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AB卷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人口政策
C.今后我国将放松计划生育工作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以下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汽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污染增加B.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增加产量D.大量植被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
3.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通过保护生物圈的活动的开展,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解决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可以修复的,所以可以先发展经济,不考虑环境问题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对中国人口问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计划生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少生就是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D.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词对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出了生动的描述。然而现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B.青蛙个体之间的竞争
C.人类的乱捕滥杀D.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的繁殖
7.经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渤海底层的水产资源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1/10,特产对虾在近20年产量已锐减了九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被食物链下一环节生物吃掉B.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
C.海洋生物退化D.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8.酸雨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之一。酸雨的污染源是( )
①硫酸 ②硝酸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氮氧化物 ⑥臭氧气体 ⑦农药及残留物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⑥⑦
9.下列不是酸雨危害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被植物吸收
B.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
D.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10.能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增高
③燃料脱硫
④把已经酸化的土壤加入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废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可污染600m3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m3水和1m3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下列关于废旧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含有大量的铅、汞、镉等重金属
B.废旧电池无法回收再利用,应作填埋处理
C.科学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废旧电池如果随意丢弃,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
12.为了解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金鱼存活时间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下面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存活时间随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升高而延长
B.为了节省经费,在每个实验组中加入1条金鱼也可以得到上述实验结果
C.只要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不高,对金鱼存活时间就没有影响
D.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存活时间越短,说明废旧电池污染物影响金鱼生存
13.当池塘受到轻微污染时,它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消除污染,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现象说明池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池塘被污染之后能恢复原状,因此人类可以随意将污染物排入池塘
C.池塘自身净化作用的大小与其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D.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失调
14.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回收处理B.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
C.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D.多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15.我国已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汽油的燃烧利用率B.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消除噪音D.提高汽油抗爆性
16.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不燃放烟花爆竹
②常用一次性筷子
③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④乱采摘食用野菜
⑤郊外游玩,践踏草地
⑥垃圾分类
⑦购物时多用塑料袋
⑧房前屋后养花栽树
A.①③⑤⑦B.①③⑥⑧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⑧
17.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海底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甲烷水合物,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能源。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得出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控制酸雨污染
D.“可燃冰”和石油、煤炭一样都是清洁能源
1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小东将家里的厨余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里
B.小南将废纸、饮料瓶等收集起来送往垃圾回收站
C.小西进快餐店吃饭时,从不用一次性碗筷
D.学校要求各班用一次性塑料袋扔垃圾,小北觉得不环保,向校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19.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含汞的废电池应该投入的垃圾箱是( )
A.B.C.D.
20.因含氮、磷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选择其中4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氨、磷的量,结果见下表。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氮、磷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 )
A.植物a和b B.植物b和c C.植物a和c D.植物b和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流浪地球》影片自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类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_________,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_________。
(3)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
(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5)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___生态系统。
22.(8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豚草原产北美洲,现分布于我国15个省、直辖市。豚草属于恶性杂草,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豚草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生命力极强,可以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导致农业减产。实验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当豚草苗数量达到50~100株时,玉米几乎颗粒无收。豚草的花可引起过敏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源,可引起咳嗽、哮喘甚至引起肺气肿,感染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中国口岸常从阿根廷等国进口的小麦、大豆中检出豚草种子。因此,凡由国外进口粮食、引种时,必须严格检疫。
(1)豚草破坏性极强,在中国属于_______物种入侵。
(2)写出一条豚草对人类的危害:_______。
(3)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有很多,请举出两个例子。_______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为了保护生物,对已经侵入的生物不能破坏
B.为增加粮食产量,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C.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23.(12分)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探究实验。
