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全国通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81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全国通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81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全国通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81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共8页。
1.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打拐”题材电影《失孤》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中,在寻亲家长和许许多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被拐孩子回到了父母的怀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在我国,未成年人被拐是普遍现象
B.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需要社会保护
C.只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避免“被拐”现象的发生
D.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
2.“随意殴打、恐吓、威胁”这种行为属于( )。
A.侮辱罪
B.敲诈钱财
C.寻衅滋事罪
3.(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的对象是( )。
A.十八周岁以上的人
B.十八周岁以下的人
C.十六周岁以下的人
5.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举出下列事例,你认为其中人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赵某在昆明长水机场禁飞区放飞无人机,造成多个航班迫降或返航
B.孙某在网络中传播某区成为禽流感疫区的不实消息,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C.钱某用手机拍东风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照片,并上传到交巡警网络平台
D.李某在小区饲养大型宠物狗,并在外出时不给狗佩戴狗链,经常吓到陌生人
6.六(1)班的学生乘坐大巴车去研学,对于这项活动三个小伙伴谁的观点是错误的( )。
A.小强:这项活动与法律无关
B.小丽:这项活动受法律约束
C.小华:这项活动受法律保护
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
1.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 )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 )捍卫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 )公民,不违法犯罪。
2.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 ),( )。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
3.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 )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 )和( )。我们应加强( )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4.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 ),但有时也会出现( )的音符。
5.依法维权要靠( ),例如合同、指纹、录音、电子邮件等。
6.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 )、( ),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 )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未满16周岁时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 )
2.未成年人不会遇到法律问题。( )
3.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依《侵权责任法》申请劳动仲裁。 ( )
4.俗话说“黄荆棍下出好人”,有的孩子就是欠揍。 ( )
5.10岁的张亮周末和同学一起骑共享单车去公园玩。( )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享受权力和年龄
关爱留守儿童 年满18周岁
参加公务员考试 年满6-7周岁
接受义务教育 未满16周岁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
1.你知道哪些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2.作为公民,我们一定要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够依法维护权利。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学法、知法、用法。(可举例说明)
3.“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请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如何预防性侵害?
5.学完六上法律专册,你的收获有哪些?
七.辨析题(共1题,共15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2.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3.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李乐的叔叔刚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李乐的叔叔不服,要去告他们,李乐的婶婶却说:“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李乐的叔叔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
(1)你赞成李乐婶婶的观点吗?
(2)你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
2.悔恨的泪水
杜某某本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因为他是家里的“独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疼爱他,什么都依着他。
上小学时,杜某某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孩子,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他,并让爸爸妈妈管教他。爸爸妈妈虽然答应了老师,背后却说:“小孩子多一些虎气才好。”于是,杜某某更加有特无恐。
15周岁那年,杜某某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告到派出所,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某又因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到少年管教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由父母、学校管教;(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由政府收容教养;(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说一说杜某某实施了哪3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按照由轻到重(黄灯、红灯、褐灯)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不良行为和对应的处理措施填在下列表格中。
九.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我叫王刚,一个月前刚刚从外地转学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跑到家后就哭泣,妈妈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他们还不听,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妈妈,然后由老师或妈妈去找他们的家长 。”
1.故事中的王刚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身材高大的男生为什么欺负同学?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
3.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王刚,你又该怎样做?请你告诉大家校园欺凌的危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C
6.A
二.填空题
1.违法犯罪;法律武器;守法
2.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赡养扶助父母
3.隐私;父母;老师;自我保护
4.愉快时光;不和谐
5.证据
6.教育;矫治;隔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①未成年人身体和身心尚未成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社会环境太过于复杂不利于青少年成长,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事情还常有发生。
③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警惕性不高。
综上所述,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知识,防止侵害,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3.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能运用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的方式来维权。如果我们维权超越了法律范围滥用权利,就得不到法律支持。不仅不能维护我们的权益,反而违法了,这样就不好了。
4.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其次是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若出现性侵害事件,应立即向家长、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5.收获有:了解了宪法和一些普通法律,领会了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了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了解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明白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
七.辨析题
1.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
3.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的父亲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八.材料题
1.(1)答:不赞成。因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为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老百姓也能告政府。
(2)答:法院审理此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出的判决。
2.打架、骂人,欺负同学;由父母、学校管教;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盗窃;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九.综合题
1.1.校园欺凌;害怕。
2.新转学来的,不能接受。
3.立即上前制止,并和他说清楚校园欺凌的危害,不仅严重侵害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殴打要钱行为属于,在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法律中,明确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校园暴力的是,未成年人不应该去的场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