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堕落(duò) 奠定(diàn) 戛然而止(gá)
B.反诘(jié) 蕴藻(zǎo) 腈纶(jīng) 怒不可遏(è)
C.赋予(yǔ) 两颊(xiá) 襁褓(qiǎng) 天衣无缝(fèng)
D.踱步(duó) 迂回(yū) 蓦然(mù) 挑拨离间(j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皎洁 扶植 震耳欲聋 出类拔萃
B.晦暗 阻碍 暴风骤雨 五彩斑斓
C.雄辩 挑剔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D.偏僻 家醅 轻歌慢舞 霓裳羽衣
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百年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D.他个性软弱,明明是对的,一有人反对,就无法理直气壮。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1)修改①
(2)修改②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 ,主要用了 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
(2)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 ,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心情的句子是“ , ”。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蛹,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8.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某校八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三则关于家规的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训子孙文》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3)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10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10.诗中意中人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14题。
【甲】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选自《柳宗元集》)
注①龂龂:争辩的样子。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B.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C.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D.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B.诣太守,说如此 诣:拜访。
C.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故:缘故。
D.无以利世 利:利益。
1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在“土地平旷”“阡陌交通”的地方,他们与世隔绝,过着一种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随渔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终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宁武子“邦无道则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作者认为他们都是聪明睿智之人假装愚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愚蠢。
D.两文都写到了小溪周边的景物,前文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后文以“愚”为线索,两文均以描写和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超然物外之志。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骊 尘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时间已经过了十几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由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杯,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我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
15.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6.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2)一直蒙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17.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18.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
19.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22题。
材料一 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学校教育满意率
在线教育满意率
课堂参与度
84%
32%
课堂体验感
76%
37%
学习自主性
79%
45%
学习效率
88%
27.5%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教育。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材料二 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优化教师教学。
2.构建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中心”依托5G技术及NR、AR技术,虚拟教室空间的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完全沉浸式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陆后从互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精准性。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计算机会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精准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后,即可点击听课。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精准化在线教育的服务。
3.利用全市“人人通”智慧教育共同体平台,构建联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大平台,将家庭、学校紧密关联起来,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未来学习形态,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
(节选自《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材料三 “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学习中心·同步作文”平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参加活动的五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文,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参与活动的学生反映,这种网络作文的方式,在学习的多样化和精准性方面,与传统的作文学习相比有更大的优势。
(摘自某网络媒体新闻报道)
20.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知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后,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B.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C.智慧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师教学、方便家校沟通。
D.“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由老师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不同效果。
B.材料一“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中的“目前”,可以去掉,不影响文意。
C.三则材料对传统教学与智慧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D.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智慧教育新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必将取代传统教学。
22.小玲因为感冒无法去学校上课,请你根据材料二为她完成“在线学习流程图”的设计,方便她在家学习。
在线学习流程图
三、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600字以上;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期末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A项,“戛”应读“jiá”。C项,“颊”应读“jiá”。D项,“蓦”应读“mò”。
2.D 解析“轻歌慢舞”应写作“轻歌曼舞”。
3.B 解析“目空一切”的意思是“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4.解析第①句,缺少主语,“通过”和“使”在两个分句前面,句子就没有语法意义上的主语了。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先“增长人的知识”,再“提高人的修养”。
答案(1)把“通过”或者“使”删去。(2)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5.(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动作 (2)保尔在砖瓦厂藏枪;中尉找枪。
6.(1)萧萧班马鸣 (2)纵我不往 (3)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4)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6)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7.示例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8.(1)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示例① 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② 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约”字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应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二、阅读理解
9.托物起兴(比兴手法)。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10.营造了缥缈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11.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作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根据对句意的理解,“愚溪之上”理解为“(我在)愚溪之上”,与后面的“买小丘”二者之间应有停顿,据此排除了A项和C项;“又买居之”承接上文,中间无须停顿,由此判断B项正确。
12.D 解析D项中“利”是使动用法,理解为:使……得利。
13.D 解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联系具体的内容看,两文都写了小溪周围的景物,线索分明,然而,《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愚溪诗序(节选)》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之情。因此,D项中“表明作者的超然物外之志”的说法是错误的。
14.解析(1)中,“向”是古今异义词,理解为“先前的”;“志”理解为“做记号”。(2)中,“是”理解为“这,这条”,“家”理解为“安家”。
参考答案(1)(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2)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答题格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中人物是“我”,情况是中考没有考好,事件是努力学习,结果是成绩提高了。
参考答案写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写“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
16.(1)“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未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2)“割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经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后信心骤增的心理。
17.示例A.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衬托出“我”中考失利后伤心、失落、沮丧的心境。B.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高考成功后喜悦、激动、兴奋的心情。
18.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衬托出“我”的勤奋刻苦。如果删去,“我”为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执着就表现得不充分。
19.运气往往是为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准备的,越是努力,运气越好。
20.C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从材料一“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可知;B项,由材料一结论部分可知,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D项,“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有误,材料三有“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
21.C 解析A项,材料一运用了画图表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不同效果,图表中主要是用数字来表明不同,因此说明方法有画图表、列数字、作比较;B项,“目前”一词表明这种现状只是当前状态,说不定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两者会颠倒过来,用“目前”限定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会影响文意;D项,“必将取代”有误,未来说不定会取代传统教学,目前说还为时过早,因为二者的差距现在从材料来看还有点大。
22.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 自主选择微课学习资源
三、写作
23.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0),共9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7),共7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