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明探源(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明探源(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明探源(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文明探源(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1)一、单选题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有(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②小国寡民是各国的突出特征③建立了统一的民主制国家④土壤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4.某校准备邀请一位学者做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省略号处的是( )A.陶片放逐法B.分封制与宗法制C.礼乐文明制度D.《十二铜表法》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B.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6.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A.纺织技术的起源B.青铜技艺的高超C.原始农业的发展D.商品交易的活跃7.下列地区原始屠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影响最大的是( )A.北京周口店人的洞穴B.北京山顶洞人的原始房屋C.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D.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8.在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应该是( )A.青铜器B.铁器C.铝器D.陶器9.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表现在(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②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③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④会磨制石器⑤懂得人工取火A.①②⑤B.①④C.②③⑤D.②④10.“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1.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 )①明白一些道理,懂得怎样选择、如何做事、如何为人②拥有驾驭自然界的力量和战胜疾病与自然灾害的力量③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④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提高我们的见识,提升我们的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下列关于民间口头传说与历史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间口头传说就是历史本身②民间口头传说反映了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③民间口头传说是历史文献的一种必要补充④民间口头传说能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13.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2年,请问他今年(2019年)多少岁( )A.75岁B.76岁C.77岁D.78岁14.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 )A.20世纪40~50年代B.20世纪50~6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5.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2015年)( )A.1571周年B.1572周年C.2457周年D.2458周年二、问答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材料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西方人称埃及是“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试【解析】为什么说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17.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宫”是否存在过?依据是什么?你能说出这个王宫消失的原因吗?三、材料分析题18.读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完成相关题目。(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A________流域,B________流域,C________流域,D________流域。(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四大人类早期文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大江、大河为这四大文明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3)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文明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后,成立了部落联盟,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2.C【解析】河姆渡在长江中下游,现在的浙江省,地理位置上属于我国南方。而元谋人和北京人还不会种植不符合题意,因此选C。【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可以利用排除法。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知识。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都存在等级制度,社会分化明显,都以农业经济为主,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共同点的理解。4.A【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文明成果,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文明制度是我国周朝的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时期创立的,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通过投票表决予以政治放逐以维护古希腊法民主制度。A项陶片放逐法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省略号处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古典文明的相关知识。5.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即考查学生对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了解,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故答案是B。【点评】掌握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6.A【解析】根据“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可知是纺织工具,故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A项纺织技术的起源是题干文物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信息“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即可。7.C【解析】为适应南方潮湿炎热的环境,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房屋是一种高于地面,具有通风、防潮性能的架空式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C项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居民。8.D【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半坡遗址”可知这个罐子可能是彩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D项陶器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9.C【解析】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C项②③⑤是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B【解析】元谋人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北京人的遗址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陕西半坡原始居民,浙江河姆渡原始居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掌握我国古人类的相关知识。11.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历史”概念的相关知识。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做到以史为鉴。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明白一些道理,懂得怎样选择、如何做事、如何为人,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提高我们的见识,提升我们的能力,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其中”拥有驾驭自然界的力量和战胜疾病与自然灾害的力量“则是我们学习自然学科才能获得的收获,而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正确答案为C。【点评】理解“历史”的相关概念。12.B【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的相关知识,从选项看,①项口头传说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但不等于历史,所以此项错误,用排除法得正确选项为B。【点评】了解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的方法,懂的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知道口述资料的类型作用等。1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因此民国32年,即为(1912+32-1)1943年出生,到2019年是(2019-1943)76岁。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民国计算方法,较简单。1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发生于1950年10月—1953年7月,即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元纪年的了解。15.C【解析】此题考查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点。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计算涉及跨公元前后的时间,与单纯的计算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有所不同,即必须在计算出的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如计算433年到2015年之间有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是433+2015-1=2457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这里之所以要减出一年是因为公元纪年不设公元0年,不能按照数学上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间。故答案选C。【点评】掌握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二、问答题16.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是埃及惟一的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埃及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建立了几十个小国家,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统一。在尼罗河的养育下,古代埃及人民发明并使用象形文字,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文明和尼罗河关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是埃及惟一的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埃及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建立了几十个小国家,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统一。在尼罗河的养育下,古代埃及人民发明并使用象形文字,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和尼罗河关系的理解。17.存在过。有考古发掘为证。原因:可能是地震、海啸、战争等因素。【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米诺斯王宫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宫”存在过,有考古发掘为证。米诺斯王宫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地震、海啸、战争等因素。【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米诺斯王宫的识记。三、材料分析题18.(1)尼罗河;两河;印度河与恒河;黄河与长江(2)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温暖的气候等。(3)中华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的分布以及大河孕育古代文明的原因。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观察地图,不难认出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和恒河流域,D黄河和长江流域。大河孕育古代文明的原因大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温暖的气候等。四大文明中延续至今的是中华文明【点评】本题掌握古代大河文明的分布以及大河孕育古代文明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综合练习卷(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不同类型的城市(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明探源(3)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