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屯昌县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127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县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1276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县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1276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海南省屯昌县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屯昌县2022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组数据,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3=a9 B.(a+b)2=a2+b2 C.a2÷a2=0 D.(a2)3=a6
2.已知一次函数且随的增大而增大,那么它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bx﹣c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用尺现作图的方法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下列作法错误的是 ( )
A. B. C. D.
5.如图,将边长为2cm的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点A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
A.(,-1) B.(2,﹣1) C.(1,-) D.(﹣1,)
6.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9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5 D.极差是5
7.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点M,N,O均为格点,点N在⊙O上,若过点M作⊙O的一条切线MK,切点为K,则MK=( )
A.3 B.2 C.5 D.
8.如图,点D在△ABC边延长线上,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EF∥BC,交∠BCA的平分线于点F,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E,当点O在线段AC上移动(不与点A,C重合)时,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2∠ACE=∠BAC+∠B B.EF=2OC C.∠FCE=90° D.四边形AFCE是矩形
9.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对于下列说法:①ac>0,②2a+b>0,③4ac<b2,④a+b+c<0,⑤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一、单选题
如图,几何体是由3个大小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组成的,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a)(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_____.
12.已知梯形ABCD,AD∥BC,BC=2AD,如果,,那么=_____(用、 表示).
1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分解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函数y=3x+1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
16.近年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进一步普及环保和健康知识,我市某校举行了“建设宜居成都,关注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某班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 数
4
8
12
11
5
则该办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70分,80分 B.80分,80分
C.90分,80分 D.80分,90分
17.如图,小阳发现电线杆的影子落在土坡的坡面和地面上,量得,米,与地面成角,且此时测得米的影长为米,则电线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已知点D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B(0,3).过点A(5,0)的直线y=kx+b与y轴于点C,且BD=OC,tan∠OAC=.
(1)求反比例函数y=和直线y=kx+b的解析式;
(2)连接CD,试判断线段AC与线段C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点E为x轴上点A右侧的一点,且AE=OC,连接BE交直线CA与点M,求∠BMC的度数.
19.(5分)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小楠同学的作法如下:
老师说:“小楠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楠的作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观察下列多面体,并把下表补充完整.
名称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图形
顶点数
6
10
12
棱数
9
12
面数
5
8
观察上表中的结果,你能发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写出关系式.
21.(10分)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用1200元购书若干本,并按该书定价7元出售,很快售完.由于该书畅销,第二次购书时,每本书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该书的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按定价售出200本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4折售完剩余的书.
(1)第一次购书的进价是多少元?
(2)试问该老板这两次售书总体上是赔钱了,还是赚钱了(不考虑其他因素)?若赔钱,赔多少;若赚钱,赚多少?
22.(10分)某楼盘2018年2月份准备以每平方米75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家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连续两个月进行下调,4 月份下调到每平方米6075元的均价开盘销售.
(1)求3、4两月平均每月下调的百分率;
(2)小颖家现在准备以每平方米6075元的开盘均价,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因为她家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开发商还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8折销售;②不打折,送两年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每平方米每月1.5元,小颖家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
(3)如果房价继续回落,按此平均下调的百分率,请你预测到6月份该楼盘商品房成交均价是否会跌破4800元/平方米,请说明理由.
23.(12分)为了了解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情况,“两会”期间,小明对班级同学一周内收看“两会”新闻的次数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所示(其中男生收看次的人数没有标出).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
(1)该班级女生人数是__________,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
(2)对于某个群体,我们把一周内收看某热点新闻次数不低于次的人数占其所在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叫做该群体对某热点新闻的“关注指数”.如果该班级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比女生低,试求该班级男生人数;
(3)为进一步分析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特点,小明给出了男生的部分统计量(如表).
统计量
平均数(次)
中位数(次)
众数(次)
方差
…
该班级男生
…
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适当计算女生的有关统计量,进而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
24.(14分)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英语口语听力考试即将举行,某校认真复习,积极迎考,准备了A、B、C、D四份听力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a,b是两份口语材料,它们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难.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并求出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试题分析:A、原式=a6,不符合题意;B、原式=a2+2ab+b2,不符合题意;
C、原式=1,不符合题意;D、原式=a6,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2、B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3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它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不经过第二象限,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与k、b的值有关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找出a、b、c的正负,再结合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系数与图象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可知:
开口向上,a>1;对称轴大于1,>1,b<1;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c>1.
∵反比例函数中k=﹣a<1,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一次函数y=bx﹣c中,b<1,﹣c<1,
∴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找出a、b、c的正负.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找出a、b、c的正负,再结合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系数与图象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4、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定即可
【详解】
作的是角平分线,只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符合题意
B、作的是连接AC,分别做两个角与已知角∠CAD、∠ACB相等的角,即∠BAC=∠DAC,∠ACB=∠ACD,能得到AB=BC,AD=CD,又AB∥CD,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B不符合题意
C、由辅助线可知AD=AB=BC,又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C不符合题意
D、作的是BD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性质可知AC与BD互相平分且垂直,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能理解每个图的作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5、A
【解析】
作AD⊥y轴于D,作CE⊥y轴于E,则∠ADO=∠OEC=90°,得出∠1+∠1=90°,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C=AO,∠1+∠3=90°,证出∠3=∠1,由AAS证明△OCE≌△AOD,得到OE=AD=1,CE=OD=,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作AD⊥y轴于D,作CE⊥y轴于E,如图所示:
则∠ADO=∠OEC=90°,∴∠1+∠1=90°.
