;)或存在时间先后关系。③因此不能调换。注:如果“能调换”的情况常见的是: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且文中没有指明各并列层次的先后关系。
3.文中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表态+阐述理由)①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②阐述理由: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容是······,该段与上下文存在······的逻辑关系(或上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或该段有效地引起下文······)。③该段使论证更全面,更充分,更严密。④所以,该段不能删去。
考点五 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概括性和鲜明性。其中,重点在于表达准确严密性和生动形象性。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的语言风格,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庄重、优雅、生动、行文平实、活泼、灵动;用语雅致,文辞流畅,朴实自然、语言幽默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准确性:①概念使用正确; 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使用恰当。2.严密性: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3.鲜明性: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4.生动性、形象性:①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描写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③比喻论证的运用。
题型一 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能否换成“××”)?为什么?1.表态(一般是“不能”)。2.解释“××”一词的意思。3.若删去(或换成“××”一词),则只有······的意思,与原文内容不相符(或说法过于绝对)。4.“××”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5.所以,这个词不能删去(或不能替换)。
题型二 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1.解释“××”一词的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作用。2.“××”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
题型三 赏析本文(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1.语言准确严密。如“······”(例句),句中的······准确严密地论证了······的观点。2.语言生动形象。如“······”(例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3.语言概括简明。如“······”(事例),事例叙述简洁,概括性强,简明地论述了······的观点。
解题技巧:1.审清题目,按要求作答。 若要求答妙处(作用),则需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作答; 若问段落能否删除,则需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删除),然后再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原因。2.看句子(段落)的位置。位置不同,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不同。
内容:①引用名言、事例、故事,或以某种社会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 ②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论证了······的观点。 ③引用······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 ②引出下文; ③照应标题。
内容:①论证了······观点。结构:①照应上文······的内容; ②引出下文······的内容; 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
内容:①总结全文,提出······的中心论点。 ②强化了······的中心论点。 ③指出议论的意义和作用,如:发出······的号召或希望 人们······,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结构:①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②与开头·······内容相呼应。 ③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解题技巧: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 2.注意运用基本模式进行答题: ①简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②用“分点说明”的方式进行答题; ③用“总分式”结构进行答题,先用“总说”来表达观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说。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享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共18张PPT):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共18张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知识清单,试一试,明确本题考点,确定讲题员,答题注意规范,我行我可以,想一想,评-领评-透析双基,说一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分析(共49张PPT):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分析(共49张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热身,知识详解,《最美的姿态》,学有余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