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角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角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案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案
一、 教学设计思路和依据
本页主要填写:一、教材分析:①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单位乃至全册、整套教材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地位;②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含重点、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①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指原有知识)准备状况;②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学习动机积极性等)准备状况。 三、教案设计思路: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编排教材,设计练习,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
二年级《角与直角》在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这部分内容中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看,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直角的认识。所以教材先从现实生活中选出各种各样的角,让学生来观察、探究角的特征,并与以往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关于角的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归纳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让学生亲自“找找生活中的直角”的实践活动,学生利用三角尺进行判断、检验,发现生活中的直角。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数学又应用在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又再一次去寻找生活中角。
|
二、 教案
课 题 | 角与直角 |
教 学 目 标 |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 2、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
教 学 重 点 |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
|
教 学 难 点 | 动手操作制作直角。
|
电化教学准备(含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课前准备(含预习布置) |
|
板书设计:角与直角
角: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直角: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 |
练习设计(需充分考虑优等生与差生的训练) | |
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附页)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角。说起角,我们想到了动物头上的角,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用自己的只是来说说看。 生:三角形,方形,尖的。 二:探究 1:多媒体:观看桌面上的物体,找一找角在哪里。 师:我们来看一下三角尺上的角。三角尺上有三个角,大家看着这三个角来思考一个问题,角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生:尖的,两条边,平的,有大有小,从大变小...... 2:练习一 哪些图形是角,对的打√。
3:总结角的特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 4:活动一:用铅笔组成角 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吗? 学生分组讨论 生:有关,边越长,角越大。无关,短的铅笔组成的角一样大。 多媒体:不同铅笔组成的角,比较大小。 结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5:练习二 画上角的符号,并在( )里填上名称 6:多媒体,回到桌面,用学到的知识寻找角。 7:直角:像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8:活动二:折直角,观看视频自学折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9:多媒体,师:桌面上还有直角吗? 生:书,照片,纸片...... 师:三角尺里好像也有一个直角,我们怎么证明? 生:转过来看。 出示动画-----用纸片重合,引出测量直角的方法。 学生总结:用一个直角去量另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10:活动3:测量身边的直角。汇报。 11:根据视频自学测量直角。同桌检查答案。 12:练习四:测量直角,找出直角,并画上直角符号。 三:拓展 从照片中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四:总结 1:角的特点 2:角的大小 3:测量直角
板书: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测量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测量
|
三、 教后体会(对教案与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
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角的特点和测量直角,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几个活动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一:找角引出角的特点,二:摆角引出角的大小,三:折角引出直角,四:找直角引出测量直角方法。因为活动的增加,导致时间把控上出现问题,在后期测量直角上,所用时间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测量直角的方法,以至于部分学生在这个点上并没有掌握好,还需要后期加强训练。可以适当在某些环节上缩短时间,比如减少几道练习题,在引出角的大小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讲解,或者放到下一节课深入研究等等。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角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内化知识,体验收获,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 几何小实践角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探究新课,综合练习,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