∵AO=1,AD=1,∴OD=,∴点A的坐标为(1,),∴AD=1,OD=.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AOC=90°,OC=AO,∴∠1+∠3=90°,∴∠3=∠1.
在△OCE和△AOD中,∵,∴△OCE≌△AOD(AAS),∴OE=AD=1,CE=OD=,∴点C的坐标为(,﹣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别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极差后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平均数为(12+5+9+5+14)÷5=9,故选项A正确;
重新排列为5,5,9,12,14,∴中位数为9,故选项B正确;
5出现了2次,最多,∴众数是5,故选项C正确;
极差为:14﹣5=9,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以OM为直径作圆交⊙O于K,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MKO=90°.从而得到KM⊥OK,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
MK=.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
8、D
【解析】
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ACE=∠BAC+∠B,EF=2OC,∠FCE=90°,进而得到结论.
【详解】
解:∵∠ACD是△ABC的外角,
∴∠ACD=∠BAC+∠B,
∵CE平分∠DCA,
∴∠ACD=2∠ACE,
∴2∠ACE=∠BAC+∠B,故A选项正确;
∵EF∥BC,CF平分∠BCA,
∴∠BCF=∠CFE,∠BCF=∠ACF,
∴∠ACF=∠EFC,
∴OF=OC,
同理可得OE=OC,
∴EF=2OC,故B选项正确;
∵CF平分∠BCA,CE平分∠ACD,
∴∠ECF=∠ACE+∠ACF=×180°=90°,故C选项正确;
∵O不一定是AC的中点,
∴四边形AEC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FCE不一定是矩形,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
9、C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①由图象可知:a>0,c<0,
∴ac<0,故①错误;
②由于对称轴可知:<1,
∴2a+b>0,故②正确;
③由于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b2﹣4ac>0,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知:x=1时,y=a+b+c<0,
故④正确;
⑤当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故⑤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0、D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几何体,可知该几何体是由3个大小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组成的,它的左视图是,故答案选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2+
【解析】
试题分析:过P点作PE⊥AB于E,过P点作PC⊥x轴于C,交AB于D,连接PA.
∵PE⊥AB,AB=2,半径为2,
∴AE=AB=,PA=2, 根据勾股定理得:PE=1,
∵点A在直线y=x上,
∴∠AOC=45°,
∵∠DCO=90°,
∴∠ODC=45°,
∴△O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CD=2,
∴∠PDE=∠ODC=45°,
∴∠DPE=∠PDE=45°,
∴DE=PE=1,
∴PD=
∵⊙P的圆心是(2,a),
∴a=PD+DC=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垂径定理的应用以及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作出辅助线,将所求的线段放入到直角三角形中.本题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直线y=x或直线y=-x与x轴所形成的锐角为45°,这一个条件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12、
【解析】
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出,再根据BC、AD的关系解答.
【详解】
如图,
∵,,
∴=-=-,
∵AD∥BC,BC=2AD,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梯形,向量的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3、且
【解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2x-a)=x-2,
去括号移项合并得:3x=2a-2,
解得:,
∵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
∴ 且 ,
解得:a≥1 且a≠4 .
14、 (x-2y)(x-2y+1)
【解析】
根据所给代数式第一、二、五项一组,第三、四项一组,分组分解后再提公因式即可分解.
【详解】
=x2-4xy+4y2-2y+x
=(x-2y)2+x-2y
=(x-2y)(x-2y+1)
15、y=3x-1
【解析】
∵y=3x+1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
∴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3x+1﹣2,即y=3x﹣1.
故答案为y=3x﹣1.
16、B.
【解析】
试题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80出现1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0分;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因此这组40个按大小排序的数据中,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20,21个数的平均数,而第20,21个数都在80分组,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80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17、(14+2)米
【解析】
过D作DE⊥BC的延长线于E,连接AD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F,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D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然后根据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式求出EF,再求出BF,再次利用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过D作DE⊥BC的延长线于E,连接AD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F.
∵CD=8,CD与地面成30°角,
∴DE=CD=×8=4,
根据勾股定理得:CE===4.
∵1m杆的影长为2m,
∴=,
∴EF=2DE=2×4=8,
∴BF=BC+CE+EF=20+4+8=(28+4).
∵=,
∴AB=(28+4)=14+2.
故答案为(14+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作辅助线求出AB的影长若全在水平地面上的长BF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2)AC⊥CD(3)∠BMC=41°
【解析】
分析:(1)由A点坐标可求得OA的长,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得OC的长,可求得C、D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
(2)由条件可证明△OAC≌△BCD,再由角的和差可求得∠OAC+∠BCA=90°,可证得AC⊥CD;(3)连接AD,可证得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得答案.
