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对右图漫画理解有误的是,在剧场,下面正确的礼貌行为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 )。
A.邻里见面微笑问候
B.在社区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打扫卫生
C.更新社区的宣传栏,美化环境
2.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文明的行为是( )。
A.与同学大声聊天
B.戴好口罩,安静乘车
C.吃早餐
3.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看电影时不大声喧哗
B.见到地上有纸随手捡起
C.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4.对右图漫画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
B.这样有利于传递正能量
C.说明我们只要有邻居,就可以不要亲戚
5.在剧场,下面正确的礼貌行为有( )。
A.边观看边激动地讨论剧情,以表示自己的喜爱
B.被演出所打动,随时都应该报以掌声
C.看戏的观众应该在开场前入座
6.小花与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小花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小花的父母不让小花上学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 )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 )中。
2.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 ),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 )。
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 ),也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4.人们要注意自己的( ),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5.( )的保障、( )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 )中。
6.良好的(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容止格言”告诉我们小学生要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
2.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
3.慈善是互动的,你付出了爱心,也将收获心灵的充实与满足。( )
4.在公共场所里,有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举止要文明,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不用这样了。( )
5.只有大事情才能彰显公益事业的力量。( )
6.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的享受公共生活。( )
四.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你留心到哪些共享行为了?请试着写一写。
2.现代提倡共建共享,你知道就目前而言的共享生活有哪些?
3.请你调查一下身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现状,简要说明一下你的调查结果。
4.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你是怎么做的?
5.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遵守公共秩序了吗?怎样才能促进人们遵守、维护公共秩序呢?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情境再现。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请你找出小刚的无理举动(至少4处),并说明带来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A
二.填空题
1.约束;一言一行
2.责任;保障
3.义务
4.言谈举止
5.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生活
6.公共秩序;基础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我知道的有以下几类:共享单车、共享书屋、WiFi共享、滴滴打车、社区充电桩、按摩椅等。
2.我知道的有以下几类:共享单车、共享书屋、WiFi共享、滴滴打车、社区充电桩、按摩椅等。
3.调查结果:小区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使用起来也不灵活;教室的墙壁,有的被学生乱涂乱画,影响了教室的整洁;街旁的路灯不亮了,天黑时,人们缺少了一份光明的指引。
4.(1)给社区办黑板报宣传正能量,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2)看到地上的垃圾,我主动扔进垃圾箱;
(3)做完功课陪老人聊天,他们开心,我也开心。
5.公共标志的提醒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一定会尊重公共秩序。除了提醒意外,还需要大家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遵守。另外,还可以让人提醒、监督,必要的时候可以实施一定的惩罚。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①上车抢座位;②用脚点其他乘客的座位;③公共场合大声唱歌;④不能有序下车。
小刚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利益,妨碍和危害到公共汽车上的其他乘客的利益,不利于平等友善的社会建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属于公共场所,下面没有侵犯他人的公共权利的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下列不属于文明有礼的行为的是,志愿者精神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公共空间的是,在乘坐地铁时我们可以,平等友善可以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