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 下列有关孟德尔杂交实验及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B. 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C. 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再研究多对
    D.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 孟德尔曾用豌豆的花色性状展开实验,发现F1紫花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二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紫花产生配子时,因基因重组导致F2代的性状分离
    B. 上述现象属孟德尔研究所用“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
    C. 若对F1紫花进行测交,则一定要对该紫花植株去雄操作
    D. 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3. 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B. 孟德尔的双因子杂交实验F2代组合方式为9种
    C. 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显性现象的多种表现并不违背孟德尔遗传定律
    4. 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不可以用来模拟的过程是(  )
    A. 杂合子产生2种等比例的配子 B. 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5.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6.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图为纯合红花金鱼草与纯合白花金鱼草杂交实验过程,下列对该实验操作与解释正确的是(  )
    A. 杂交时须在母本开花后去除雄蕊,以防自花传粉
    B. F1出现粉红花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F2出现红花和白花属于性状分离
    D. 该实验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
    7. 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为3:1
    B. a1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
    C. 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
    D. 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
    8.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9. 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
    B. 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 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
    D. 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1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 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
    C. 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 D.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1.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可存在于同一个体内
    B. 甲、乙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甲、乙都有4个DNA分子
    D. 甲、乙都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
    12. 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13.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有(  )
    ①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②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
    ③纺锤体的形成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着丝点的分裂
    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14. 如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①②染色体的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成对存在的
    B. 图中①、②分别为X、Y染色体,二者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 图中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面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D. 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15. 下列关于人体X、Y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Y染色体可形成四分体
    B. 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C. 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D. X、Y染色体上有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
    16.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
    B. 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C. 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和ZLmZL
    D. 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
    17. 如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 B. C. D.
    18. 对比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个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都可以将性状遗传给后代
    B. 两个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C. 两个实验中均只有少部分R型菌被转化成了S型菌
    D. 两个实验均把转化因子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19.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20.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B. R 型肺炎双球菌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肺炎或小鼠败血症的菌株
    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出现在沉淀中,新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
    D. 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就可以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21. 如图表示某DNA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
    B. 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C. 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22. 下列关于 DNA 的分子结构与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苷和磷酸连接起来的结构单元
    B. A 与 T、G 与 C 通过氢键相连,这就是卡伽夫法则
    C. 每个 DNA 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 G+C=28%,则 DNA 分子中A占36%
    23. 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 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 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24. 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 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 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
    D. 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25.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 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26.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_____。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_____。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因型为______,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______,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7.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该细胞中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4)在图2 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用图中字母表述)______。
    28.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29.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科学家们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 ______ 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②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 ______ 中;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______ 。此后,孟德尔设计了 ______ 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后人把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
    (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 ______ ,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 ______ ,F1产生的雄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
    (3)遗传学家萨顿根据 ______ 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4)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遗传学中常用果蝇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______ (答出2点)。
    (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______ 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将 ______ 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 ______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A正确;
    B、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B错误;
    C、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再研究多对,C正确;
    D、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正确。
    故选:B。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解释、方法,能总结孟德尔遗传实验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2.【答案】D

    【解析】解:A、F1紫花产生配子时,因基因分离导致F2代的性状分离,这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上述现象属孟德尔研究所用“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的实验的实验现象,B错误;
    C、若对F1紫花进行测交,则可以对该紫花植株去雄操作,也可以对白花植株进行去雄操作,C错误;
    D、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D正确。
    故选:D。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方法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答案】D

    【解析】解:A、杂交亲本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孟德尔的双因子杂交实验F2代组合方式为16种,基因型有9种,B错误;
    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显性现象的多种表现并不违背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
    故选:D。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适用范围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能够熟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和发生的时间,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答案】D

    【解析】解:A、甲、乙所示的装置中只有Aa一对等位基因,所以能用来模拟杂合子产生2种等比例的配子,A正确;
    B、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能用来模拟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B正确;
    C、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装置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能用来模拟,能用来模拟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
    D、甲、乙所示的装置中只有Aa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能用来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装置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装置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5.【答案】D

    【解析】
    【解答】
    ​A、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正确;
    B、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说明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正确;
    C、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说明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明确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识记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6.【答案】C

    【解析】解:A、杂交时须在母本开花前去除雄蕊,以防自花传粉,A错误;
    B、F1出现粉红花是金鱼草红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为不完全显性的结果,B错误;
    C、F2出现红花和白花属于性状分离,比例为1:2:1,C正确;
    D、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该实验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D错误。
    故选:C。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杂交后代全部开粉花,说明粉色是杂合子(Aa),红色和白色为纯合子,假设红色是显性纯合子(AA),则白色为隐性纯合子(aa)。
    本题以金鱼草为素材,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数据比例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判断子代中粉红色金鱼草的比例。
    7.【答案】D

