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石壕吏》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099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优秀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赏析诗句把握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马 嵬 (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这是杜甫根据他在公元759年从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的所见所闻而写成的不朽诗作。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风尘仆仆赶往华州。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石壕吏》这首诗所表现的是当时兵役中最不合理、最残酷,因而也最悲惨的一幕。
暮投石壕(há)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yìng)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qì)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请你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你可以找到这些词语吗?
暮——夜——夜久——天明
傍晚——夜晚——夜深——天亮之后
诗人杜甫是整个捉人事件的目击者和旁观者,因此我们处处都能感到诗人的存在,请你浏览全诗,跟随老师一起梳理全文的结构。
天明——告辞——独与老翁别——结局
暮———投宿——有吏夜捉人——开端
夜———住宿——听妇前致词——发展
夜久——听闻——请从吏夜归——高潮
线索: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
为什么作者特意点明是“夜”捉?为何作者用一“捉”字?换成“招”“征”可不可以呢?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捉”的本义是“抓”,这个字表明百姓不愿意当兵,但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强迫别人当兵。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是有揭露、批判之意的。因此“捉”字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夜”字既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也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的狠毒。老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为什么是老翁逃跑,留下老太太与差役周旋呢?
差役抓人戍守河阳,一般是抓男人。(抓老太太的可能性较小。)
请你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对这两句话进行赏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话使用了对比手法。差役暴躁凶狠的催促叫骂声与老妇悲伤痛苦的哭声形成强烈对比,同时诗人还两次使用“一何”二字加以渲染,使得情感和对比效果更加强烈。
请出声朗读第三段,思考:老妇的致词中包含着哪几种苦?请用“我从 一句中读出了 之苦。”的句式来回答。
丧子之悲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生活之贫苦: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
应征之艰苦: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的“致词”不可能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应该是在差役步步紧逼的情形下回答的,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出差役和老妇的对话。
县吏: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县吏: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县吏: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县吏:__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县吏: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来!
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
你竟敢撒谎!我听见屋里有动静!还有什么人在屋里?
照看孩子的那个人是谁!让他出来!
这些我们不管!今天总得交个人出来!
诗人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不写官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官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使诗歌高度凝炼,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思考:这一段中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并未点明“泣者”是谁,我们能推测是谁吗?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泣者”是这个家中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 ,她因丈夫战死、婆婆被带走而泣不成声……
“泣者”也可能是石壕村里同样遭遇不幸的人痛苦而无奈的哭泣……
“泣者”也可能是在老妇人被带走后再次翻墙而回的老翁,他因儿子们战死、老妇被捉走、只剩儿媳和小孙儿抽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石壕吏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风潜入夜,春夜喜雨,一行白鹭上青天,爱国主义诗人,一起来学习《石壕吏》,也称天宝之乱,投石壕村,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老妇苦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评优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文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听妇之苦,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战争惨烈,战争破坏严重,百姓饱受战争之苦,三观局之感,见证者,写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