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个接一个》(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个接一个》(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12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 ||||
课标 分析 | 学段目标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 1.通过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以及观察、归类的方法,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走、京、广”六个生字。 2.通过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听读课文、自读课文能理解文中基本内容 3.理解“遥远”“壮观”等重要词语,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以及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感情。 | |||
教材 分析 | 《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心愿”,学习重点有三点:一是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二是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三是读好词语中的轻声。 本文是一首诗歌,共两段。本诗用诗歌的形式,第一节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第二节以一个城市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上美丽的雪莲花。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是对应第一自然段的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北京,渴望去看看北京和第二自然段的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了解了新疆,产生了去看看新疆的愿望。 本文有二类字12个,一类字6个,足字旁一个偏旁。 关系建构:通过生字学习,为正确的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通过深切的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
学情 分析 | 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而且也能够借助拼音独立阅读比较浅显的文章。 已有生活经验: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旅游的经验能感同身受想出去看看的心情,学习情感基础良好。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形容事物的短语表达,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 学习困难障碍:身处城市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第一自然段山里的孩子渴望去北京的深切心情,所以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不透彻。 具体突破措施: 1.设计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情境创设、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 | |||
学习 目标 | 1.通过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以及观察、归类的方法,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 2.通过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听读课文、自读课文能理解文中基本内容。 3.积累“的”字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抓住短语体会“我”的感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通过自读、对读等朗读方式,以及观察、归类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会、走”等3个字。认识偏旁“路字旁”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和感叹句并能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
课前 准备 | PPT,课本、视频资料 | |||
评价任务设计 | ||||
单元 总任务 |
小朋友们,“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阳光也越来越温暖,温柔地照在小朋友的脸上!在这个暖洋洋的春天,请你和爸爸妈妈开展一次有趣的家庭朗诵比赛吧! 1.朗诵内容:推荐文章《阳光》。 2.朗诵形式:单人配乐朗诵或家人合作朗诵。 3.评价标准: ★能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连读、唱读、读破句;(基本技法) ★能感受并读出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和美丽;(情感共鸣) ★能读懂阳光让“禾苗、小树、小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取信息) ★能展开想象,说出阳光像什么,还能带来哪些变化。(激发向往) | |||
课时 评价任务
| 驱动性任务:
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一个想要去北京看看,一个想要去新疆看看,你有什么愿望呢?请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
子任务1:欣赏祖国的美景,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应目标3) 子任务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对应目标1) 子任务3:精读课文,体会感情(对应目标2、3) 子任务4:体会“我”的感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应目标3) | |||
教学活动设计 | ||||
环节 | 学教活动(含评价任务) | 预设与补救 | ||
一、谈话导入
| 学教活动: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些美丽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 追问:(1)那你们能说说自己对这两个地方的了解吗? (2)刚才看了那么多美丽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2.有两位小朋友,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他们就在这篇课文里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指名回答,学生能简单说说自己对北京天安门和新疆的了解。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状态 评价任务: 学术交流对北京天安门和新疆的了解。 评价标准: 学生能够简单说出关于北京天安门和新疆的知识,并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 预设: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望,但部分同学可能旅行经验不足,对新疆缺乏一定的认识 补救:教师结合课件为学生做简单的介绍(课件展示两个城市的相关照片,简单介绍两个城市的概况) | ||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目标1:通过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以及观察、归类的方法,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和路字旁一个偏旁)
| 学教活动: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的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他③读完后自行标段落 2.出示带拼音词语。(结合学历案) 想法 告诉 公路 北京 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 师领读词语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排火车检查 教师随机抽查学困生的掌握情况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想 告 诉 路 京 安 门 广 非 常 壮 观” 小组内互相检查,分享识字方法。 教师总结识字方法 4.出示路字旁, 拓展带新偏旁生字 (1)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借助偏旁部首识字的识字方法,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认识几个新的生字宝宝吧! 复习借助偏旁识字的识字方法:“路”是走的人多了才能叫路,用脚走路,所以是足字旁。 评价任务: 1.男女分段读课文。 男女分段读课文,学生根据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互读检查,找出读不准的生字,互相教会。