    【解析】解:A、Aa1自交后代为AA:Aa1:a1a1=1:2:1,由于a1逆转频率高,所以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为大于3:1,A错误;
    B、a1a1自交后代都是a1a1,由于a1回复突变早,逆转频率高,形成的斑块大,所以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B错误;
    C、a2a2自交后代都是a2a2,由于a2回复突变迟,逆转频率低,形成的斑块小,所以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C错误;
    D、回复突变早,则形成的斑块大;回复突变迟,则形成的斑块小,回复突变频率和形成的斑块数目成正比。根据a1a2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理论上约25%的果实具有小而多的红斑,约25%的果实具有大而少的红斑,约50%的果实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小红斑数量更多,D正确。
    故选:D。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型为a1a2的玉米植株自花授粉,如果不发生回复突变,则后代为a1a1:a1a2:a2a2=1:2:1。
    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题干信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子代的基因型,并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黄:褐:黑=52:3:9的转化,同时推出相应的基因型也是本题的难点。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说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_,褐色的基因型为Aabbdd。
    【解答】
    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的比例,可拆分为,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_ _ _ _,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的亲本组合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A、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翅脉雄蝇基因型是Bbdd,A正确;
    B、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
    C、由题中数据可知F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C正确;
    D、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
    故选:D。
    (1)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为判断亲本的基因型:若后代全为显性性状,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本均为杂合子;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亲本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若后代全为隐性性状,则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逐对分析法及其应用,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及计算子代的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0.【答案】C

    【解析】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即联会,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
    D、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D正确。
    故选:C。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D

    【解析】解:A、甲、乙分别是次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所以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体内,A错误;
    B、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甲中有4个DNA分子,乙中有8个DNA分子,C错误;
    D、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知:甲、乙都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B

    【解析】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B。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3.【答案】C

    【解析】解:①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①错误;
    ②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②正确;
    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形成纺锤体,③错误;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④正确;
    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的分裂,⑤错误;
    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⑥正确。
    故选: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场所
    真核生物各组织或器官的体细胞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及数目
    细胞分裂1,产生2个子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仍然是体细胞
    细胞分裂2,产生4个子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
    子细胞内染色体和DNA数目
    和体细胞相同
    是体细胞内的一半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一般不相同(基因重组,有的还牵涉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I期
    意义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相同点及联系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都有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都有染色体的平均分配现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答案】D

    【解析】解:A、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成对存在的,如X和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A正确;
    B、图中①、②分别为X、Y染色体,二者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图中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面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C正确;
    D、若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则该果蝇是有性染色体为X的卵细胞和性染色体组成为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即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如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①②染色体的放大图,①②为性染色体,其中①为X染色体,②为染色体,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Ⅲ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5.【答案】C

    【解析】解:A、X、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四分体,A正确;
    B、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生殖细胞中表达,B正确;
    C、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
    D、X、Y染色体上有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D正确。
    故选:C。
    人体体细胞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第1~22对为常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其中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而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解析】解:A、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A正确;
    B、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雄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雌蚕不结茧的比例,B错误。
    C、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C错误;
    D、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意可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家蚕为ZW,雄家蚕为ZZ.若L基因和L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不论L基因为显性基因,还是Lm基因为显性基因,只有雌家蚕不结茧或结茧,与题意不符合;而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说明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则雌家蚕不结茧基因型为ZLmW,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
    本题考查的是家蚕的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D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7的基因型为AA或Aa,Ⅲ-10的基因型为Aa,但他们婚配后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aa),说明Ⅲ-7的基因型为Aa,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故选:D.
    分析系谱图:Ⅱ-3和Ⅱ-4均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Ⅱ-4男患者的母亲正常,即“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据此答题.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熟练运用口诀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题干中信息“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作出准确的判断.
    18.【答案】D

    【解析】解:A、两个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的后代也都有毒性,故两个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都可以将性状遗传给后代,A正确;
    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
    C、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概率非常低,故两个实验中均只有少部分R型菌被转化成了S型菌,C正确;
    D、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思路是基本相同的,即把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分别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A.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所以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D错误。
    故选C。
    20.【答案】B

    【解析】解: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A正确;
    B、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B错误;
    C、由于32P标记的是DNA,所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出现在沉淀中,新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C正确;
    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去感染烟草,烟草叶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1.【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与②③不是同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所以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A正确;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
    C、①和②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
    D、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氢键的相对含量越少,其热稳定性越低,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其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氢键,⑤为A,⑥为G,⑦为C,⑧为T,⑨为碱基对。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答案】B

