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的家园,通过本课开展的调查、交流、学习活动,学生能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本课也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基本性质,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空气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培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说学情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由于前面七节课的体验活动基本都已经做过,如果直接运用,重复的内容,学生兴趣度也不高。同时,本课要求掌握的目标又特别多,传统形式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情景。所以选择了火星这个更陌生且没有适宜空气的环境。在教师的引领下,趣味化的进行学习,借助五个微课片段,串联起故事,融入空气单元知识点,让学生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再进行资料补充学习,拓展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整个单元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整个单元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整理信息的重要性。
2.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大气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资源。
五、说教法和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学生空气的谜语。
2.学生汇报谜底。
3.教师提问空气有哪些特征呢?
4.学生根据经验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空气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课题)
6.学生交流讨论,并根据经验作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谈话引入,明晰学习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学习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2题,学习屏住呼吸的实验要求。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提供探究空气的教学课件,并提问:憋气20秒以上的实验,会有什么感受?
(2)学生根据要求完成憋气实验并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憋气20秒以上,会感觉难受。
(4)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找到动植物需要空气的证据吗?
3.实验后,教师总结: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需要空气来维持生命。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空气的分布。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有多少空气呢?空气都存在于什么地方呢?
(2)学生相互交流再汇报结果。
(3)教师总结: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2.单元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空气单元学习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以下多种方法探究空气的知识。
①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②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③用短文来介绍空气。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3)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指导。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以及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
七、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板书
空气的特点
空气是一种物质,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无色无味可感知,没有形状能占据空间。
可压缩,可扩张;有质量,但很轻;
热空气,会上升;会流动,形成风。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探究课。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空气的知识,知道了空气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这里我把实验目的的要求以憋气方式出现,使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地促进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内容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空气的知识,知道了空气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实例证明。
2.根据生活经历与所学知识,交流空气的特征以及对我们的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预设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火星旅行,想不想去?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和火星吧。板贴地球和火星图片
地球和火星表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空气,有没有同学知道叫什么?
预设:大气层。板贴
2.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有什么作用?
预设:生存,呼吸,呼吸需要氧气,二氧化碳。板贴
3.再看看火星大气情况(ppt出示火星大气情况)。我们这样可以直接去火星么?你的理由?你有什么办法?根据生成进行板贴。
预设1.需要宇航服,宇航服提供什么保护和支持?呼吸的氧气,温度,保护。
预设2.要用火箭,燃烧。
4.那我们就准备跟着探测器一起去火星了,去的路上,请解决这两个问题。
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设计意图:换一个陌生环境,让学生有新鲜感,利用宇航服完成大气层,呼吸等知识点的教学,缺乏氧气难以生存,可以说明空气是一种资源,在火星上属于稀缺资源。利用火箭,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二)、探索研讨:系列化微课,一一突破(预设25分钟)
1.播放微课1(大致内容:火箭发射,燃烧。探测器进入大气层,燃烧。着落时缓冲,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
刚刚你看到了哪些利用了空气的现象。
预设: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外加实物板贴。
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征或者作用?引导学生复习班级纪录表内容。
预设:缓冲,有弹性。压缩,占据空间。
2.探测器成功降落了,宇航员已经在工作了。播放微课2(大致内容:火星救援片段,宇航员遭遇风暴,撤退时主人公马克被击中,留在了火星,其余队员逃离火星。)
出现了什么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出现了风暴,沙子被风吹起来了。
其实地球上也有很多类型的风。ppt出示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图片。
风带来的都是坏处么?有没有好处?
预设:清凉,发电。复习前几课内容,板贴风力发电。
3.马克还活着吗?播放微课3(大致内容:马克大难不死,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刚刚片段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马克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那植物需要空气么?
预设:有需要和不需要空气的,分别说说理由。同学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植物怎么利用空气?
预设:初级要求植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部分同学会说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板贴,根据生成画箭头。
4.马克很高兴的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真的这么顺利么?微课4(大致内容:马克的居住舱爆炸,土豆全部死亡,存活时间大打折扣。)
马克遇到什么困难了?原因是什么?
预设:居住舱爆炸,土豆死光了。
爆炸,可能原因1:里面热,外面冷。蜡烛在里面,空气宝宝想往外流。(风的形成)
可能原因2:里面空气多,外面空气少,空气宝宝会想方设法往外流。(压强差,学生前概念。)
原因3:被风暴击中,出现破损。
5.马克只能度日如年的继续等待救援,能救援成功么?同样,带着这两个问题哦。1.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播放微课5(大致内容:地球派救援来,但救援出了点问题,最后利用空气进行推进,完成救援。)
刚刚观察到了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你能解释么?
预设: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推进,改变运动方向。
解释:空气能被压缩,流动,占据空间。根据生成适时板贴。
6.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地球。火星和地球,你更喜欢居住在哪里?你的理由?
预设:说明理由都可以,复习本课内容。
7.PPT出示大气污染图,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星际移民太不容易了,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爱护环境,绿色出行。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观看微课,发现微课中有哪些运用了空气的现象,结合学过的知识,尝试用科学用语解释本质特征,迁移应用。利用板画把每一个剧本的关键点贴出来,每一个关键点,解决一个教学目标,6个关键点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依次完成大气层,生物呼吸,燃烧,具有能量,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意识等本课目标和前七课已经掌握知识点的梳理。】
(三)、单元小结。(预设10分钟)
先集体梳理班级纪录表,把本课内容完善到纪录表上,完成单元班级纪录表。用不同颜色的资料进行梳理,明确每一课的任务。
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半结构的图表进行总结。
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从概括、 归纳、 整理的角度,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内容, 用多种形式总结提炼。】
(四)、课外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总结。
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如创作诗歌,打油诗,改编热门歌曲等。
(五)、小结
课外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总结。
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如创作诗歌,打油诗,改编热门歌曲等。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我认真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五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学状况。在这堂课中,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如:我将枯燥的联合国知识设计成知识竞赛的形式,把全班学生分成11个小组,采用抢答题的题型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得。能否占据空间
空间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量
是否会流动
空气
能
能
是
会
水
能
否
是
会
石头
能
否
是
不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说教材,说学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说教材,说学情,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说教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