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下列属于参与公共生活的是,生活中我们提倡的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 )。
A.邻里见面微笑问候
B.在社区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打扫卫生
C.更新社区的宣传栏,美化环境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错误的说法是( )。
A.需要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B.小学生没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C.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治的保障
3.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相待,需要相互关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经常帮助班里的贫困学生
B.小杜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经常嘲笑
C.小王给班里的残疾同学起了“瘸子”的外号
4.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见到老师总是问好
B.小杜经常在公园里的长椅上躺着睡觉
C.小王是个大嗓门,经常不管不顾的在教室里大声喊
5.下列属于参与公共生活的是( )。
①到医院就诊;②与家人逛集市;③利用社区体育设施;④自己在家读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生活中我们提倡的行为( )。
①乘坐公交车依次排队,有序上下
②高铁上,怕对方听不见,高声说话
③在小区里文明养犬
④商场购物结账时碰到熟人,大声寒暄
⑤把自行车长时间放在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上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 )。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 )、法制的( )。
3.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 )他人,为他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 )设施等方面提供( )保障。
4.人与人相处需要( )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 ),相互( )。
5.网吧、图书馆、超市等场所我们都称之为( )。
6.( )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公益事业是成年人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
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和谐,民主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 )
3.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长椅、道路、桥梁等。( )
4.参加小区组织的羽毛球体育比赛不属于公共生活。( )
5.小明说为了下次方便,就把共享单车骑回家了。( )
6.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3分)
1.为了宣传服务社区的品德,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
2.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
3.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请你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内容吧!
4.请举例说出公共生活有哪些?
5.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五.辨析题(共1题,共4分)
1.雯雯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在下面的公共场所,你是怎样做到文明有礼的。(请根据场所的特点来思考)
公园里:( )
新华书店:( )
餐厅:( )
展览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A
二.填空题
1.帮助
2.支持;保障
3.理解;着想;制度;有效的
4.平等;关爱;帮助
5.公共空间
6.公益事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示例:主动问好、不打扰他人、主动捡拾社区内的垃圾、为社区办宣传栏等。(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2.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
3.①周末,清除小区灯杆上的小广告。②暑假,和小伙伴清除草坪中的杂草。③帮助物业人员设计小区公益广告。④张贴发布重要通知。⑤捡拾小区的塑料袋。
4.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5.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
五.辨析题
1.答雯雯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 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的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六.综合题
1.不随意踩踏草坪、不摘花、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破坏书籍。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保持安静、不随意触碰展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属于公共场所是,公共生活空间,我们,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是,下面哪个同学做到了文明有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文化娱乐场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