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双鸭山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周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双鸭山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周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CHONPS生物甲43.576.2444.431.460.200.17生物乙55.997.4614.629.333.110.78A. 甲中的O含量高于乙,是因为甲中含水量高于乙
B.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组织中,甲所含能量少于乙
C. 乙的含磷量高于甲,是因为乙的ATP含量多
D. 通过N元素含量比较可推测,生物甲、乙分别是动物和植物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李斯特氏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 INIC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C. 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食物通过高温蒸煮可以减少人患脑膜炎的机率如图为生物膜上某生理过程,膜上蛋白质为ATP酶复合体,其主要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TP酶复合体分析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的ATP酶复合体主要存在于内膜上
B. ATP酶复合体既有载体的功能,又有催化功能
C. H+依赖ATP酶复合体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D. ATP酶复合体可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盐生植物,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中,需要液泡膜上相关载体的协助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C. Na+进入液泡的速率与细胞质中Na'浓度呈正比例关系
D. Na+进入液泡可以提高液泡的渗透压,促进水分进入液泡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根区低温处理会使甜瓜幼苗根系的琥珀脱氢酶(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的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和高温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二者的原理相同
B. 根区低温处理,对甜瓜幼苗根系对氧的利用无影响
C.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会影响甜瓜幼苗根系吸收离子的速率
D. 琥珀酸脱氢酶可以催化线粒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型有长翅(B)和残翅(b)之分,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不育的精子基因型是( )A. AB B. Ab C. Ab D. ab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是细胞信号的特异性组合。如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细胞生存必需的胞外信号组合是( )
A. A、B、C、D、E B. F、G C. D、E D. A、B、C如图为红花豌豆植株接受白花豌豆植株花粉的杂交实验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操作需在开花后进行
B. ②过程需等雌蕊成熟后进行
C. ③过程必须用透明的塑料袋
D. ④过程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粉的数量如图为人体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时期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C段的细胞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B. CD段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结果
C. BC段的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
D. E之后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3基因Ⅰ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分体时期,基因Ⅱ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会导致基因Ⅰ和基因Ⅱ分离
C. 基因Ⅰ和Ⅱ携带遗传信息不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 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XBXb和XBY的一对猫杂交,F1代雌雄猫自由交配,F2代中黄猫占( )A. B. C. D. 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化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自然界中S型细菌所有特征
B. 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S型肺炎双球菌出现说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D. 图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 )A. B. C. 1- D. 1-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碱基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B. 解旋酵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C. 子链与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 复制过程只能在细胞核内才能完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四个小桶中的小球代表的都是生殖细胞
B. 每次抓取后,小球还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并摇匀
C. 重复次数越多,统计数据越接近理论数据
D. 乙同学的操作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小麦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A. 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核糖体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例图。细胞中可能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已知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三个遗传系谱图中,可能是红绿色盲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Xb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其它精细胞的基因型有( )A. aY B. aXb C. aXbXb D. A三、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0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有机物,以供植物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图1为电镜下观察绘制的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在光照和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某种植物放在封闭温室大棚内,测得大棚中一昼夜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为 ______ ,这样可以附着更多的 ______ ,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光照条件下,结构②中形成的产物 ______ 能被细胞中线粒体消耗,光照条件下,结构④中酶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 。
(2)图2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时刻是 ______ 。BC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在这种条件下,从24点和0点时相比,植物体的干重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3)夏季晴朗天气的中午,大田作物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分裂过程发生的器官是 ______ ,由甲→乙属于 ______ 分裂,由乙→丁属于 ______ 分裂。
(2)甲、乙、丙、丁四个细胞中,存在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______ 。乙细胞的名称为 ______ 。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 ______ 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______ 细胞中。
(3)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CD段的有 ______ 。DE段的变化是 ______ 的结果。已知果蝇的眼色同时受位于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1所示。某同学对果蝇的眼色遗传进行了调查,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眼色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______ 定律,由图1可知,有基因A和基因B的果蝇的眼色为 ______ ,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共有 ______ 种。
(2)图2中的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______ ,3号个体基因型是 ______ ,4号个体基因型与3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 。3号个体和4号个体交配,再产生一个后代,该后代是无色眼的概率是 ______ 。
(3)如果让6号与7号个体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共有 ______ 种表现型;F1所有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______ ;若让9号与10号个体交配,则产生猩红色眼个体比例为 ______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科学地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将图中的字母正确排序: ______ 。
(2)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与HIV(一种RNA病毒)相比,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______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图中 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原料是 ______ 。子代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 ______ 上合成的,原料由 ______ 提供。
(3)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细菌混合,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后离心,测定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该过程应发生在图中 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如果在此过程后搅拌离心,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4)如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
(5)如果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保温,经搅拌离心后,测定上清液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是 ______ 。
A.一直上升
B.先升后降
C.先降后升
D.保持不变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在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科学地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甲是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示意图,将甲图中DNA分子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 ,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是 ______ 酶,其作用是 ______ ,据甲图可知DNA复制的特点是 ______ 。
(2)由乙图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 ,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图乙中9处氢键而打开双链,现在两条等长的DNA分子甲和乙。经测定发现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3)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某实验小组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继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甲图所示。请分析
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两条链的标记情况是 ______ 。
②将第一代(1)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丙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答题纸中标出,并注明比例。
③本研究使用了 ______ 技术和 ______ 法,从而成功的对DNA分子进行了标记和分离。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2.【答案】B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ABC
17.【答案】AC
18.【答案】BD
19.【答案】AD
20.【答案】
(1)类囊体薄膜堆叠 色素和酶
(2)O2 催化CO2固定和C3还原
(3)6点和18点 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增加 24点时(D点)容器内CO2浓度低于0点时(A点)CO2浓度(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总量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总量;光合作用总量超过呼吸作用总量)
(4)气孔关闭,影响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
21.【答案】(1)睾丸 有丝 减数
(2)甲、乙、丙 精原细胞 丙 丙
(3)丙、丁 着丝点分裂
22.【答案】
(1)基因自由组合 深红眼 4
(2)aaBB或aaBb aaBb或Aabb 0
(3)3
23.【答案】(1)d→e→b→f→c→a
(2)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e→b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 细菌
(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e→f 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4)搅拌不充分
(5)C
24.【答案(1)细胞核 DNA聚合酶 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新生DNA链上 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2)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甲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多
(3)①一条链含15N,一条链14N
③同位素标记 梯度离心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山西省平遥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周测生物试题(七)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长沙县九中高一上学期周测(一)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省双鸭山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周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