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形成的雨。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的PH小于5.6,具有较强的酸性,会影响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农田、森林和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枯萎甚至成片死亡。酸雨还会腐蚀金属桥梁、建筑物和户外雕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1)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3)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________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表:
注:“+”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4)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为3~7时,pH越小,伤害程度________。
(5)分析讨论: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________。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图。
24.(6分)2021年5月,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通报了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结合2016年~2019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后公布的统计数据,近五1年全国城乡人口及性别构成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2016年~2020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
注释:①全国人口是指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②2016年~2019年为1‰人口变动调查样本数据推算而来,2020年为普查数据。
③表中数据的处理遵循四舍五入的原则。
(1)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可知,全国人口在________年达到14亿,近五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逐年________。
(2)依据全国人口统计数据,绘制2016年~2020年全国人口性别比曲线图。(3)2020年全国人口性别比为105.07,而2019年全国人口性别比为104.46.这两年的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1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消耗在交通领域。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排放温室气体和废气越来越严重。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几乎为零(见表1),发展新能源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表1 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g/(车·km)]
材料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学校学生在一广场周边进行空气采样,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
(1)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根据表1数据可知,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燃油,__________的排放量明显减少,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3)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_。
(4)PM2.5经呼吸道到达肺,通过__________外面缠绕的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5)当PM2.5的浓度过高时,我们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自身防护?__________(请举一例)。
(6)请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
26.(12分)“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呼和浩特市从营造社会宣传氛围、入户宣传宣讲、合并投放点到设置集中分类箱房,最终实现居民分类精准投放。
(1)请将下列四种垃圾从左至右放入图中的垃圾桶中,排序为____________。
①过期药品②剩菜剩饭③尘土④矿泉水瓶
(2)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从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有机肥料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垃圾分类可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如金属元素提取和生物质发电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合理处理餐厨垃圾的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某食堂提供的午餐、晚餐残余混合物为材料,制成4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
②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菌种加入发酵罐中,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___________,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③35℃下发酵并测定甲烷的产率,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你认为对餐厨垃圾较为恰当的处理方式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VS/L:每升发酵液含有的挥发性固体垃圾量;mL/g-VS:每克挥发性固体垃圾产生的气体毫升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答案:C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汽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污染增加;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大量植被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等。
3.答案:D
解析: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4.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修复的,如果是严重破坏是不能修复的,A、D错误;资源和环境问题一部分是由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一部分是对其开发利用的方法不科学造成的,B错误;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源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C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计划生育的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少生、优生可幸福一生。少生是指稳定低生育水平。“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少数民族是不实行的。
6.答案:B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水体污染,破坏青蛙的栖息环境,影响青蛙的繁殖,A正确、D正确。青蛙个体之间的竞争不是导致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人类的乱捕滥杀会导致青蛙大量减少,C正确。
7.答案:B
解析:渤海水产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及渤海环境的污染。
8.答案:C
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大气中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浓度增高,其溶于雨水中生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硫酸)、硝酸等,使雨水的pH降低,故C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养分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正确;酸雨可使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质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B正确;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C正确;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镉等元素,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不是酸雨造成的,D错误。
10.答案:B
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等。即题中的①③⑤。
故选:B。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减少酸雨的措施。
11.答案:B
解析:废旧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如作填埋处理,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故选B。
12.答案:D
解析:从表中可得出金鱼存活时间随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升高而缩短;每个实验组中加入1条金鱼,所得结果具有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不高时,也会对金鱼的存活时间造成影响。
13.答案:B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正确;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类随意将污染物排入池塘,会破坏生态系统,B错误;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C正确;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当池塘受到严重污染,超出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池塘生态系统就会失调,D正确。
14.答案:D
解析:多用农药化肥,易造成环境污染。
15.答案:B
