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质疑,梳理问题,激发兴趣,初读课文,大致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学习课文,总结全文,阅读链接,延伸读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瑜、忌”等生字,会写“插、妒”等生字。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阅读名著的一些方法:运用要素串联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重点语句、原有认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借助重点语句、原有认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梳理问题,激发兴趣
学生读题,明确“草船借箭”字面意思,提出最想了解的问题。故事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相机梳理主线问题,板书提示:
1.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草船借箭?
板书:为什么———起因。
2.诸葛亮是怎样实施草船借箭的?
板书:怎么实施———经过。
3.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板书:结果如何———结果。
二、初读课文,大致梳理文章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2小节):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萬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第二段(第3~5小节):讲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借箭的准备。
第三段(第6~9小节):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第四段(第10小节):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
1、诸葛亮借箭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
2、诸葛亮借箭的对象是谁?
三、学习课文:
(一)(出示课件1)读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9 自然段,用线划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作标注。(学生读文)
汇报交流你的阅读成果:
1. [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说说你的看法。
改写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
2.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
“到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①从这段对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分角色朗读一下,体会两个人的态度。
3.体会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句子
[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①说说从这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指导有感情朗读
③作为一名军事家,真应该知天文啊!(板书:知天文)
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①分角色朗读。看看这两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生读)
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 11 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 他笑什么?
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艰巨的任务,重大的行动,作者轻描淡写,举重若轻,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②曹操的做法和诸葛亮的预料一样吗?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但知天文,还识人心啊!(板书:识人心)
5.曹操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上当了?
出示: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齐读)
小结:看来军事家不但要知天文,识人心,还要晓地理。(板书:晓地理)同学们看,整个借箭的经过怎么样啊?精彩纷呈,惊险刺激。体现了诸葛亮的什么?神机妙算,名不虚传。让我们佩服,让周瑜又妒忌又自叹不如,让曹操无可奈何,白白损失了十万支箭。
6.请大家欣赏一下草船借箭的精彩视频。
(二)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不但故事情节精彩,在写法上又有哪些特点呢?
(三)讨论:周瑜到底在哪里不如诸葛亮?
(引导看着板书说:1.从思维上比: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创造性思维;2.从心胸上比: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诸葛亮胸怀坦荡,顾全大局;3.从知识和能力方面比,诸葛亮对天文地理知人的掌握要胜过周瑜)
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不用“骗”“取”或“偷”呢?
a.文章最后,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所以用骗不好。”
b.联系火烧赤壁,诸葛亮把箭又还给曹军了,所以用借最好。
四、总结全文,阅读链接,延伸读法
1.用周瑜的话夸夸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读阅读链接中的节选,找文中对应段落,感受原文魅力。
3.明确借助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是名著最好的阅读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单元导语页,检查预习,潜心文本,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复习回顾,深入研读,认真剖析人物内心世界,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