评价标准: 1.利用各种学习形式正确认读本课的二类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在排火车认读与教师随机指读时能迅速反映并能准确清晰地说出字的读音。 3.小组互读检查,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4.每个学生能都说出带新偏旁的生字。 | 预设:大部分的学生很好的掌握重点的二类字的读音,并能认清二类字的形。学困生不能全部认读出本课的生字词。 补救:日常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和父母沟通,做到有预习有巩固有复习。针对在检查中出现错误率较高的词语及时订正。通过同桌、小组互相帮助的方式和老师课下单独检查辅导的方式加以补救。 | ||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目标2:能通过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听读课文、自读课文能理解文中基本内容 目标3:能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学教活动: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请坐端正。学生读完后请他们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一段的“我”指的是谁? 想去北京的山里的孩子 ②他想去哪里? 北京 ③他为什么要去北京看看?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课文原文) ④从天山到北京的路远不远?请用文中的词表达 遥远 ⑤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 在天安门广场,你将会看到什么? 有天安门广场,壮观的升旗仪式 ⑥文中说怎样才能走出天山到北京呢?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课文原文) 2..师生对读,指导朗读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课文中有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我们试着读读带有句号的句子和感叹号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举例: 句①:我想去看看。 句②:我多想去看看! 句③: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反复读 带有句号的陈述句感情比较平稳 教师范读。 带有叹号的感叹句感情是激动的,而带叹号且反复的句子感情更为强烈 3.再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请大家试着出示几个小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①第一段的“我”指的是谁? 想去新疆看看的北京孩子 ②他想去哪里? 想去新疆 ③他为什么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 那里有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 ④文中说怎么才能到达天山呢?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 教师追问:在北京的小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他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感情是激动的,渴望的,强烈的 4.根据课件展示。 学生读一读,记一记。了解北京与新疆的不同。想一想小路、公路、天山、雪莲、天安门、升旗仪式分别都是怎样的特点? 小路是弯弯的 公路是宽宽的 天山是美丽的 雪莲是洁白的 天安门是雄伟的 升旗仪式是壮观的 教师总结:上学期我们学了将助词“的”读的又轻又短,另外像“美丽的”这种修饰词赋予事物具体的形象。 这种短语被称为偏正短语。 5.出示课本插图 大家读了课文,这两幅图片肯定也很熟悉了,大家看看它们分别对应着哪个自然段? 第一幅图片对应着第一自然段,是说“我”从北京想去新疆看看。第二幅图片对应着第二自然段,是说“我”从山里想去北京看看 评价任务: 1.指名学生回答 能自主阅读第一自然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2.指名学生回答 能用比较读的方法读课文中的感叹句,体会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3.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能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试着提问题,每个孩子提一个问题,在通过提问题的时候达到对第二自然段以及第一自然段深入的理解,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开拓思维 提不出问题的孩子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评价标准: 1.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能带入自己此时的心情去体会文中的感情。 2.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答案, 不会的同学,同桌帮助下理解。 3.点名学生回答。学生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两幅图片所表达出个别含义。 | 预设:大部分的孩子能通过朗读课文,老师逐渐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启发回答问题。 补救:学困生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并通过小组合作去更好地理解。
预设:90%的孩子能很好的读出感叹句与反复句的感觉。 补救:剩余10%的老师需老师多加引导并反复朗读。
预设: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老师的引领以及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下仿照形式对第二段能提出简单问题并能回答问题。 补救:剩余的学生需老师加强引导并通过同桌互助来加强理解。
预设:95%的学生在老师系统详细的讲解与自己对文中的理解后能回答问题 补救:剩余学生通过同桌互助。
问题预设:学生在感叹句的朗读上感情不到位。 补救措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激发和学生情感。 | ||
四、拓展升华(目标3:能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之情) | 学教活动: 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两个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并说一说从哪一句话中表现的明显 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预设:激动、渴望、急切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教师指出“我多想”一般能表现出作者的心愿 请大家用“我多想”作为开头,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 教师总结:文中的孩子期待着去远方看源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
学生能用“我多想”简单的说一说自己的愿望,体会想实现愿望的那种强烈、渴望的感情 | 预设:大部分的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起来展示自己的想法。 补救:学困生在通过听其他同学的展示分享和老师的总结后,获得感悟 | ||
作业 布置 | 作业内容 | 作业类型 | 对应目标 | 作业 时间 |
1.将本节课学到的二类字词语读给家长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读好感叹句和反复句。要求不错字、不添字
| 巩固性作业 | 目标二 | 5分钟 | |
2.积累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的”字短语。 | 巩固性作业 | 目标一 | 5分钟 | |
3.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1》第四单元“童年的心愿”中的《欢庆》《我多想》找出这两篇文章写了哪些事物,画出相关的短语。
| 拓展性作业 | 目标三 | 5分钟 | |
板书 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天安门 天山
热爱祖国一草一木 | |||
教学 反思 | 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共12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12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12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拓展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