解析: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铅污染大气,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16.答案:C
解析:①不燃放烟花爆竹;③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⑥垃圾分类;⑧房前屋后养花栽树,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②常用一次性筷子;④乱采摘食用野菜;⑤郊外游玩,践踏草地;⑦购物时多用塑料袋,都是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17.答案:B
解析:“可燃冰”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A错误;由题可知,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因此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B正确:酸雨是由空气中含有过多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的,森林不能吸收二氧化硫, C错误;石油、煤炭燃烧会生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可燃冰”燃烧后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无污染,是清洁能源,D错误。
18.答案:A
解析:厨余垃圾被土壤掩埋后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分解,继而被植物吸收,起到废物再利用的作用。所以厨余垃圾应该放在“厨余垃圾”桶里。
19.答案:D
解析: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含汞的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D正确。
20.答案:C
解析:四种水生植物中,a对氮的吸收量最大,c次之;c对磷的吸收量最大,a次之,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氮、磷的最佳效果,应投放植物a和c。
21.答案:(1)生物圈
(2)非生物;太阳能
(3)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4)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等(答案合理即可)
(5)森林
解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4)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等。
(5)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
22.答案:(1)外来
(2)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导致农业减产(合理即可)
(3)乱砍滥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乱捕滥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合理即可)
(4)C
解析:(1)豚草原产北美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豚草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生命力极强,可以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导致农业减产。豚草的花可引起过敏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源,可引起咳嗽、哮喘甚至引起肺气肿,感染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2)豚草原产北美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豚草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生命力极强,可以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导致农业减产。豚草的花可引起过敏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源,可引起咳嗽、哮喘甚至引起肺气肿,感染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3)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①乱砍滥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
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赖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②乱捕滥杀,人类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
(4)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所以对已经侵入的生物应该快速除掉,A错误: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会使生物种类迅速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提倡垃圾分类回收,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C正确。
23.答案:(3)等量
(4)越大
(5)①对照;②误差;③
解析:(3)实验步骤: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
(4)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为3~7时,pH越小,伤害程度越大。
(5)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的pH,表中E组是对照组。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③见答案。
24.答案:(1)2019;增加
(2)见下图:
(3)2019年的数据为抽样调查数据,存在一定误差,2020年的数据为普查数据,更为准确
解析:(1)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可知,全国人口在2019年达到14亿,近五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2)依据全国人口统计数据,绘制2016年~2020年全国人口性别比曲线图,见答案。
(3)2019年与2020年的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2019年的数据为抽样调查数据,存在一定误差,2020年的数据为普查数据,更为准确。
25.答案:(1)自动调节
(2)二氧化碳
(3)越高
(4)肺泡
(5)戴口罩(合理即可)
(6)少开车(合理即可)
解析:(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传统燃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废气,污染环境。
(3)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高。
(4)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5)当PM2.5浓度过高时,我们外出活动时应尽量戴上防护口罩,还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6)要想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大气污染,从自我做起,我们可以少开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
26.答案:(1)④①②③
(2)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
(3)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
(4)②等量不同浓度的发酵液;③若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8g-VS/L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若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4g-VS/L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
解析:(1)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②剩菜剩饭是属于厨余垃圾;③尘土属于其他垃圾;④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2)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故有机肥料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好处。
(3)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
(4)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由图可知对餐厨垃圾较为恰当的处理方式及依据是若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8g-VS/L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若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4g-VS/L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组别
加入废旧电池浸出液的量
溶液总量
金鱼数目(饲养方法相同、金鱼大小相似)
观察时间
实验结果
甲
0mL
2000mL
15
7天
全部存活
乙
50mL
2000mL
15
7天
5天后全部死亡
丙
200mL
2000mL
15
7天
3天后全部死亡
丁
500mL
2000mL
15
7天
1天后全部死亡
植物种类
氨吸收量(克/平方米)
磷吸收量(克/平方米)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3.511
0.32
沉水植物c
4.61
3.22
沉水植物d
1.53
1.52
水槽编号
A(PH=3)
B(PH=4)
C(PH=5)
D(PH=6)
E(蒸馏水,pH=7)
平均伤害程度
++++
++
+
0
0
具体指标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年末总人口(万人)
138271
139008
139538
140005
141178
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万人)
79298
81347
83137
84843
90199
乡村人口(万人)
58973
57661
56401
55162
50979
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万人)
70815
71137
71351
71527
72334
女性人口(万人)
67456
67871
68187
68478
68844
性别比(女=100)
104.98
104.81
104.64
104.46
105.07
排放物质
燃油汽车排放系数
电动汽车排放系数
甲醛
0.87
0
CO2
46.50
0
NOx
2.40
0
PM2.5
0.224
0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人环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