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19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15373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苏洵-关键词,历代统治者励精图治,秦国是如何灭亡的,一苦一乐形成对比,失去强援,不能独完,不赂者以赂者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苏唐宋八大家散文成就认墨为糖焚稿奋发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思考:秦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不施行仁义政策,形成民怨
秦国的崛起、兴盛、衰败都有很多人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可见秦朝的国运变幻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那么苏洵为什么另辟蹊径的从六国的角度来思考这段历史呢?目的是什么?
六国被分成了哪两类?他们的结果是什么?
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2、第二段从哪个方面来论证分论点?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重用谋士,礼贤下士,团结一致。
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翻译正确的一项( )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D.虽然如此,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可怜焦土 ⑥朝歌夜弦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剽掠其人:抢劫、掠夺 六国互丧:交互、相继B.而望幸焉:有幸 始速祸焉:使……快速C.使负栋之柱:背负,承担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D.秦人不暇自哀:来不及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8.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翻译:(我)才得以怀着悲哀(向死者)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准备好应时的鲜美食品作祭品。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翻译:有人问:六国互相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而灭亡。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翻译: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物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因为宠幸伶人吗?D.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如今的画家却是一节一节地画出竹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做)哪里还有完整的竹子呢?
9.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B.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C.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D.“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朗读,字音字形,第壹段,第贰段,第叁段,第肆段,第伍段,第陆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背│景│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文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强楚大齐富,有的人,保全形做动,判断句,它的实际数量,丧失的土地,最担心,祖辈父辈,以至于,坚持正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