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挑战第一次》教案三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387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挑战第一次》教案三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387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挑战第一次》教案三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387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1 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1 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挑战第一次》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
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让我试试看”。本课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通过挑战“第一次”的经验回顾与分享,引导学生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通过现场挑战,增强学生我挑战的积极体验,从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本课主要由“挑战第一次”、“我还想试”、“我们一起来挑战”三个主题构成,第一个主题旨在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第一次”体验的回顾与回忆,发现“挑战自我”对成长的意义,从中树立从错误中学习的观念。第二个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挑战的内容进行理性的辨析,从而懂得不可以盲目尝试所有事,有些事要注意尝试的条件。第三个主题旨在通过情境体验,引导学生辨析、讨论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同伴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完成挑战。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位于城中村里,学生既有独生子女,也有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里享有公主王子般的待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单独应对挑战的机会很少,因此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强。而非独生子女由于锻炼机会多,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因此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针对这个情况,我决定把帮助学生勇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天性单纯,加上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在面对挑战时,不知道如何辨别好坏。因此,引导学生懂得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不可以尝试,就成为了我们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上述分析,把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
于挑战,敢于尝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的思考中领悟倒
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并懂得区分
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哪些事情要别人帮助才能尝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勇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
教学难点:懂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哪些事情要别人帮助才能尝试。
五、教学准备
图片 多媒体课件 视频资料
六、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回顾曾经经历的第一次,内容可以是当时的情景、自己当时的心情。并采用照片、视频等形式作为记录材料,带到课堂上分享。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说说“我的第一次”
课件播放《小马过河》。
师:马妈妈为什么让小马自己去磨坊?小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最后马妈妈说小马真的长大了?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因为马妈妈终于看到小马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过河,小马敢于自己尝试、去挑战了,所以马妈妈说小马真的长大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尝试和挑战中成长的。
过渡:现在的我们就像是小剧场里的小马驹,小马驹第一次挑战自己过河。同学们呢?你的第一次挑战是什么时候,你当时的感觉是怎样,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板书:挑战第一次
生分享,师从旁点拨,引导用“当时心里……”和“试过之后……”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通过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初步认识挑战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深化探究 交流“我还想试……”
师:很多时候,我们做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会做不好,但是,有
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做得越来愈好。那么,小勇士们,你们还想尝试什么新鲜的事物呢?请同学们跟小组成员说说。小组里有经验的同学,可以互相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小组交流后,大家把你们小组最让人向往的愿望尝试的事告诉全班同学。
板书:我还想试试……
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1、你还想尝试的事是什么?
2、准备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尝试?
3、这种尝试需要什么帮助啊?
4、你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有哪些困难吗?
生汇报,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哪些事情事可以尝试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尝试,为下面教学“我们一起来挑战”铺垫。)
(三)拓展延伸 “我们一起来挑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充分交流了每个人想尝试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挑战。
课件出示:我的冒险计划。
要求:1、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定下一个可行性强的冒险计划。
2、课后,由小组长带领大家一起挑战。
3、挑战过程中要注意团结友爱,发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4、挑战以后,可以采用图画,视频等材料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讨论,制定详细计划。课后,学生有充分时间来实行计划,有了这个现场体验,学生更能切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总结
同学们,第一次的经历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只要挑战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慢慢尝试,就会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
八、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符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探索的心理特点。我把重点放在“我还想试试”这个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动生成“哪些事情事可以尝试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尝试”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实行“冒险计划”,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起通道,实现让德育“回到生活中去”。
这节课美中不足的部分是,在学生交流讨论中,老师的点拨不够详细,学生得不到明确的引导。
挑战第一次(2)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克服挑战的恐惧,勇于尝试,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 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挑战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克服心理恐惧尝试新的挑战。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视频、图片;2.装有愿望卡的黑盒子;3、讨论图表。
学生准备:1.回想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当时的情景、自己的状态和心情),请父母协助,一起收集自己“挑战第一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体验,导入新课
(板书:挑战)观看视频,引起共鸣(一个四岁女孩第一次挑战3米跳板)
请生评价;(师引导)
老师总结:这个四岁的小女孩第一次挑战3米跳板,从起初的恐惧、害怕、胆怯到后来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最后获得了跳水成功,真是了不起!
