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音乐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点歌台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点歌台教学设计,共5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第一 、二 课时 《我们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作品。 1953 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第三首,被选入“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歌曲是一首单乐段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单乐段歌曲,由不规则的三个乐句组成,旋律优美、流畅,独具特色。全曲共有六处弱起小节,其中两处是在强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使人产生美感。
第一乐句五小节,是从弱起开始,紧接着又将第二小节第二拍的音延长到第三小节的第一拍上,形成了第二次弱起小节。
第二乐句前两小节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后面与第一乐句的节奏不同,还延长了一个小节,为第三小节的弱起做准备。
第三乐句与前两乐句有变化中的统一,是这首歌曲最突出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 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 1953 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 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 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 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 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
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 3 53 ”,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 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 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 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
7. 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的有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
( 1 )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 2 )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 3 )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 4 )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 子并演唱。
( 5 )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 6 )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 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 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3. 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教学反思: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学生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田野的美景。学生们在情景、情感、情绪上有了较好的感觉与感受,在接下来的节奏、唱歌、创编、表演等教学中,学生会很好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有两处出现了小问题,第一处是,第一乐句的结尾的最后一个音田野的“野”字,只要唱一拍,但是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往往会拖拉,造成节奏的拖拉,影响了下面的演唱。还有一处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的开头,“无边的稻田”的“无”字唱的时候出现偏快的现象,这两处问题出 现后,经过听唱、看唱(配合老师的指挥动作),最后学生就掌握了,弱起拍的演唱掌握的还可以。通过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单单让学生唱唱、说说、讲讲,是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歌曲的音域较宽,对学生的演唱的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艺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演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 三、四 课时 《螃蟹歌》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为 2/4 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学习歌曲并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教学目标
1. 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
2. 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
2.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今天,我们首先举办一个“动物联欢会”,希望同学们积极扮演角色,大胆表现自己,为我们的联欢会增添更多的欢乐。
1. 欣赏《大象》动画。
2. 学生随画面自由模仿动作进音乐教室表演。
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1. 描述动物特征。
教师:同学们表演得好极了,大家都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各种小动物的特征,不说出它的名字就能让我们知道你表演的是谁?哪位小朋友说说你扮演的小动物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带上老师的头饰表演一下。
2. 复习歌曲。
教师:欣赏《在动物园里 》动画,同学们能不能唱唱跟这些动物有关的歌曲?
(学生自由演唱,可以演唱每首歌曲的一两句歌词。)
教师: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首前节课学过的大家非常喜欢的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活泼……
3. 讲解情绪的重要性。
教师:欢快、活泼只是歌曲情绪的一种,那么同学们还学过其他情绪的歌曲或乐曲吗?每首歌曲或乐曲由于情绪的不同,我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态都不一样,可见情绪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乐曲听辨)
三、引入课题
1. 轻松导入。
教师:刚才开“动物联欢会”时,老 师观察大家所扮演的动物大都是和陆地有关,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
2. 相关文化介绍。
教师:大家都喜欢螃蟹,不仅是因为螃蟹味道鲜美、而且长相非常有趣滑稽。那么谁能来介绍你所了解的螃蟹、并表演螃蟹的动作呢?
螃蟹大多横行,因而被人们称为“横行介土”,这在动物群类中是独一无二的。螃蟹的头胸部两侧具有五对胸足,除第一对为螫足外,其余四对为步足。由于步足的关节只能左右移动,所以只得靠一侧步足侧向推进,另一侧步足趴地而横行了。虽然螃蟹具有坚硬的外壳和强壮的双螫,可以对敌 人发动进攻,但是鹭鸶也有一套很好的办法对付它们。它们俩有时还打得不分上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四、审美体验
1. 欣赏《螃蟹歌》动画,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
教师:同学们都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歌曲描写的内容和歌词的方言特点上。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般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还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2. 聆听歌曲《螃蟹歌》,感受歌曲描写的有趣内容。
3. 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教师(或请会四川方言的学生)讲解,学生学读歌词, 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 ( 注:“哥”方言读 guo 、“脚”方言读 jiuo 、“个”方言读 guo 、“壳”方言读 kuo 、“河”读 huo 、“只”读 zi 。 )
4. 聆听《螃蟹歌》伴奏,教师与学生以接龙形式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音准确,尽量读出四川的方言特点,体会歌词的诙谐、滑稽,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5. 《螃蟹歌》歌曲学习。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语言对民歌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歌曲的旋律更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
( 1 )教师弹琴,学生用 “ Lu ”哼唱旋律。
( 2 )学生随琴慢速唱词,用四川方言重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教师随时指导学生掌握好本首歌曲的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 3 )一边唱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三段歌词的含义。
( 4 )歌曲处理: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唱才能使这首歌曲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呢?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后进行歌曲处理,哪组的建议好就采用哪组的建议。(然后教师给予汇总:第一段用夸张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平稳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着急求饶的 语气演唱。)
( 5 )学生完整地随《螃蟹歌》伴奏带演唱,准确地把握好演唱歌曲的度。
( 6 )学生活动:学会歌曲后可采用三种形式演唱歌曲: A 、师生分段接唱; B 、男女生分段接唱; C 、分组分段接唱。
五、想象表现
教师:刚才我们唱的是发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好吗?全班分成三组,每一组推荐一名小组长,分配角色,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以加入旁白等。
