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外出旅游,的用处可大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1)过马路,( )。
(2)在公共场所,( )。
(3)借了别人东西( )。
A.按时归还 B.遵守交通规则 C.禁止喧哗
2.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文化权利
D.物质帮助权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情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此规定的原因不包括( )。
A.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
B.父母教会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
C.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
4.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
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
5.外出旅游,( )的用处可大了。
A.护照
B.户口本
C.身份证
D.学生证
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
1.(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是以( )取得的中国国籍。
3.凡是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4.我们的身份在不同场合会发生(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这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
2.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所以不可以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意见。 ( )
3.小学生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成年后还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
4.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
5.如果身份证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6位 校验码
第7——14位 地址码
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
第18位 顺序码
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
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
1.请你阅读下面情境后,填写表格。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35分)
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
2.作为小学生,我们享有哪些权利?(至少列举出三种)
3.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哪些情况用得上身份证呢?(请至少例举三种)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5.在我国,什么样的人有选举资格?什么样的人没有选举资格?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 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 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 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 违反了什么法律?
八.材料题(共2题,共17分)
1.资料一: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 劳动、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 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
资料二:张童少年时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被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1) 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2)你是如何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这句话的?
(3)你是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
2.阅读角。
爸爸和发票
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回家路上,孙园想不通爸爸为什么非要发票不可。爸爸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
(1)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孙园爸爸的行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九.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
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
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A
2.B
3.A
4.C
5.C
二.填空题
1.公民;国籍
2.出生的方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公民身份证号码
4.变化;公民
5.古希腊;公民身份号码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X
五.填表题
1.如下:
六.简答题
1.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小学生享有国家规定的一切正当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身体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3.身份证用处多。全家旅行,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火车站购买火车票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邮政局邮寄物品时,要用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要用身份证;在医院看病时,要用身份证……
4.国籍取得方式一般有二种。一是以出生方式取得。 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5.根据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七.辨析题
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
八.材料题
1.(1)张童享受了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权、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劳动等基本义务;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3)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而且我们可以不享受权利,但是必须履行义务。
2.(1)饭店工作人员属于偷税漏税,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而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坚持索要发票,如果商家不给,我就打电话给父母或者纳税热线。
(2)孙园爸爸的行为告诉我们:在我们消费后,一定要坚持索要发票,这样就可以避免商家偷税漏税,这也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
九.综合题
1.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护照上的重要信息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作为中国公民不应该,古希腊的公民是,“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