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的公共生活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 我们的公共生活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你赞同的表现,下面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公共设施不会出现在哪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维护公共秩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B.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C.只需享受繁荣的生活
D.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你赞同( )的表现。
A.刘冲:在超市中和好朋友捉迷藏。
B.李飞:踩着滑板车在广场舞队伍中穿梭。
C.方华:在公交站台等候,排队上公交车。
3.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我们应该( )。
①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②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③理解他们,为他们着想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4.下面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
A.挤上公交
B.有序排队
C.上下楼梯靠右行
D.公共场所小点声
5.公共设施不会出现在哪里?( )
A.小区
B.街头
C.家里
6.在马路上看到一位清洁工老爷爷推着垃圾车吃力地上坡,我会( )。
A.笑话老爷爷没力气
B.离得远点,因为垃圾车好臭
C.赶紧去给老爷爷帮一把,帮老爷爷把垃圾车推上坡
D.再给老爷爷添点垃圾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 )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 )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2.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 )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 )大家的共同利益。
3.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4.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 ),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 )。
5.《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6.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 )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公共生活秩序会束缚人们的行动,所以我们感觉不方便。( )
2.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给了人们很多关爱。( )
3.住在城市社区的人们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谈不上相互支持与帮助。( )
4.和邻居处理好关系也能促进美好社区的建设。( )
5.我们去看电影,体育场玩,这不属于公共生活。( )
6.过马路走斑马线,是每个人维持公共秩序应该做到的。( )
四.简答题(共5题,共23分)
1.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你我他共同遵守,当学校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包括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4.为什么设置公共标志?
5.为了宣传参与公益的优良传统,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
五.辨析题(共1题,共4分)
1.雯雯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雯雯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雯雯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90后东北小伙零下19度“逆行”: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2月18日,清晨六点,室外温度零下19度。下了一夜的雪仍未停,刘旸用铲子把车身的雪清理干净,又花了半小时把车道清出来。7点,他的车子总算顺利开了出来。“好在没耽误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
因为疫情防控,从1月28日开始,通化市全部道路客运班车暂停营运;全部公交车(城际、城乡、市区)暂停营运;各公路客运站暂停运营;出租汽车禁止出城营运。部分家住东昌区、工作在二道江区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则成为难题。
得知消息后,刘旸琢磨着,“能否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父母和女朋友都没有阻止他,只是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
“疫情面前,出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出力!”1月29日,刘旸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这样的信息:“因全市公交,出租停运,如果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不便可以联系我免费接送。”
对于90后小伙刘旸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身边有这样类似事例吗?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C
6.C
二.填空题
1.公开;言谈
2.维护;保障
3.正能量
4.保障;基础
5.老年人权益
6.小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当在学校升国旗时,我们首先应该安静,然后行队礼和注目礼,大家齐唱国歌,尊重国旗,并为长在国旗下而骄傲。(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2.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①法律保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3.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5.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五.辨析题
1.答雯雯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 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的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六.综合题
1.刘旸的行为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比如:高考免费送考;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优秀家风的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下面关于公益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公共生活空间,我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想法或观点错误的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是,这个标志是的标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