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平移的特征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1148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2平移的特征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1148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平移的特征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平移的特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 备课教师: 七年级数学组
课 题:图形的平移 | 第 课时 | 修改与补充 |
教学目标: 1.掌握理解平移的特征,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欣赏探索平移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平移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移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若把四边形ABCD通过平移得到四边形A′B′C′D′,则 D′ C′ A′ B′ D C A B (1)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 (2) ∠B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 (3) 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__
【知识反馈】例:(课本P116试一试)画出将图中△ABC向右平移4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3格后的△A″B″C″。
变式1:如图,△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 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
变式2:如图,将△ABC进行平移后使得点A平移到点A′,作出平移后的△A′B′C′。
| (4) 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5) 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引导探究】 问题:若把△ABC沿着B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平移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等有何关系?试说出你观察的结果。
C C A′ B′
A B
(1)
A A′
B C B′ C′ (2) 三、当堂练习 1.如图所示,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所示,将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4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课题: 1
2、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
|
附: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平移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图形的面积 B. 图形的形状 C. 图形的位置 D. 对应角的大小
2.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平移的是( )
A.风车转动 B.钟摆摆动 C.电梯上下 D.蝴蝶飞舞
3.将线段AB向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得到线段CD,连结AC,BD,则AC与BD的关系是( )
A. 相等 B.平行 C.平行且相等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4.如图所示,将字母“V”向右平移 格会得到字母“W”.
5.如图,在△ABC中,∠A=40˚,△DEF是由△ABC平移得到的,则∠D= ;若△ABC的周长为12,且DE=DF=4.5,则BC= .
6.如图,方格中的笑脸由左面平移到右面,可以看成笑脸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也可以看成笑脸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三解答题:
7.如图所示,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8.如图所示,经过平移,△ABC的边AB平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9.将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右平移6格,并向上平移1格,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2 平移的特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2 等腰三角形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板书设计,课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