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并能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经历自主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获得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及计算方法。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长方体水槽、石头、橡皮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1)课件出示铅笔盒、魔方图片。师:这两个物体分别是什么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师:要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我们要知道哪些数据?生:长方体要知道它的长、宽、高,正方体只需要知道棱长。(2)课件出示数据。师: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生答,师板书: 揭示课题课件出示不规则橡皮泥、石头的图片,师问:你们能计算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吗?(生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小组合作,探索方法探究易变形的物体体积。师:(拿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生1: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再计算。生2:也可以把它捏成正方体,测量它的棱长再计算。师:这两位同学真善于思考,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通过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再利用我们所学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板书:不规则物体转化 规则物体) 探究不易变形物体的体积。(1)明确活动,组内讨论方案。师:(拿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它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生: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再计算。师:那怎样将不规则的石头转化成我们学过的规则物体呢?请各小组利用老师准备好的学具进行实验探究。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先组内讨论测量方案,再明确分工进行实验。记录测量的有效数据,完成实验活动记录单。完成后组内相互交流,并提前做好汇报准备。实验活动记录单 长/cm宽/cm高/cm体积/水的体积 放入石头后总体积 石头的体积 我们发现: (2)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成果,交流汇报方法。 监控: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三、运用方法,巩固提升1.小结:当容器装满水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2.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装了深为2分米的水,把一个实心铁球完全侵入水中,水上升到2.5分米。实心铁球的体积是多少?3.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 转化 规则物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课堂小结,知识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启发引导,探索新知,巩固知识,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分析与解答,达标与检测,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