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义务教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义务教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C.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的问题。
D.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可由其父母自行根据情况而定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很多,下列法律不属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是(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我国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
A.提出批评的权利
B.提出申诉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
D.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4.结合生活实际,下列不属于对未成年人特别关怀的是( )。
A.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B.参观博物馆时,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C.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5.在我们生活的小区、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交通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 )。
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
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
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
6.下列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四条内容有( )。
①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②依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凡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超龄儿童,少年
④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 ),( )的理念。
2.(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3.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程度。为未成年人创造( )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4.过马路时要遵守( )规则。
5.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 )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实施的法律。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凡是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并且没有阶级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还必须是免缴学费的。( )
2.退休的老人没有选举资格。( )
3.张兵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应该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 )
5.生活中,我们只需要遵守法律就行了,不需要遵守道德。( )
6.道德能规范我们的行为,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我们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2.说一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我国专门制定了哪些法律?
3.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
4.你知道哪些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请至少列举3条。
5.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七.辨析题(共1题,共14分)
1.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出理由。
(1)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正在上六年级的女儿进城打工。
(2)国家有关部门查出并销毁淫秽光盘。
(3)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4)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5)学生小王因为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6)为降低经营成本,一些酒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服务员。
(7)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17岁的小飞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①小飞触犯了我国哪部法律?
②小飞侵犯了小学生哪些权利?
③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2.小学生赵玉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赵玉要钱,并搜赵玉的口袋,掏出钱后,往赵玉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对于这件事情,以下三名同学给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A同学:忍气吞声吧; B同学:和他们拼了 C同学:找别人打他们一顿。
(1)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你建议赵玉怎么做?为什么?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你认为以下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请将合适的序号写在圆圈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C
5.C
6.D
二.填空题
1.教育公平;教育均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文明;良好
4.交通
5.遵纪守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3.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
4.《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5.明白自己权利、不忘索要发票、牢记维权时限、运用维权渠道。
七.辨析题
1.(1)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剥夺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是,淫秽光盘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3)否,班主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4)否,这些活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5)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父亲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6)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7)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开,违反了司法保护。
八.材料题
1.①刑法;②人身权、财产权;③在家听父母的话,外出时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去网吧、游戏厅等不适合未成年进入的场所,不赌博,不吸烟,不喝酒,给结交社会朋友。在学校听老师的教诲,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2.(1)不正确。因为忍气吞声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可能使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和他们拼了可能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找别人打他们一顿可能会伤害对方或两败俱伤,也可能会违法。
(2)先妥协,再寻求法律的帮助。因为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利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不能超越法律滥用权力。
九.综合题
1.如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施义务教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意殴打、恐吓同学对应的罪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我国,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