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0964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PPT课件+练习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隋的兴亡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隋的兴亡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开放革新的时代课件pptx、第2课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解析版doc、第2课开放革新的时代练习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 开放革新的时代一. 选择题1.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创立并且完善于隋唐时期C. 维护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D.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说明科举制度在选官用人方面的有效性,故A项正确。2.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前期的“文景之治”和唐初的“贞观之治”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均表现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以发展的共同特征,①③符合题意,故B正确。上述盛世局面均不能体现农牧文化的融合,排除②;科举制度仅在唐朝得以完善,排除④。据上分析,排除ACD。3.某历史学著作把下列历史人物归为一类的依据是A. 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明交流 B. 激发了西方对中国的关注C. 为佛教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D.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大融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分类的相关知识。玄奘赴天竺取经、鉴真东渡、马可波罗访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故选A。4.近年央视举办了两季《中国诗词大会》,选手们比拼的诗词大多产生于下列年代尺中的哪两个朝代(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1)为唐朝(2)为辽朝(3)为宋朝(4)为明朝,而诗词兴盛的的时代为唐宋,因此B项正确。ACD.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5. 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下列与隋朝大运河相关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修筑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B.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C. 隋朝大运河就是今天的京杭大运河D.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答案】C【解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ABD正确不符合题意;京杭大运河是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改造的,C说法太绝对,C错误符合题意。故C正确,ABD错误。6.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情形。 电视剧甲:在太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儒学生在丞相推荐下去荆州做官。电视剧乙: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考试每年吸引了近千名考生,他们皆以“进士及 第”为极高荣耀。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汉 B. 秦、唐 C. 汉、唐 D. 唐、元【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设立太学,教授儒学,由丞相优秀学生为官;唐代科举制完善,有进士科和明经科,考中者称进士及第,由皇帝任命为官吏。故排除秦和元,正确选项为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ABD。故选C。7. 菠菜,瑞安话称之为“波棱菜",这源于菠菜自唐朝由波棱国(今尼泊尔)传入我国,这一称呼在瑞安流传至今。同时代,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一起传入我国。这反映了唐朝( )A. 对外交流的繁盛B. 生产工具的改进C. 文学艺术的发展D. 人口数量的增加【答案】A【解析】波棱国的菠菜、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传入我国,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繁盛,故A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D。故选A。8.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答案】C【解析】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故排除A。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故排除B。C.“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都属于隋唐时期的史事,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即繁荣与开放,故C符合题意。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故排除D。故选C。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A. 杜甫、李白 B. 白居易、韩愈 C. 杜甫、白居易 D. 杜牧、李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故A符合题意。10.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当时的繁荣时代。隋唐时期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三省六部制 ③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④雕版印刷术。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答案】C【解析】曲辕犁和筒车,发明于唐朝,①正确;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与唐朝,②正确;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③错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排除。故选C。11.如图中所示农具是唐朝发明的,它们分别的类型是A.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灌溉工具 B.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纺织工具 C. 图一是交通工具,图二是纺织工具 D. 图一是耕作工具,图二是交通工具【答案】A【解析】A.依据“如图中所示农具是唐朝发明的”“曲辕犁”“筒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筒车亦称“水转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故A正确。B.筒车是灌溉工具,故B错误。C.曲辕犁与筒车分别是耕作工具与灌溉工具,故C错误。D.筒车是灌溉工具,故D错误。故选A。12.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覆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做法说明他 A. 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 认为崇尚节俭便可巩固统治 C.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才采取与隋炀帝相反的做法,如“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最后“使民衣食有余”。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都太片面,不能体现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13.某校学生开展“画漫画,学历史”的探究活动,并绘编了以下漫画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81年,漫画1中的主人公杨坚建立了哪一王朝?为了统一中国,他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2)列举漫画2中“巨辉煌”时期中两个盛世名称。 (3)运用相关史实,从制度创新、工程建设的角度说明漫画3中“我们两朝真的太像了”的理由。【答案】(1)隋朝;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稳固了后方。隋文帝励精图治,爱护百姓,提倡节俭。(2)“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3)嬴政和杨坚作为秦朝与隋朝的建立者,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角度一:两个朝代都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的制度有: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角度二:都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秦朝在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修建了阿旁宫、骊山墓等。隋朝开挖了涿郡到余杭的大运河。【解析】(1)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及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隋朝的建立及隋文帝的改革措施。第一小问,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方的陈统一中国;第二小问,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稳固了后方;隋文帝励精图治,爱护百姓,提倡节俭。(2)本题考查唐朝盛世,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唐朝盛世历史。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712年唐玄宗即位称帝,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3)本题考查隋、秦两朝的对比,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朝制度创新和工程建设。嬴政和杨坚作为秦朝与隋朝的建立者,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角度一:两个朝代都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的制度有: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角度二:都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秦朝在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修建了阿旁宫、骊山墓等。隋朝开挖了涿郡到余杭的大运河。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透过沙漠戈壁中的悠悠驼铃声,中国汉唐商店里出现了西方的香料、珠宝;在汉代的城市街头,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艺人的表演。唐代朝廷上下,流行从波斯传入中国的马球游戏。材料二 这条古河道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两岸日渐繁荣,城镇日渐增加;南宋时,造纸和印刷术发展很快,通过此河道送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传播了古代文明。请回答:(1)材料一、二描述的内容分别与中国古代史上哪一交通要道有关? (2)这两条交通要道的起止地点分别在哪里? (3)从材料中可知,这两条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相同之处是什么?在今天又有什么相同的经济价值?【答案】(1)陆上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2) 丝绸之路:起于长安,最远到达欧洲(大秦或古罗马)。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3)历史作用相同之处: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今天经济价值相同点: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沙漠戈壁中的悠悠驼铃声”、“西方的香料、珠宝”、“古罗马”、“波斯”等信息,可知是丝绸之路。根据材料二“商船往返,船乘不绝”“两岸日渐繁荣,城镇日渐增加;南宋时,造纸和印刷术发展很快,通过此河道送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传播了古代文明”,分析可知是京杭大运河。(2)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起止,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汉代丝绸之路东起长安,最远到达欧洲(大秦或古罗马);隋代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3)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和在今天的经济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这两条交通要道在历史上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今天经济价值主要是沿途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课件pptx、第3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练习解析版doc、第3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练习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课件pptx、第1课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练习解析版doc、第1课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练习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西方文明的摇篮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课西方古典文明课件pptx、第3课西方古典文明练习解析版doc、第3课西方古典文明练习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