    【解析】解:A、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苷和磷酸连接起来的结构单元,A正确;
    B、卡伽夫法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A与T配对,C与G配对,但没有说明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错误;
    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含有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含氮碱基,因此每个 DNA 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
    D、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 G+C=28%,则 DNA 分子中G+C=28%,A+T=72%,A=T=36%,D正确。
    故选:B。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答案】D

    【解析】
    【解答】
    A、第三个细胞周期有一半细胞中染色体DNA分子全为新和成的,荧光被抑制;另一半细胞中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均为新和成,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一条DNA链是新合成的,能发出荧光,A正确;
    B、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比例为:×=,B正确;
    C、所有DNA分子都含有新合成的DNA链,所以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C 正确;
    D、母板单链占的比例为:,所以新和成单链被BrdU标记比例为:1-=,D错误。
    故选:D。
    【分析】
    (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2)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分裂期:
    主要变化:
    ①前期: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④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3)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后,中期两条染色单体在化学组成上有了差别,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均为新和成。因此T位全被Brdu代替,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一条DNA链是新和成的,所有只有一条链DNA中含有Brdu,形成的子细胞中半标记DNA:全标记DNA=1:1。
    (4)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后,细胞中,中期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均为新和成,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一条DNA链是新和成的;4条DNA链中三条为新和成,一条为母板DNA链;细胞中,中期两条染色单体,4条全为新和成的DNA链;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5)染色体荧光被抑制的比例为:;
    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比例为:×=;
    全部DNA分子都被BrdU标记;
    DNA单链被BrdU标记比例为:1-=。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24.【答案】B

    【解析】解:A、由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和“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可知: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正确;
    B、分析图示可知:a管中的DNA密度最大,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 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错误;
    C、b管中的DNA密度介于a、c管中的之间,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C正确;
    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B。
    解答此题需以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为切入点,从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a、b、c管中的DNA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b>c.由此推知:a、b、c管中的DNA依次为:双链均为15N标记、一条链为15N与另一条链为14N标记、双链都为14N标记,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5.【答案】B

    【解析】解: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①正确;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②错误;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核糖体中没有DNA,③错误;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④正确;
    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DNA分子每一个片段不都是一个基因,⑤错误;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⑥正确。
    故选:B。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6.【答案】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   aaBb矮茎腋花   Aabb高茎顶花   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   aabb   1:1   相同

    【解析】解:(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aaBb和乙Aabb杂交,子代中AaBb高茎腋花:Aabb高茎顶花:aaBb矮茎腋花:aabb矮茎顶花=1:1:1:1。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aabb。分别与甲、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
    故答案为:(1)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
    (2)aaBb矮茎腋花    Aabb高茎顶花    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
    (3)aabb    1:1    相同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若控制某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的表现型一致;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27.【答案】有丝分裂后期  a  4  次级精母细胞  b、d、e  a、b  b→a、d→c

    【解析】解:(1)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属于图2中的类型a的细胞。该细胞中染色体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为次级精母细胞。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4)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d→c。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后期   a    4
    (2)次级精母细胞
    (3)b、d、e
    (4)a、b
    (5)b→a、d→c
    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答案】   pr紫眼基因   0     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解答】
    (1)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Aru,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蝇dpdpRA-出现的概率为:。图中翅外展基因与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即直刚毛红眼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后代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aw,XSNWY,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焦刚毛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交,则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直刚毛红眼纯合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雄性均为焦刚毛白眼。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的概率为。
    (3)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灰体EeXWXw,EeXWY。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中红眼灰体E-XW-:红眼黑檀体eeXW-:白眼灰体E-XwY:白眼黑檀体eeXwY=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验证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XWXw,XWY,F2中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
    故答案为:
    (1)    pr紫眼基因
    (2)0   
    (3)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分析】
    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获得双杂合的个体,若其自交后代为9:3:3:1或其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也可以通过测交验证。
    29.【答案】遗传因子  配子(或生殖细胞)  随机的  测交  数量统计  遵循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解:(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②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此后,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据此总结出了分离定律。
    (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
    (3)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4)果蝇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
    (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由于DNA含有P,蛋白质不含P,蛋白质含有S,DNA不含S,所以可利用同位素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1)遗传因子    配子(或生殖细胞)    随机的    测交
    (2)数量统计    遵循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4)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5)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对结论的识记能力,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相关试卷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g/mL,【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大连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