本题解析:
(1)∵A(1,0),∴OA=1.∵tan∠OAC=,∴,解得OC=2,
∴C(0,﹣2),∴BD=OC=2,∵B(0,3),BD∥x轴,∴D(﹣2,3),
∴m=﹣2×3=﹣6,∴y=﹣,
设直线AC关系式为y=kx+b,∵过A(1,0),C(0,﹣2),
∴,解得,∴y=x﹣2;
(2)∵B(0,3),C(0,﹣2),∴BC=1=OA,
在△OAC和△BCD中
,∴△OAC≌△BCD(SAS),∴AC=CD,
∴∠OAC=∠BCD,∴∠BCD+∠BCA=∠OAC+∠BCA=90°,
∴AC⊥CD;
(3)∠BMC=41°.
如图,连接AD,
∵AE=OC,BD=OC,AE=BD,∴BD∥x轴,
∴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
∴AD∥BM,∴∠BMC=∠DAC,
∵△OAC≌△BCD,∴AC=CD,
∵AC⊥CD,∴△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MC=∠DAC=41°.
19、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断四边形ABCP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到BD=CD,由此可得到小楠的作图依据.
【详解】
解:由作图的步骤可知平行四边形可判断四边形ABCP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
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到BD=CD,
所以小楠的作图依据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
相平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20、8,15,18,6,7;
【解析】
分析:结合三棱柱、四棱柱和五棱柱的特点,即可填表,根据已知的面、顶点和棱与n棱柱的关系,可知n棱柱一定有(n+1)个面,1n个顶点和3n条棱,进而得出答案,
利用前面的规律得出a,b,c之间的关系.
详解:填表如下:
名称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图形
顶点数a
6
8
10
11
棱数b
9
11
15
18
面数c
5
6
7
8
根据上表中的规律判断,若一个棱柱的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它有n个侧面,共有n+1个面,共有1n个顶点,共有3n条棱;
故a,b,c之间的关系:a+c-b=1.
点睛:此题通过研究几个棱柱中顶点数、棱数、面数的关系探索出n棱柱中顶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关系(即欧拉公式),掌握常见棱柱的特征,可以总结一般规律:n棱柱有(n+1)个面,1n个顶点和3n条棱是解题关键.
21、赚了520元
【解析】
(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根据第一次用1200元购书若干本,第二次购书时,每本书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该书的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1)先求出第一次和第二次购书数目,再根据卖书数目×(实际售价﹣当次进价)求出二次赚的钱数,再分别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
根据题意得:+1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次购书的进价是5元;
(2)第一次购书为1200÷5=240(本),
第二次购书为240+10=250(本),
第一次赚钱为240×(7﹣5)=480(元),
第二次赚钱为200×(7﹣5×1.2)+50×(7×0.4﹣5×1.2)=40(元),
所以两次共赚钱480+40=520(元),
答:该老板两次售书总体上是赚钱了,共赚了520元.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掌握这次活动的流程,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1)10%;(2)方案一更优惠,小颖选择方案一:打9.8折购买;(3)不会跌破4800元/平方米,理由见解析
【解析】
(1)设3、4两月平均每月下调的百分率为x,根据下降率公式列方程解方程求出答案;
(2)分别计算出方案一与方案二的费用相比较即可;
(3)根据(1)的答案计算出6月份的价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设3、4两月平均每月下调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得:7500(1﹣x)2=6075,
解得:x1=0.1=10%,x2=1.9(舍),
答:3、4两月平均每月下调的百分率是10%;
(2)方案一:6075×100×0.98=595350(元),
方案二:6075×100﹣100×1.5×24=603900(元),
∵595350<603900,
∴方案一更优惠,小颖选择方案一:打9.8折购买;
(3)不会跌破4800元/平方米
因为由(1)知:平均每月下调的百分率是10%,
所以:6075(1﹣10%)2=4920.75(元/平方米),
∵4920.75>4800,
∴6月份该楼盘商品房成交均价不会跌破4800元/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方案比较计算,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3、(1)20,1;(2)2人;(1)男生比女生的波动幅度大.
【解析】
(1)将柱状图中的女生人数相加即可求得总人数,中位数为第10与11名同学的次数的平均数.
(2)先求出该班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即可得出该班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再列方程解答即可.
(1)比较该班级男、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波动大小,需要求出女生的方差.
【详解】
(1)该班级女生人数是2+5+6+5+2=20,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中位数是1.
故答案为20,1.
(2)由题意:该班女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65%,所以,男生对“两会”新闻的“关注指数”为60%.设该班的男生有x人,则=60%,解得:x=2.
答:该班级男生有2人.
(1)该班级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平均数为=1,女生收看“两会”新闻次数的方差为:=.
∵2>,∴男生比女生的波动幅度大.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24、(1);(2).
【解析】
【分析】(1)依据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即可得到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2)利用树状图列出分别从听力、口语材料中随机选一份组成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的所有情况,即可得到两份材料都是难的一套模拟试卷的概率.
【详解】(1)∵A、B、C、D四份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别是易、中、难、难,
∴从四份听力材料中,任选一份是难的听力材料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树状图如下:
∴P(两份材料都是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屯昌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屯昌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屯昌县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