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诗经》整体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诗经》整体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15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整体教学设计 “思无邪,品真情”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围绕统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选入的《诗经》相关篇目,确立核心任务“撰写诗歌评论”,通过“品诗意,唱真情”“赏诗美,析主题”“诗有法,改一首”三个课段开展诗歌诵唱、欣赏探究、拓展阅读、思考写作的学习与评价活动,让学生走近《诗经》,体会《诗经》中重章叠唱的节奏美和意蕴丰富的内涵美。 【设计背景】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四首《诗经》诗歌,分别为《关雎》《蒹葭》《式微》和《子衿》,均出自《国风》。《关雎》出自《周南》,为《诗经》首篇。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诗、婚姻诗、政治诗等。《蒹葭》出自《秦风》,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含蓄朦胧、意蕴丰富。《式微》出自《邶风》,以反复咏叹的方式,直抒胸臆,展现了质朴率真的美。《子衿》出自《郑风》,是一首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大胆直率的古老恋歌。学习这四首诗,一要通过诵读、歌唱等方法,体会《诗经》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二要品味《诗经》重章叠句的特殊形式及“国风”的民谣色彩;三要“以诗译诗”,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尝试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思无邪,品真情”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用现代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四首《诗经》诗歌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手法歌咏真挚情感,给人以审美愉悦。同时,四首诗歌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将古诗翻译成现代白话诗,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体裁的理解,让学生体验诗歌写作的魅力。《诗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三个课段:第一课段解决的是“读”的问题,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之美,并通过唱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段解决的是“艺术鉴赏”和“主旨探析”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诗经》独特的诗歌形式,并且在相关文献的帮助下深入体会诗歌情感,探究诗歌内涵。第三课段解决的是“写”的问题,基于第二课段的赏析与探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三个课段通过诗歌诵读、欣赏分析、拓展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任务驱动,让学生走近《诗经》,体会《诗经》的现实主义特点,感受《诗经》中各地民谣的质朴真情。 【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四首《诗经》诗歌,学习重章叠句语言形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2.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一首古诗,学习不同诗歌体裁的不同特点。二、思维目标1.在阅读评论文章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思路进行理解与分析,初步建立阅读此类文章的思路;2.探究四首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初步构建基于评述对象的逻辑思维。三、价值目标感受《诗经》中对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的关注,学习在诗歌的创作中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自我思考。核心任务:品读四首诗,“以诗译诗”,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 【教学实施】第一课段 品诗意,唱真情 核心任务:举办本单元《诗经》四首诗歌的唱诗会。一、学习任务1.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自己理解诗歌的情感;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清理生字、生词,难理解的诗句,在100字以内概括诗歌的情感。3.举办唱诗会。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蒹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2.喜马拉雅APP、网易云音乐APP;3.央视网节目《经典咏流传》栏目https://tv.cctv.com/lm/jdylc/。四、完成任务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标注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并掌握诗歌大致含义;2.自由熟读四首诗歌,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在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情感;3.班级开展“品诗意,唱真情”《诗经》唱诗会。