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1 力练习题
展开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检测卷 答案解析版
(70分 45分钟)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 分 |
得 分 |
|
|
|
|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如图所示,一个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其读数为 N。
3.如图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 。
4.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的把手上,如图乙所示,在管端A点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则会很容易打开水龙头。这是由于 不同而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缘故。
5.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 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g取10 N/kg)。
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手水平向右拉,墙受到的拉力,是由于 (选填“手”“弹簧”或“墙”)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与弹簧长度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格空格处应填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拉力F/N | 0 | 0.3 | 0.6 | 0.9 | 1.2 | 1.5 |
弹簧长度l/cm | 3.0 | 4.2 | 5.4 | 6.6 |
| 9.0 |
8.小明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自制铅垂线,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略向 方向倾斜。
9.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A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挡板A对小球的支持力示意图。
10.小红查阅资料得知:纬度越高,g值越大;海拔越高,g值越小。如图是她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不同的A、B两处测量得到的图像,据此可判断 (选填“A”或“B”)处海拔更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答 案 |
|
|
|
|
|
|
|
11.如图所示,下列常见物体的重力大小最接近5 N的是( )
12.如图所示,一块海绵竖放在水平台面上。用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下部,海绵沿台面滑行;用同样大小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上部,海绵向右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13.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针对这个现象,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如图,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侧受到沿水平方向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两侧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
A.F1=2 N,F2=2 N B.F1=4 N,F2=4 N
C.F1=8 N,F2=4 N D.F1=4 N,F2=0 N
1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一松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可见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16.如图,水平地面上并列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木箱甲和乙,则( )
A.甲和乙之间没有弹力
B.甲对乙有弹力,乙对甲也有弹力
C.只有甲对乙有弹力
D.只有乙对甲有弹力
17.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很大的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
B.小丑的鞋子长,支撑面扩大了,使重心在支撑面以内
C.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小丑
D.小丑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小丑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6分,共18分)
18.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观察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情况,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9.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拉力/N | 0 | 0.5 | 1.0 | 1.5 | 2.0 | 3.0 | 4.0 |
弹簧长度/cm | 6.5 | 7.5 | 8.5 | 9.5 | 11.0 | 14.2 | 18.0 |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 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cm(g取10 N/kg)。
20.某小组在探究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不同钩码受到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 m/kg | G/N | /(N·kg-1) |
1 | 0.1 | 1 |
|
2 | 0.2 | 2 |
|
3 | 0.3 | 3 |
|
4 | 0.4 | 4 |
|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的结论;
(2)探究活动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根据表格中数据,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 N刻度处,则该小组描绘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 (选填“②”“③”“④”或“⑤”)。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7分,共18分)
21.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的最小的卵。有一只蜂鸟,产下了一枚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 g,若这枚卵仅仅重1.96×10-3 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22.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 kg,底面积为3×10-3 m2,向其中装入0.6 kg的水后(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2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同样,其他星球对物体也有吸引作用。如图所示为某星球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现已知某物体的质量为8 kg,求:
(1)该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取10 N/kg)
(2)该物体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检测卷 答案解析版
(70分 45分钟)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 分 |
得 分 |
|
|
|
|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
2.如图所示,一个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其读数为 4.6 N。
3.如图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4.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的把手上,如图乙所示,在管端A点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则会很容易打开水龙头。这是由于 力的作用点 不同而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缘故。
5.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 2×105 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g取10 N/kg)。
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手水平向右拉,墙受到的拉力,是由于 弹簧 (选填“手”“弹簧”或“墙”)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与弹簧长度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格空格处应填 7.8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拉力F/N | 0 | 0.3 | 0.6 | 0.9 | 1.2 | 1.5 |
弹簧长度l/cm | 3.0 | 4.2 | 5.4 | 6.6 |
| 9.0 |
8.小明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自制铅垂线,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略向 西南 方向倾斜。
9.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A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挡板A对小球的支持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0.小红查阅资料得知:纬度越高,g值越大;海拔越高,g值越小。如图是她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不同的A、B两处测量得到的图像,据此可判断 B (选填“A”或“B”)处海拔更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答 案 | D | C | B | B | C | A | C |
11.如图所示,下列常见物体的重力大小最接近5 N的是( )
12.如图所示,一块海绵竖放在水平台面上。用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下部,海绵沿台面滑行;用同样大小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的上部,海绵向右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13.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针对这个现象,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如图,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侧受到沿水平方向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两侧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
A.F1=2 N,F2=2 N B.F1=4 N,F2=4 N
C.F1=8 N,F2=4 N D.F1=4 N,F2=0 N
1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一松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可见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16.如图,水平地面上并列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木箱甲和乙,则( )
A.甲和乙之间没有弹力
B.甲对乙有弹力,乙对甲也有弹力
C.只有甲对乙有弹力
D.只有乙对甲有弹力
17.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很大的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
B.小丑的鞋子长,支撑面扩大了,使重心在支撑面以内
C.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小丑
D.小丑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小丑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6分,共18分)
18.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观察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大小(2分) 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2分) 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形变情况,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方向(2分) 有关。
19.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拉力/N | 0 | 0.5 | 1.0 | 1.5 | 2.0 | 3.0 | 4.0 |
弹簧长度/cm | 6.5 | 7.5 | 8.5 | 9.5 | 11.0 | 14.2 | 18.0 |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1.5(2分)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0.2(2分)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 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1.5(2分) cm(g取10 N/kg)。
20.某小组在探究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不同钩码受到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 m/kg | G/N | /(N·kg-1) |
1 | 0.1 | 1 |
|
2 | 0.2 | 2 |
|
3 | 0.3 | 3 |
|
4 | 0.4 | 4 |
|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正比(2分) 的结论;
(2)探究活动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2分) ;
(3)根据表格中数据,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 N刻度处,则该小组描绘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 ②(2分) (选填“②”“③”“④”或“⑤”)。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7分,共18分)
21.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的最小的卵。有一只蜂鸟,产下了一枚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 g,若这枚卵仅仅重1.96×10-3 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蜂鸟卵所受的重力G=1.96×10-3 N
根据G=mg可得,这枚蜂鸟卵的质量
m==0.2×10-3 kg=0.2 g (3分)
蜂鸟产卵前的质量m'=2 g+0.2 g=2.2 g (2分)
22.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 kg,底面积为3×10-3 m2,向其中装入0.6 kg的水后(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解:(1)水的体积
V水==6×10-4 m3 (2分)
(2)水和容器的总质量
m总=m水+m容=0.6 kg+0.3 kg=0.9 kg (2分)
水和容器的总重力
G总=m总g=0.9 kg×10 N/kg=9 N (2分)
2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同样,其他星球对物体也有吸引作用。如图所示为某星球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现已知某物体的质量为8 kg,求:
(1)该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取10 N/kg)
(2)该物体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解:(1)该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
G=mg=8 kg×10 N/kg=80 N (2分)
(2)物体的质量不变,由该物体在某星球的G⁃m图像可知,星球上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星==15 N/kg (2分)
所以该物体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重力G星=mg星=8 kg×15 N/kg=120 N (3分)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07章力基础卷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卷人教版docx、第07章力基础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07章力培优卷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卷人教版docx、第07章力培优卷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