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亲自指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下列想法或观点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丽丽家所在的小区,需要几名志愿服务者每天在小区门口为出入人员测体温。几名同学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A.小芳:在小区门口测体温会接触很多人,又累又不安全
B.小宇:志愿服务是义务的,没有奖励我不愿意去
C.小兰:志愿服务是为社区做贡献,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D.小刚:社区生活有了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让我们感到更温暖
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 )。
A.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
B.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
C.随心所欲,满足自己
3.2020年5月,北京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明明一家针对自己家的垃圾分类展开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妈妈:垃圾分类需要准备三个垃圾桶或者垃圾袋
B.爸爸:垃圾分类能减少浪费,保护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C.哥哥:进行垃圾分类开始觉得麻烦,坚持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D.明明:垃圾分类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的任务是学习,不用去管这些
4.亲自指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邓世昌
5.良好的(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A.公共生活
B.公共设施
C.公共秩序
6.下列想法或观点错误的是( )。
A.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B.《邻里公约》 就是个“紧箍咒”
C.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
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公共生活需要( ),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2.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公共生活越来越( )。
3.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 )。
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 )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
6.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 ),毁坏( ),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生活中有些现象,让人感觉不舒服,但对公共生活无伤大雅。( )
2.小区车位紧张,只能把车停在消防通道了。( )
3.文明有礼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
4.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等地的共享单车可以骑回自己家。( )
5.慈善是互动的,你付出了爱心,也将收获心灵的充实与满足。( )
6.公共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只要自己舒服就好。(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公共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2.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
3.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利益?
4.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你认为该怎样做?
5.为了宣传文明有礼的传统美德,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请完善公共生活秩序单。
A.当我们在图书馆时,( )。
B.当我们在学校时,( )。
C.当我们过马路时,( )。
D.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
5.C
6.B
二.填空题
1.共建
2.丰富多彩
3.受益者
4.力量
5.志愿者
6.公共资源;公共设施;触犯法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2.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
3.答:①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②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
③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公共利益。
4.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消防车救援。①应该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②小区物业加强管理③加大对私家车的处罚力度。
5.示例:主动问好、语言文明、衣着整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保持安静,爱护书籍;不争不吵,文明友好;不争抢,遵守红绿灯;当我们在公交车上时,不与司机交谈,文明礼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有公共意识的行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遇到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下面为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占用公共资源的是,电影院里最适合放下列个公共标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