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七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另设10分的书写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2.答题前,请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殷红( ) 憎恶( ) 过瘾( ) 别扭( ) 亘古( ) 揩桌子( )
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在田字格中写上正确的字。(3分)
谰语 烦燥 晶莹 一泄万丈 憨然入梦 海阔天空
取谛 土匪 峭壁 仰之弥高 如视重负 以身做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根据提示填空。(9分)
(1)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杜甫在《望岳》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6)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的诗句是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是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B.“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C.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白衣天使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D.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后,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
5.下列句子中主干提取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拴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马。
(主干:老孙头拴马。)
B.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
(主干:霞光淡。)
C.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
(主干: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
D.气候温和的乳山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主干:乳山是城市。)
6.结合语境,将下面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 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 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②坎坷不平的经历 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④柴米油盐的琐碎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7.下列对《逢入京使》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A.“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信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B.“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C.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矛盾心理。
D.本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 ) (2)惟吾德馨 ( )
(3)谈笑有鸿儒( ) (4)可以调素琴( )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康肃笑而遣之 B.何陋之有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水陆草木之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陋室不陋”?(2分)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体现了刘禹锡的交友方式,你怎样看待这一交友方式?(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8题。(18分)
笔与纸的温情
陈晓安
⑴春日的一个午后,学生们正专注地写着毛笔字,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在一旁看着。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⑵童年记忆里,每年春节临近,父亲都会手写春联。他喝完早茶,一大早就开始裁纸。他动笔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帮忙拉纸,看着父亲在红色联纸上,用行草书潇洒地写下一张张春联,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儿时的我猜想,写字一定是件好玩的事,而后我跟随父亲在门两侧贴上一张张手写成果。儿时盼望的春节里,少不了父亲写春联这件事,也让我对写字萌生了最初的向往。
⑶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他读到三年级就辍学谋生,在那个动荡艰辛的年代,写毛笔字显得多么奢侈。
⑷我入读小学时,身高是班级最矮的那个,被同学取笑为“矮冬瓜”。父亲常跟我讲,矮没关系,但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看着在工地劳累一天的父亲,收工回家后,还会在灯下写毛笔字,激起我对书法的好奇。趁着父亲不在家,我偷偷拿起父亲的毛笔涂鸦,父亲知道后,也并无责怪之意。有一年暑假,父亲搜罗了一堆旧报纸,把我叫到书桌前,说要教我写毛笔。从那一天起,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最初没字帖,父亲请村里懂写毛笔字的道长,写几个字让我照临,并带我登门求教。虽然写字有些枯燥,有了父亲的鼓励,竟也写出几分成就感。特别在夜深人静时,听着毛笔在纸张上摩擦过的声音,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
