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390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1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390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送东阳马生序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送东阳马生序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积累,整体感知,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一、文言积累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嗜( )学: 逾( ): 硕( ): 俟( ): 衾( ): 烨( )然: 叱( )咄( ): 皲( )裂: 媵( )人: 容臭( ): 负箧( ) 曳( )屣( ): 缊( ): 食( ):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①四支僵劲不能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3、解释古今异义词。①走送之 古: 今: ②趋百里外 古: 今: ③滕人持汤沃灌 古: 今: ④假借 古: 今: ⑤卒获有所闻 古: 今: 4、解释加点字。(1)余幼时即嗜学: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走送之: (4)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5)或遇叱咄: (6)负箧曳屣: (7)足肤皲而不知: (8)媵人持汤沃灌: (9)寓逆右备容臭: (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1)腰白玉之环: (12)无鲜肥滋味之享 5、翻译下列句子。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⑤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⑥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⑦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二、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 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 且 (用原文)。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 ② ③ ④ 3.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 ② ③ ④ 4.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书: 师: 衣: 食: 住: 行: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6、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用原文回答) 7.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 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三、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2、分别写出含有“书”和“勤奋”含义的名言警句各一例(4分)。(1)书: (2)勤奋: 参考答案1.略2. 通“肢”,肢体 通“披”,穿 3.古义:跑。今义:行走。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4.(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喜欢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3)走送之:跑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行加冠礼 更加 (5)或遇叱咄:训斥 (6)负箧曳屣:拖着(7)足肤皲而不知:冻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8)媵人持汤沃灌:热水(9)寓逆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11) 腰白玉之环:名作动,腰上佩戴(12)无鲜肥滋味之享:形作名,鲜肥的食物5.①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③行走在深山大谷中,深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④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⑤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 ,也不敢放松抄书。⑥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二、整体感知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 求学 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 勤 且 艰 (用原文)。2.①幼年抄书之艰②成年叩问之难③求师奔走之劳④住读生活之苦3.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②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④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4.书:无书。借书于藏书之家。 师:无师。趋百里之外。衣:缺衣。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食:少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四海为家。寓逆旅。行:不避艰辛。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自知。 5.对比。以此展现作者一心向学,“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6.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以中有足乐者7.以身说法,亲切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8.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对比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三、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1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类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