活动二:我的第一次体验
(板书:第一次)(出示教材三幅图)
请生说三个孩子各自尝试了什么挑战,师总结
(1)图一
小结:面对第一次挑战,男孩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学会了一个人买东西。
(2)图二
小结: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不惧失败、总结方法、多尝试
(3)图三
小结:穿着轮滑鞋,虽然害怕,但有了妈妈的鼓励和支持,男孩依然会勇敢挑战。
生活中的第一次挑战还有很多(出示第一次挑战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第一次)
出示任务: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第一次挑战,可以用“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这样的句式,相互描述一下自己第一次挑战后的心情和感受。
分组讨论交流:拿出课前准备的照片,将自己的第一次挑战经历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说一说。
指名汇报,选四个孩子来展示自己的第一次挑战经历。
学生展示照片,分享自己第一次的挑战经历,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7.(ppt)师小结:可见,我们的第一次挑战也许很美好,也许很难过,也许很成功,也许很失败。但这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对我们的成长来说都意义非凡,我们应该说一句:第一次,真好!
活动三:挑战黑盒子
请学生挑战摸黑盒子 (事先准备装有愿望卡的黑盒子)
出示任务:挑战黑盒子!
请学生上讲台伸手摸黑盒子里的东西
总结:对啊,可能会受伤,所以,我们在不明白盒子里面是否有危险时是不能轻易尝试的。咱们还得学会思考、辨别。
请孩子取出愿望卡。
(盒子里装愿望卡,里面是孩子们想尝试的各种事情的图片:打扫卫生、举手回答问题、放风筝、帮奶奶捶背、出远门……)
请学生一起贴愿望卡
(1)提问:里面有你们的愿望吗?(抽生答)
(2)除了这些愿望,你们还想尝试哪些挑战呢?(请生说)
活动四 理性辨析第一次挑战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事情就是你想尝试就能去尝试的呢?
议一议:(播放视频)
大家一起来帮忙(请生答,老师总结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理由)
(1)玩火;
小孩子玩火可能会受伤,一不小心还可能会引发火灾,从而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更多人受到伤害。
(2)游泳;
①一个人游泳可能会发生意外,会遇到危险;
②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去游泳呢?——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
师总结:当我们尝试去做一些事的时候,会发现,有的事要大胆尝试,有的事不能尝试,还有的事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之下才能去尝试。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这些事可以尝试吗?
(ppt出示图表)
4.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要求:(讨论之前先听清楚讨论要求)
①四名同学轮流说,做到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②讨论哪些事可以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要有人帮着试?在空格处打✔,并用简单的语言写出理由,组长负责记录。
5. 小组长拿出本组的讨论表开始讨论。
6. 各组选出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其他同学补充或点评。
7.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有很多第一次需要去挑战,有时,我们只需要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就能挑战成功,有时我们还需要讲究点方法,有时我们也需要大人们的帮助,但是,有时我们也要停止脚步,因为危险,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性挑战。
(板书:理性挑战)
活动五 视觉冲击,激发勇气
播放视频(小女孩第二次心算挑战成功)
评价:视频中的小女孩用她不懈的努力战胜了一次次的失败,用她的勇敢和智慧迎来了成功,她是多么了不起呀!
课堂小结:所以,孩子们,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是挑战成功的秘诀哦!
(全体起立)让我们大声地告诉自己:勇于尝试,挑战自我,加油吧!
八、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挑战第一次
勇于挑战
理性挑战
《挑战第一次》教案(3)
教学目标: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
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故事交流
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教师总结:同一条河流,老牛觉得它是没不过膝盖的小溪,松鼠觉得它是深不可测的天险,而小马却觉得它不深不浅刚刚好。如果把每一本书比作一条河流,由于年龄、经历的不同,或许有的读者像松鼠,有的读者像老牛,他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读后感受。而你就是那匹小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更要亲自去体验。
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勇敢尝试的经历哪位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成功和喜悦的心情?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如何有准备的挑战第一次。
二、小组讨论
同学们才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不敢行动或行动失败,这里是老师收集来的一些同学们挑战第一次未成功的故事(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抽签盒)每个小组抽一张后讨论,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讨论后小组发言,教师总结。
三、教师讲解
教师在课件上放映一些尝试新鲜事物的案例,带领大家一起辨别是否可以尝试,应该独自大胆尝试还是与同伴一同尝试或者不可以尝试。
我也想回答问题,但就是不敢举手。
大胆说出来,说错了也没关系。
我想学翻跟头。
翻跟头有危险,得有大人保护才行。
板书设计
挑战第一次之我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
复习上次课时,引出本次课程主题:我们一起来挑战
小组讨论
同学们在上次课程中了解到尝试事物时可以先做好准备,例如向尝试过的小伙伴询问经验,现在进行小组讨论将你想要尝试还没做好准备的事情与组员讨论,或给组员一些建议。
小组发言
小组讨论后请组长将讨论的内容与大家分享,没讨论完的问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向同学们请教。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挑战第一次之我们一起来挑战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4 学习有方法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2 学做“快乐鸟”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同桌讨论,老师总结,板书设计,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7 我们有新玩法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61b2df77236a6bceea0f9877448dc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