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10《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时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总复习10《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时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
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
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除草施肥
C.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20度,夜晚25度
D.向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2]表示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C.答案为: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D.绿色植物通过过程[2]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我们应该( )
A.尽量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B.为了更卫生,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废旧电池有毒,应及时深埋
D.保护森林,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某同学参加科学体验活动时,记录了多种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项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关( )
A.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
B.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
C.用粗糙的瓦盆养花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温度变化为参照),设置了甲组与乙组的对照实验。在A~D四幅坐标图中,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是( )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能在黑暗处进行
B.过程①不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C.过程②只能在光下进行
D.过程①②不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
今年秋天,莱芜某村村民收获了一个重5.5千克的大地瓜,该地瓜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A.根的吸收作用 B.叶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花的贮存作用
今年年初,我市提出了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为此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如今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某同学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放在阳台上,甲盆每天大量浇水,乙盆4~5天浇水一次。一段时间后,甲盆天竺葵开始发黄落叶,而乙盆生长正常。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蒸腾作用,造成叶片受伤
B.造成土壤缺氧,影响天竺葵的呼吸作用
C.造成土壤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天竺葵的光合作用
D.造成土壤中矿物质缺乏,影响叶的生长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C.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水量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
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
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情况;
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
此实验不能验证( )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C.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二氧化碳
B.脱色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
C.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
D.实验前不需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取带叶的芹菜叶柄和去叶的芹菜叶柄,分别插入装有等量水的两只量筒中(如图),放在通风的暗室中一天后,两只量筒内液面高度出现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为( )
A.甲组叶片多,光合作用强
B.甲组叶片多,蒸腾作用强
C.乙组叶片少,呼吸作用弱
D.乙组叶片少,光合作用弱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该实验的结论是( )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部分遮光 ②滴加碘液 ③酒精脱色 ④取下纸片 ⑤照光 ⑥暗处理 ⑦显色观察
A.①⑤⑥④③②⑦ B.⑥①⑤④③②⑦
C.⑥①⑤③②④⑦ D.①⑤④⑥②③⑦
某同学为探究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该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是( )
A.两组的温度应相同
B.两组光照的颜色应相同
C.两组叶片的数量应不同
D.两组叶片的形状大小应不同
二、非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_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________,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____表皮。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________,②代表的气体为________。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________,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________作用。
(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_______,空气中含氧量将会________。
(4)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________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三、实验探究题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
\s 0 参考答案
答案为:D.
答案为:D
答案为:C.
答案为:D.
答案为:D.
答案为:A.
答案为:C.
答案为:A.
答案为:C.
答案为:B.
答案为:C
答案为:B.
答案为:D.
答案为:D.
答案为:B.
答案为:C.
答案为:B.
答案为:B
答案为:B.
答案为:A.
答案为:(1)蒸腾;气孔;下
(2)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呼吸
(3)上升;增多
(4)叶绿素
答案为:(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二氧化碳+水eq \(――→,\s\up11(光能),\s\d4(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呼吸作用
(4)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组别
植物
叶片数量/片
光照的颜色
温度/℃
甲
天竺葵
2
红
22
乙
天竺葵
2
绿
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训练10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文件包含第2课时合金ppt、合金的应用mp4、探究合金的熔点_mp4、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总复习01《认识生物及其环境》课时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总复习22《生物的进化》课时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