⑸记忆中的童年,家境非常贫穷,因为家里有四个小孩要养,全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家用。但只要是我需要的书法用具,父亲都舍得花钱。有一次,他难得搭车去县城一趟,特地买回一沓昂贵的白色宣纸让我创作,这在乡下文具店里是买不到的。那天的我无比兴奋,仿佛是过节一般隆重,在写字桌上,我摊开洁净如雪的宣纸,在纸上恭敬专注地写下人生第一副对联作品。父亲对我在宣纸上呈现的作品很满意,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客厅最显眼处,在喝早茶时,跟工友们夸奖我写的字,接下来好几个月,只要我有作品出炉,他都会帮我换上新作。
⑹随着我的报纸写了一沓又一沓,父亲默默陪伴我的无数个夜晚,我在书法上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从三年级开始,因为我会写毛笔字,年年被选为负责出黑板报的宣传委员。读初一时,我的毛笔作品被贴在学校书画展示栏上,在下课的操场上,我远看父亲点了一根烟,久久站在展示栏前看我的字,那是他写给我临的,内容是《寻隐者不遇》。我依稀记得那一天,父亲得知我获得全县中学生现场书法比赛三等奖,那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心的一天,就着桌上的花生和咸鱼干,他欢喜地多喝了几杯地瓜酒……
⑺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的爱与鼓励的力量,陪伴我热爱书法至今,从未消失。时至今日,我最享受的时刻,依然是在深夜一个人的书房,听笔毫“沙沙沙”地摩擦纸张,仿佛时光并未走远,父亲依然站在我身后,深切注视着儿子的笔,在纸上自信地走出一撇一捺,父亲的脸上,正露出期许的微笑。
(有删改)
13.文章第⑴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章第⑶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⑷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分析其作用。(3分)
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
16.第⑹段中加点词语“久久”有何妙处?(3分)
我远看父亲点了一根烟,久久站在展示栏前看我的字,那是他写给我临的,内容是《寻隐者不遇》。
17.第⑹段中写父亲得知“我”获得县书法比赛三等奖时,高兴得就着花生和咸鱼干多喝了几杯地瓜酒。生活中,你的亲人是否也曾为你获得某种成绩而兴奋不已?请描写出那温暖的场景。(不少于50字)(3分)
18.题目“笔与纸的温情”有哪些含义?(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两棵开花的树
⑴两棵树高高地立在师生每日必经的路旁,一棵在北,一棵在南。
⑵从生物老师那里得知这两棵树叫“异木棉”。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左右,北边那棵树的枝条上最先冒出一个个青色的圆形花苞,极像小青果,然后绿叶开始掉落。等树叶差不多掉完后,似乎是一夜之间,那密密麻麻的小青果全部炸裂,呼啦啦全绽放成了密密匝匝的耀眼灿烂的花。青色如铜铃的花托里伸展出五片纤长稍稍翻卷的花瓣,花瓣粉如胭脂,向基部渐变为金黄或白色,在阳光下一簇簇相拥绽放,把整棵树装扮成了披着云霞的仙女。这冬日里开花的树,一下子点亮了整个校园。
⑶每年一入冬,在满园墨绿色中立着的这棵盛放的绚烂花树,勾起了多少人内心关于唯美、浪漫、梦幻的想象。
⑷每天早归的学生,晨扫庭院时,也忍不住驻帚而立,凝视这晨光中一树粉艳,然后开启诗与远方的遐想。
⑸陪伴学生晨读的老师,也忍不住对着窗外浓绿中的那一枝枝粉色微笑,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
⑹午间散步的老师们,更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然后在朋友圈里晒这个校园的美好。
⑺因为关注,大家很快发现了两棵树的不同。
⑻北边的那棵满树繁花,南边的那棵绿叶满枝。于是在赞叹辉煌灿烂的同时,自然也有了质疑与抱怨:同时移栽而来,同一品种,南边的那棵异木棉怎么迟迟不开花啊?站在如此美的同伴旁边,怎么看都觉得它灰头土脸的……
⑼是啊,为什么南边的那棵不开花呢?是它不够努力吗?我也在寻思。还是生物老师告诉了我答案:北边的那棵三面无遮挡,从早上就开始接受冬日暖阳,一直到下午。南边的那棵刚好位于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夹角处,只有中午能短暂享受一下阳光的抚慰。原来是位置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棵树的不同,一棵花期绵长,一棵花期短暂,一棵花密色艳,一棵花疏色浅。
⑽果真这样,两周后,南边的那棵树开始开花了。一个月后,北边那棵仍繁花满树时,南边那棵已凋零殆尽。这是很残忍的现实,也是很真实的生长规律,虽不忍,但也只能面对。
⑾那天放学后,一对夫妇来拜访我,他们充满期待地希望我能给他们开一剂良方:“老师,我的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成绩还是不能靠前?”我知道那个孩子真的很努力,一篇作文他可以修改很多遍,虽然进步很大,但离那几个才子才女学生的文章还是很遥远。我还知道,他画的漫画很好看,他的歌声很好听。我很想把他的父母叫到窗前,给他们讲讲窗外校道边那两棵开花的树的故事。但终觉这样过于残忍,遂放弃,又开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善意谎言。
⑿这个古老的园子,一年又一年,送走一届学生又迎来一届。在这来来往往的生命里,必然有繁花似锦的,也必然有默默无闻者。为什么园子里这两棵异木棉一定要同时开花同时凋零呢?为什么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孩子呢?没错,我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但我就不能不开花只长绿叶吗?况且开不开花,都不能影响我成为一棵巍然而立的大树。
⒀开花的固然值得称赞,不开花的未必不在努力。我们在盛赞“成功”“成才”时,千万不要忘了每个生命各有其特殊的价值。每一个竭尽全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独特存在价值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19.阅读全文,概括两棵树的不同之处。(2分)
20.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⑵段中画线句子。(3分)
青色如铜铃的花托里伸展出五片纤长稍稍翻卷的花瓣,花瓣粉如胭脂,向基部渐变为金黄或白色,在阳光下一簇簇相拥绽放,把整棵树装扮成了披着云霞的仙女。
