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第1页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第2页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含答案),共9页。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章节测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 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2、 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3、  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灿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___________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城濮之战4、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5、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6、 《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行为(    )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运用“五禽戏”帮助康复    D.参考了《本草纲目》7、 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8、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9、 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10、 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11、 右边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12、 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 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14、 有材料说一国“海船大的长20余丈,高出水面2.3丈,可载六七百人,装载物资可达500吨以上。”判断该国只能是三国中的   A. 魏国     B. 蜀国      C. 吴国    D. 晋国15、贾思勰与下列哪组人物是同一类   A. 孔子、荀子     B. 张衡、华佗    C. 管仲、商鞅     D. 屈原、贾谊16、 下面的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中,错误的是  (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220年刘备建立魏国A.①     B.②    C.③      D.④17、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18、 下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    B.长安    C.洛阳    D.建业19、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0、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 东晋 金      B.东汉 南宋 隋    C.蜀 东晋 隋    D.蜀  西夏 二、填空题(共10题)1、 .“草船借箭、火烧连营”这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出自赤壁之战中,这次战役发生在    年,交战的双方是          联军。结果是曹操战败,奠定     了的基础。2、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   ,东汉结束。第二年,刘备在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3、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国的丝织业兴旺,    行销三国。      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船队曾到达     ,加强了内地和     区的联系。4、 公元200年的_________之战和公元208年的______之战,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5、 他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6、 曹丕死后,大臣_____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最弱的_________首先被魏国灭亡。7、 公元200年的_________之战和公元208年的______之战,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8、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   ),蜀国的都城在(   )。9、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___一带;孙权在_______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明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________。10、 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三、简答题(共3题)
    1、 请回答:(1)此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3)在这次战役中有很多著名的成语,你能说出此图是什么成语,你还能说出哪些? (4)请再列举出与这次战役特点相同的我国历史上的另外三个战役的名称。 (5)这次战争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二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交战的双方分别是谁?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这场战役中为什么北军大败? 3、 一本连环画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率兵攻打曹操,身后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率军迎战,身后大旗书写“魏”字。这幅画符合历史真实吗?讨论回答出其原因。 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1、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请回答:(7分)⑴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3分)A      ;B      ;C     ⑵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1分)⑶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 阅读材料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三国演义》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材料二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D  3、 B  4、 D  5、 D  6、 D  7、 A  8、 B  9、 A  10、 C  11、 D12、 C  13、 A  14、 C  15、 B  16、 D  17、D   18、 A  19、 A  20、 C二、填空题1、 208 曹操 孙刘 三国鼎立      2、 220 洛阳 成都 建业3、 魏 蜀 蜀锦 吴 夷洲 台湾     4、 官渡,赤壁5、 张衡    6、 司马懿 蜀汉    7、 官渡,赤壁8、 曹丕   成都    9、 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 四川10、 福建 广东三、简答题1、(1)淝水之战(2)383年,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3)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4)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5)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 (1)南下统一全国。(2)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和曹操的军队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战术不得当;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许多官兵生病;曹操骄傲轻敌;南方军民的誓死抵抗等。(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3分) 3、 分析画面内容,就可以断定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从诸葛亮身后旗上字看,蜀汉国号汉,应是汉丞相才对。曹操身后旗更错,因魏建国时曹操已不存在。魏政权是他儿子曹丕建立的,曹操此时不可能再带兵迎战。四、材料分析题1、 (1)A .蜀   B .吴   C .魏  (2)官渡之战。(3)策略:联吴抗曹。实践: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成功地打败曹操。影响: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巩固有重要影响。2、(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魏蜀吴(3)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4)周瑜。诸葛亮。(5)官渡之战。(6)在战争中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最后大败。3、 (1)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2)“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