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
展开《石灰吟》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说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2.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有气势、有节奏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四、说学情
六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同时文为心声,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梳言:读通诗句
1.导入解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石灰吟》, “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孟郊为了感恩母亲而写下的《游子吟》。
这节课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诗人于谦。(于谦从小就志向远大,相传……于谦看了,深有感触,稍加思索后便吟诵……那一年于谦才12岁。)
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一男生读,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翘舌音(锤)和前鼻音(焚)和它的字义(在火上炙烤)。注意“粉骨碎身”和平时读的“粉身碎骨”不一样。
(3)、指名一女生读,揭示读音规律后,师生进行平仄韵律的接读。
(4)、学生自由再读后齐读。
师小结: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有节奏读出韵味来。
过度:这石灰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五百年前地于谦感动不已从而来吟诵赞美呢?
(二)、造境:走进石灰的世界
1、请听一段石灰的介绍(出示介绍:石灰以石灰石为原材料,石灰石是从山中开采出来的,锻造石灰时,工人们首先要将石灰石敲击成40——50厘米大小的小石块,然后从石灰窑铺起,一层石灰石一层煤,直至窑顶。然后从底部点火焚烧,几天后窑底就可以出石灰了。此时的石灰,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浑身雪白,十分耀眼。接着把它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石灰石就变成了粉末状的洁白干净的石灰了。
2、理解诗意
师:石灰在锻造的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那么在这首诗中,哪些词语向我们介绍了锻造石灰所要经受的考验?
学生交流: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师:石灰面对这样的考验是什么态度?
学生交流:若等闲 全不怕
师:谁来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相机点拨:与《长征》中“万水千山若等闲”中的“若等闲”同义。)
师:为什么石灰面对如此一系列的考验会若等闲、全不怕呢?
生交流:因为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的意思浅显易懂,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呢?
学生:自由练说后再指名说一说.(2个)
师过度: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却又轰轰烈烈。难怪诗人如此敬佩地吟诵道——
学生:齐诵《石灰吟》
(三)、显象抒情:再现物我的形象
师:白居易曾经说过:“歌咏言,诗言志。”其实12岁的于谦写下这首诗不仅是对石灰的真实写照,而是想借石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志向。我们把这种写法就叫作托物言志。那么再请大家读一读,于谦心中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石灰吟》是于谦年少时的誓言,《石灰吟》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联系着于谦一生的经历,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好地理解这“清白”二字。请大家拿出老师事先发给大家的资料。这上面涵盖这于谦的一生。认真地读一读,你能分别感受到于谦留在人间留给世人的清白究竟是什么?
(四)、全文总结:
五百多年过去了,可于谦似乎从未曾离开过我们,他一直鲜活在人们的心中。相信再过五百年于谦和他的《石灰吟》依然会被世代传颂。
1、学生再一次吟诵《石灰吟》——明-于谦。
2、在杭州的于谦祠中有着于谦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我想没有比《石灰吟》更能诠释于谦的一生了,拿出纸笔,请你用心认真地写下这首石灰吟吧!
(五)、课外拓展
教师推荐:大家看《明朝那些事》,你会发现书中出了于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称颂怀念的人物,随时欢迎大家来和我交流。
七、板书设计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感悟诗人志向是教学难点,事先我先发给学生一些资料,资料是从《明朝那些事儿》上摘录的,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于谦少年读书、初次为官、保卫京城、从容刑场的相关内容,然后带着学生品析句子,抓住于谦一生的经历,来诠释一首诗,抓住关键字词,感悟这“清白”里有什么,进而体会于谦的伟大人格。看着孩子们侃侃而谈,我知道他们不光眼中有我发的资料,心中其实也装有整本《明朝那些事儿》。为了减负增效,这首诗的字词、诗意、表达的情感、包括默写,都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留给孩子们的就是看书的时间。课外的阅读与课内的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语文,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让学生把课外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来,把自己所知道的融入课堂中的表达,必须形成课内外的互通。整堂课,我和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在美美地赏析,在细细地品读,师生也融为了一体。一堂课下来,从这一首诗,带出一个诗人,一种品格,一个朝代,一种文化,学生的感知是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多元的。
小学人教部编版暮江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暮江吟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谈雪梅,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的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