21.第⑾段中写道“我很想把他的父母叫到窗前,给他们讲讲窗外校道边那两棵开花的树的故事”,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我”想讲的内容,以“我”的口吻讲给那个孩子的父母听听。(3分)
22.文章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四、写作(50分)
23.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字数在600字以上;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
乳山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要求:
1.阅卷前要通读试卷,要认真研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主观题的答案是出题者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有的答案经过大家讨论后确认为欠妥或不足,可以加以修正或补充。
2.主观题的答案意思对即可,答案只起参考作用;开放性试题,要正确对待那些善于提出与参考答案不同的考生,只要符合题干要求,有创意,能自圆其说就要给分。阅卷总的要求要松严适度。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yān zēng yǐn biè gèn kāi (3分,每空0.5分)
2.躁 泻 酣 缔 释 作 (3分,每字0.5分)
3.(1)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2)何人不起故园情。(3)政入万山围子里。(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9分,每空1分,每错1个字该空不得分)
4.D(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B.“因其”“使之”重复赘余,删掉“使之”;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结果”。)(2分)
5.A(2分)
6.D(2分)
7.C(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8.(1)出名,有名。(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博学的人。 (4)调弄。(2分,每小题0.5分)
9.C(2分)
10.(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4分,每小题2分)
11.居住环境优美,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2分,每个要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12.参考示例:我赞成这种交友方式。人总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有学识、有德行的朋友的影响下,自己会更好、更快的成长与进步,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8分)
13.笔毫摩擦纸张的声音,紧扣题目“笔与纸的温情”;用一个女孩的话语引出下文对父亲往事的回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每个要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14.插叙。交代了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坚持学习书法;暗含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也为下文他鼓励、支持“我”练习书法做铺垫。(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答对两点即可)
15.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地写出了父亲支持“我”练习毛笔字并默默地为“我”付出,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而无言的爱。(3分)
16.“久久”表时间的叠词,强调了时间长;写出了父亲看到“我”的作品被贴在学校书画展示栏后,认真欣赏,不舍得离开的情景;体现了父亲的喜悦、自豪之情。(3分)
17.参考示例:我钢琴考过十级时,一直陪我练琴的奶奶可乐坏了。她双手颤抖地捧着考级证书,戴着老花镜端详了一遍又一遍,双眼里早已噙满泪水。(3分,不用描写方法扣1分,每少10个字扣1分)
18.表层含义:父亲用自身的经历影响“我”对书法的热爱,用行动鼓励“我”在书法上获得成就。深层含义:父亲留给“我”的爱与鼓励让“我”在人生路上走出自信和光芒,表达“我”对父亲的赞美和深切怀念。(4分,每个要点2分)
(二)(12分)
19.两颗树由于位置的不同,导致花期也不同。(2分)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花托”比作“铜铃”,把“花瓣”比作“胭脂”,把开花的树比作“披着云霞的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边这棵异木棉开花时的美丽绚烂,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3分)
21.参考示例:看窗外这两棵树,一棵繁花似锦,一棵已凋零殆尽。虽然南面这棵树花期短暂、花疏色淡,但它也在执着努力生长、开花,以自己的方式展现自我价值。树如此,人也如此。你们的孩子之前的努力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请相信,只要孩子尽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就是一棵巍然而立的大树。(3分,能写出树的故事,结合孩子的努力体现主题,即可得满分)
22.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和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点明主题:每一个竭尽全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独特存在价值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4分,每个要点2分)
四、写作(50分)
23.执行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阅卷标准。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