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我国宪法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关于公民履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①履行义务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
②履行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③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2.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城。下面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依法服兵役
C.社会经济权利
3.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权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
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C.各级国家机关要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属于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有( )。
①宗教信仰自由
②遵守宪法法律
③依法纳税
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关于身份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份代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
B.警察可以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
C.要注意避免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泄露
二.填空题(共5题,共38分)
1.在我国( )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的公民为成年人。
2.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 )码;第7----14位是( )码;第15------17位是( )码;第18位是( )码。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 )的、( )的利益和他人的( )的自由和权利。
4.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
5.公民身份号码有(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是( ),第15—17位是( ),第18位是(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
2.遵守公共秩序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3.爸爸不要奶奶和我们住在一起,也不赡养奶奶,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
4.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所以不可以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意见。 ( )
5.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限制着我们的自由。(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
外出旅游 服兵役
高龄津贴 受教育
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
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
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
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
1.写一写,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景1:今年6岁的叶童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景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景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2.宪法第二章的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权利?
3.你知道中国近年来在各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说一说。
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
5.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 ) ( ) ( ) ( )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
八.材料题(共2题,共15分)
1.案例分析。
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下。
(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
(2)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
2.材料: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想一想,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九.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5.B
二.填空题
1.未满18周岁;18周岁以上
2.地址;出生日期;顺序;校验
3.界限;国家;社会;集体;合法
4.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
5.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检码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
五.填表题
1.如下:
六.简答题
1.首先,身份证能用来识别身份;身份证,用来登记;身份证,用来购买车票。
2.(1)平等权;(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劳动权、休息权;(7)受教育权;(8)物质帮助权。
3.答案不唯一:1.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2.中国高铁迅速发展,行驶速度、总里程稳坐世界第一。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4.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1月14日,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5.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6.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5.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七.辨析题
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八.材料题
1.(1)我同意小军的意见,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2)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
(3)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
2.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感觉不到母爱、父爱;容易自卑,限入孤独中,从而使性格扭曲;独来独往,缺乏交流,以后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差;学习中缺少家庭辅导,学习不专心;交友、生活、购物缺少指导等。
九.综合题
1.(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 √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我们的义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哪项是国籍的合理取得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