【准备建议】(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诗歌;(2)选择合适的曲谱,可以选今人为《诗经》谱的曲子,也可以另选现成的曲谱与诗歌“联姻”;(3)填词时可以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部分句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修改,更贴合曲谱;(4)可以有创意地结合个人唱、合唱、重唱等表现形式;(5)可以观看央视网《经典咏流传》节目,借鉴好的诗歌歌唱及表演形式。(6)在100字以内,分别概括四首诗歌表达的情感。五、学习评价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担任唱诗会评委,投票选出最佳唱诗小组。评价标准包括选曲与诗歌是否契合、情感是否充沛、表现形式是否有创意等。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数诗言志有感情地咏唱诗歌(20分) 有表情与肢体表达(10分) 歌咏言选曲契合诗歌情感(20分) 诗歌歌词贴合编曲(10分) 声依咏创意编排歌唱形式(20分) 吐字清晰歌声响亮(10分) 第二课段 赏诗美,析主题 核心任务:品读四首诗歌,欣赏《诗经》独特的言语形式,体会诗歌的情感美,探究诗歌主题,用2-3个句子,概括诗歌的主旨。一、学习任务1.从词汇、句式、艺术手法等角度欣赏四首《诗经》诗歌的语言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2.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分析课文主旨,用2-3个句子概括诗歌主旨。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蒹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2.参考阅读:李山《题旨正误,意蕴重彰:说<关雎>(节选)》、李聪、孟琢《爱情还是教化?——从<关雎>主旨说起(节选)》、慕金才、赵徐州《<蒹葭>主旨简析(节选,题目有删改)》、顾明佳《<诗经·邶风·式微>主旨考论(节选)》、李山《诗经析读(节选)》、刘二辉、高洪韬《<郑风·子衿>主旨研究述评(节选)》。四、学生活动1.欣赏四首诗歌的语言之美,完成学习任务单;《诗经》学习任务单问题讨论:四首诗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诗经之美文章细节(词、句)你的赏析韵律美请找出诗中的韵脚: 结构美重章叠句的形式: 情感美你从中读出情感的章句: 意境美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 【小贴士】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诗三百》、《诗三百篇》,汉代尊之为“经”,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诗篇以四言为主,杂以一二三五六七八言,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特点。《诗经》为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对我国两千余年来的文学发展,尤其是诗歌发展,具有深广影响1。2.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3.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子衿》示例《子衿》之美文章细节(词、句)你的赏析韵律美请找出诗中的韵脚:in读起来富有音律美。结构美重章叠句的形式:青青子……,悠悠我……。纵我不往,子宁不……?回环往复,结构清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美,同时也能通过这种结构感受到主人公绵长的思念之情。情感美你从中读出情感的章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唱三叹,虚词带来的语气的延长与悠悠情思这一情感体验的延长是契合的。“挑达”是联绵词,指女子在城楼上来回徘徊的行为。也许此时,女子已经与男子相见,正向他大胆倾诉自己的思念之苦,也许二人最后也没能相见,女子只能一人眺望茫茫的远方,独自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无论是哪种结局,我们都能被女子这真挚、炽热的爱情所感动。直率大胆的表达,正有“国风”的民谣特点。意境美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是富有生命力的,如和煦暖人的春风,如绵绵如丝的春雨,如清澈碧绿的春潭,如破土初生的春草……清新自然,沁人心脾,令人浮想联翩。女子的恋人在她的心目中就如同“青青子衿”一样,他是年轻的,富有生命力的,清新美好的,令人心驰神往。君子如玉,色泽晶莹,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特点即是这位男子的特点,玉的品质正是男子的品质,在女子的心中,男子就是这样一位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比、兴手法的使用为这首诗制造了浓郁的思念氛围,意境优美。 2.阅读“补充资料”,结合文本分析课文主旨,体会《诗经》篇目主旨的多样性。《关雎》:李山《题旨正误,意蕴重彰:说<关雎>(节选)》2;李聪、孟琢《爱情还是教化?——从<关雎>主旨说起(节选)》3《蒹葭》:慕金才、赵徐州《<蒹葭>主旨简析(节选,题目有删改)》4《式微》:顾明佳《<诗经·邶风·式微>主旨考论(节选)》5《子衿》:李山《诗经析读(节选)》6;刘二辉、高洪韬《<郑风·子衿>主旨研究述评(节选)》7五、学习评价阅读完补充资料后,你对这四首诗歌的主旨有何看法?你赞同这些文章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本将你的思考写下来,不少于200字。第三课段 诗有法,改一首 核心任务: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其中的一首古诗。一、学习任务1.阅读三首用白话翻译《诗经》的诗,归纳概括翻译时的特别关注点;2.从四首《诗经》诗歌中选择两首首,用白话的形式翻译古诗。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雎》《蒹葭》《式微》《子衿》相关内容;2.《诗经》白话翻译资源:程俊英《诗经译注》8、袁愈荌《诗经全译》9、余冠英《诗经选》10、周振甫《诗经选译》11。四、完成任务1.阅读以下四首用白话翻译的《关雎》,你发现这些翻译有什么特点?请归纳在下面。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纯洁美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难实现,醒来梦里意常牵。