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内容概要,《致云雀》,由此及彼迁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峨日朵”是现在的青海北部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只能以“赎罪者”的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峨日朵雪峰之侧》初稿写于1962年,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以理智和清醒来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1.诗歌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意象?
太阳、雪峰、崖壁、雄鹰、雪豹(壮大)石砾、罅隙、蜘蛛(弱小)
2.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分别是什么?
所见:太阳入海、石砾滑坡、小蜘蛛所闻:一派嚣鸣所感:指节入石、鞋底渗血、默想快慰所想:雄鹰、雪豹为伍
太阳就要下山了,一位登山者终于到达了他的极限,虽然还没到登上峰顶,但是此刻,登山者疲惫极了,他小心翼翼将身子紧贴在陡峭的崖壁上,双手如铆钉一样紧紧抓着崖壁,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脚,鞋子早已在艰难攀爬中撕裂,脚也磨破了,先前,他竟然没有察觉脚上流出的血已经渗出鞋子,此刻他终于感觉疼得厉害。他决定了,今天就是这个高度了,他已到了极限。 站稳身子之后,他放眼望去,看见连绵起伏的雪山高大巍峨,气势磅礴;一轮落日照在雪峰上,苍凉壮阔。耳边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崩塌的山石轰鸣着落入脚下深渊。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登山勇士的所见所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
3.分析“蜘蛛”这一意象并思考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诗的最后,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4.为什么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时间因素:太阳要落下去了,光线暗淡,不便于继续爬行。环境因素:石砾不时滑坡,滚滚而下,往上爬不易。体力因素:自己坚持到一定程度,不容易再爬了。
1.云雀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欢乐、光明、美丽的2.全诗共多少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21节,4层3.为什么说云雀是诗人自我形象、诗人理想形象的载体?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 ,都向往理想世界不同:诗人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1、有感情地诵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体味诗歌的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
2、自主梳理和探究《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两首诗歌的主要意象与情感,填写下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8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pptx、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docx、致云雀-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3*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目标,认识作者,★作品,写作背景,自我诵读,诗歌赏析,名家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