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展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 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可能性

    16、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
    17、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8、(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9、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20、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2、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4、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5、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6、公式:
    多边形
    面积公式
    面积公式的变式
    说明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S正=aXa=a2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

    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S长=aXb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平÷a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三X2÷a

    梯形
    梯形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S梯=(a+b)X2
    已知:梯形的面积与上下底之和,求高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

    组合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两种或三种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进行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面积减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27、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3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2、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3、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34、不封闭栽树问题:
    (1)一条路的一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
    已知间隔数,树的棵树,求路长。路长=间隔数×(树的棵树-1)
    (2)一条路的两边两端都栽树=(路长÷间隔+1)×2
    (3)一条路的一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
    (4)一条路的两边两端不栽树=(路长÷间隔-1)×2
    (5)锯木头时间问题:锯一段木头时间=总时间÷(段数-1)
    35、封闭图形四周栽树问题:栽树棵树=周长÷间隔
    36、鸡兔同笼问题:(龟鹤问题、大船小船问题)
    (1)算术假设法1:假设几只都是兔子,(都是脚多的兔子),先求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脚数)÷(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算术假设法2:假设几只都是鸡,(都是脚少的鸡),先求兔子的只数
    兔子的只数:(总脚数-总头数×2)÷(4-2即一只兔的脚数减去一只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兔子的只数
    (2)方程法:设兔子有x只,则兔子脚有2x只。那么鸡有(总头数-x)只
    根据“兔子脚+鸡脚=总脚数”列方程解答先求兔子只数,再算出鸡的只数。
    即:4x+2×(总头数-x)=总脚数
    解 4x+2×总头数-2x =总脚数
    4x-2x+2×总头数-2×总头数=总脚数-2×总头数
    2x=
    X=


    补充内容:观察物体

    36、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习惯上我们从左面、正面、上面看 ,把这三种视图统称三视图)
    37、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
    (1)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度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3)要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8、数字编码: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省;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大地基乡投递局)
    (3)身份证18位:第7至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性别,单数-男,双数-女
    (4)根据卡号信息、运动员编号信息、门牌信息填写编码规律。






    下册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 奇数+、- 偶数=奇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6、最大、最小
    A的最小因数是:1;
    A的最大因数是:A;
    A的最小倍数是:A;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30=2×3×5)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9、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
    用12和16来举例
    1、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的因数有:1、12、2、6、3、4
    16的因数有:1、16、2、8、4
    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6的倍数有:16、32、48、…
    最小公倍数是48
    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
    2×2=4(相同乘)
    最小公倍数是:
    2×2×3×2×2= 48(相同乘×不同乘)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不同点


    长方体
    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
    6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贴墙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2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 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 = 1dm3 1ml = 1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排水法的公式:
    V物体 =V现在-V原来
    也可以 V物体 =S×(h现在- h原来)
    V物体 =S×h升高
    8、【体积单位换算】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长度单位:
    1千米 =1000 米 1 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4、分数与除法
    A÷B=A/B(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 例如:4÷5=4/5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