相思深情无限长,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纯洁美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长短短鲜荇菜,左采右采拣拣开。纯洁美丽好姑娘,敲钟打鼓娶过来。(《程俊英《诗经译注》》) 水鸟应和关关唱,歌唱在那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我的好对象。 短的长的水荇菜,向左向右把它采。美丽善良的姑娘,睡里梦中使人想。 空想总是不能得,梦寐之中想更切。想她念她真难忘,翻来覆去天不亮。 水荇菜来短又长,左采右采在河旁。美丽善良的姑娘,想用琴瑟供她赏。 水荇长短不整齐,左边右边来摘取。美丽善良的姑娘,想用钟鼓供欢娱。(袁愈荌《诗经全译》) 鱼鹰关关对着唱,停在河中沙洲上。漂亮善良好姑娘,该是君子好对象。 或长或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漂亮善良好姑娘,睡里梦里求怎样。 求她总是得不到,睡里梦里想更牢。长啊长啊长想念,翻来覆去睡不好。 或长或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漂亮善良好姑娘,弹琴鼓瑟把她爱。 或长或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漂亮善良好姑娘,敲钟鼓使她开怀。(周振甫《诗经选译》)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余冠英《诗经选》)学习发现:【示例】①要保留重章叠句的形式;②用白话翻译时尽量做到音韵的和谐;③要保留诗歌原有的意象;④要保留《诗经》语言平实生动的特点,有民谣的歌唱感。2.从四首《诗经》诗歌中选择一首,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3.老师将翻译作品的电子版以匿名的方式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让同学们进行投票,评出“最佳诗人”。五、学习评价1.翻译古诗活动“最佳诗人”评价标准如下: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数必达项能完整传达出原诗的情感(20分) 保留了原诗的主要意象,具有意境美(20分) 表达流畅,诗意清晰(20分) 语言平实生动,简洁不拖沓(20分) 加分项结构较为工整,有一定的设计感(10分) 句式、韵律上呈现出节奏美和音乐美(10分) 2.和翻译后的白话诗相比,你认为《诗经》原诗有什么不可取代的魅力?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将你的看法写下来,不少于150字。 【专题评价】一、单元教学反思统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收录的四首《诗经》诗歌,篇幅不长,但意蕴丰富。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教师要让学生阅读丰富的拓展材料,以更广阔、更深刻的视角来理解《诗经》中诗歌的主题与艺术特色。《诗经》年代久远,与学生之间有一定距离,如果在解读诗歌时不能还原时代背景、不能提供更丰富的观点,无法拓展学生的思路,无法让学生真正在学的过程中受到《诗经》之美的熏陶。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是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建立在“语言积累”“梳理探究”的基础上。第一课段的核心是诵读咏唱,通过“唱诗会”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不必对学生的歌唱效果过于苛求,而是要在准备过程中指导学生先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感悟,才能唱出真情。第二课段的核心是语言鉴赏和主旨分析,在这一课段,教师要注意两个难点的教学。一是要在赏析诗歌语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比兴手法的概念,体会比兴手法在引发联想、传递情感等方面的独特效果;二是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补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受《诗经》篇目主旨解读的多样性。第三课段的核心是本专题的主要任务,以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古诗,通过阅读、分析、迁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翻译古诗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名家翻译的《诗经》的特点,翻译时注意诗歌形式和语言表达。二、测试反馈(一)必做不少名家都翻译过《诗经》,以下是余冠英先生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余冠英《诗经选》)(二)选做《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成集于公元8世纪末,日本奈良时代末期,被称为“日本《诗经》”。请比较以下两首诗歌,体会《万叶集》和《诗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相似之处。 子衿①青青子衿,悠悠②我心。纵我不往,子宁③不嗣④音?青青子佩⑤,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⑥,在城阙⑦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美浓山路吟少女绩麻笥①,悬垂绩麻长。长门②临海曲,寥廓天一方;潮平朝风静,汐送晚风凉。我思如潮涌,层波叠我肠;行来我思妹,阿胡③此彷徨。徘徊荒矶上,独眺海风光;海藻摇曳情,飘逸帔子飏④;白袖挥舞意,臂钏玉玎珰。谅妹思我苦,黯然我神伤。 【注释】①子衿:你的衣领。②悠悠:深思的样子。③宁(nìng):岂,难道。④嗣(sì):接续,记叙。⑤佩:佩玉的带子。⑥挑(tāo)兮达(tà)兮:独自徘徊的样子。⑦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注释】①绩麻笥(sì):绩麻,把麻搓成线。笥,一种竹制容器。②长门:日本地名。③阿胡:日本地名。④飏(yáng):飞扬,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