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反思3篇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31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反思3篇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31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共4页。
这节课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各种灾害对农业和人类的破坏,以及人们的预防方法。课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在实际上课时,从学生的交流来看,搜集的资料比较集中在常见的几种,如旱灾、水灾、雪灾和地震等,而对蝗灾、风灾和沙漠化等资料了解的甚少……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能及时补充,从而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广度。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知道了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要想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要吃透教材,课中所涉及的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知识丰富,增长各种知识!.
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从家乡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切人,引导学生进人本课学习。第二环节:通过讨论“我国还有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会对生命、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第三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图,运用地图图例和方向等要素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即种类多、分布广,并通过图片、视频资料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第四环节:可以结合前一课中关于哈尼村寨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得出乱砍滥伐会引发自然灾害的结论,进而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会秀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让学生从认知上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从意识与行动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从情感态度上感受不屈不挠的抗灾精神。
如今,防灾减灾教育已被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但大多只留下很浅的印象。小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成员,理应具备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自然灾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对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实践力的贯彻落实。同时,自然灾害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由此可见,防灾减灾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生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通过我国.些重大自然灾害典型案例,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危害;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认识人为因素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险的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
学生防灾避险意识的提升,应建立在“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学会科学合理地选择避险方法,认识到避险意识、自救自护可以防止或减轻伤害。第二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本校逃生图,设计合理的逃生路线图。第三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和教材文本的学习,了解依靠科技和法律手段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带来的伤害。第四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讲述抗灾中的感人故事,感悟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总之,选择学生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一地震作为教学突破口,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环节清晰,能够从绘制单一教室的逃生路线到绘制某一楼层的多教室逃生路线,提升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层层深人,环环相扣。利用学校平面图让学生绘制校园逃生路线图,提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逃生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再由校园生活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多种场所的逃生避险,提升学生防御灾害的能力。
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反思(篇三)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这节课我力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各种灾害对农业和人类的破坏,以及人们的预防方法。课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在实际上课时,从学生的交流来看,搜集的资料比较集中在常见的几种,如旱灾、水灾、雪灾和地震等,而对蝗灾、风灾和沙漠化等资料了解的甚少…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能及时补充,从而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广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5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儿童熟悉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