1.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好角色进行排练:一人扮演螃蟹、一人扮演大鸟,设计好符合歌曲情节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声音好的学生随着伴奏带演唱。再选出一人设计旁白在前奏和间奏之间加入。其余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铃、铃鼓、响板、木鱼等等)进行伴奏。
2. 小组汇报表演。
3. 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
六、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看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螃蟹。它除了好吃,形象滑稽外,你们知道它还有什么作用么?有资料说明,螃蟹的壳磨成粉可以治病,对眼睛、心血管等都有好处,当然这得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下节课把资料带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另一 种滑稽诙谐的音乐,是不是很有趣?并且还能用自己创编出的动作来表演、用自己配的节奏来伴奏。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敢想敢创的精神,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快乐成长。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总是想让学生学的快一些多一些,就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所以学生的节奏总是掌握不扎实,导致每次在读歌词时都是我在教,并没有起到教师时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作用。还有就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不但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在这方面我总是忽略学生的存在,只想着怎么样让学生去适应教材,并没有做到活学活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改变或许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去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学生因素才能上好一堂课。常态课堂更是如此。
第 五 课时 欣赏课《苗岭的早晨》
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 1975 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 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 .了 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 .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的第二乐段,感受其音乐中的欢快。
教学方法:
1 、 通过音色对比初步感受小提琴和口笛音色的不同。
2 、 通过体验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填词卡。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谁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今天我们就要到其中一个民族去探访。
2 听音乐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
(播放《苗家儿童庆丰收》教师跟音乐律动。)
3 介绍苗族
苗族主要聚集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
而贵州的苗岭,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区所以得名。(出示图片)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会在闲暇时聚在一起,跳舞唱歌,高兴时还会边劳动边唱歌。(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
二、 欣赏
1 、 简介乐器: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出示:小提琴图片)师:西洋乐器中的小提琴音色华美,音域宽广,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所以经常作为独奏乐器来演奏。
(出示:口笛图片)师:口笛是笛子演奏家俞逊发用短竹管发明制作而成的。
听辨:哪段音乐是小提琴演奏的,哪段是口笛演奏的?(播放两遍用不同乐器演奏的第二乐段的第一主旋)
2 、 完整欣赏:
( 1 )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苗岭的早晨》,边听边想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中出现了几种情绪?
小提琴演奏,这首乐曲先是优美抒情的旋律,后旋律转为欢快跃动,最后又回归优美,所以音乐可分为三乐段。
3 、分段欣赏
( 1 ) 第 一段
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的节奏是怎样的?(鸟鸣,山林。)
这一段开头的旋律富有苗族飞歌的特色。
苗族飞歌是一种山歌体裁,它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
让我们跟着音乐也来互相邀请吧。
用“啊”随音乐演唱开头部分。
( 2 ) 第二段
听一听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的关系是怎样的?(重复、对比)
乐曲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场面?速度与节奏是怎样的?
再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一段的旋律演奏时音区有什么变化?展现了怎样的旋律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
多么欢乐的场面,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参与音乐?(小组准备并练习)
唱歌:为学生准备好部分歌词,请学生填写并演唱。
伴奏: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跳舞:为音乐编一个舞蹈动作。
劳动:用道具锄头表现苗族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小组展示
( 3 ) 第三段
听一听第三段音乐与哪一段相似?
第三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音乐最后又把我们带回那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4 、再次完整体验音乐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苗岭的风光,体验了苗族人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再听一遍《苗岭的早晨》,请你将在这节课的收获、感想或问题,用一句话写在纸上。
三、 拓展:
苗族人民勤劳善良,聪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们知道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阿幼朵就是苗族人,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由阿幼朵用苗语演唱的《苗岭飞歌》。
教学反思:在听赏《苗岭的早晨》教学中 , 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爱动 , 想象力丰富等特点 ,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体,重在欣赏。
具体表现为:课始,不告之作 品名称,作者情况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但在教学中,有一个学生竟然根据音乐讲出了一段发生在苗家山寨的故事 , 从苗岭的早晨一直讲到苗岭人们白天的生活 , 他们的名俗等 , 这些虽与我要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音乐背景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同学听得认真,而我也觉得很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第 六、七 课时 《给未来一片绿色》
教材分析:
1、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
2 、 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老师带唱歌曲。 歌曲主体部分为 4/4 拍、中速,几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
1、 学会演唱多声部歌曲的方法,合唱声音的和谐、力量的均衡、休止符的演唱
2、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3、 使学生增强对绿色家园的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
1 、用和谐圆润的声音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 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 、弱拍起节奏,休止符的处理。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老师给大家描述(关于空气污染,森林被大量砍伐,许多绿洲变成沙漠的画面 ) ,同学们,你希望我们未来的地球是这个样子?
2 、学生回答其感受。
(三)初听歌曲,体验感受歌曲
1 、完整聆听歌曲,学生谈一谈初听歌曲的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学生回答。
2 、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
师:歌曲为何能把人带入诗一般的意境,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足迹去寻找答案。
3 、复 听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旋律、速度特点(学生随录音模唱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打节拍感受四四拍的特点)
速度:中速稍慢
旋律:流畅、抒情、婉转
情绪:优美、抒情
演唱形式 : 领唱、二部合唱
(四)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1 、随琴唱旋律,并找出难点,用对比的方法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
2 、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感并了解歌曲结构 .
A 部分 :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旋律婉转优美。
B 部分 : 你一言,我一语在讨论,旋律比较活跃。
C 部分 : 得出肯定的结论,旋律较肯定。
3 、学生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
(师教学生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让学生指出学习的难点,逐个解决,让学生自主学习)
4 、用自己喜爱的演唱形式唱歌曲,找出个别学生领唱,其他齐唱。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歌曲的绿色仅仅是绿颜色的含义吗?留一个生命的春天的含义,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永远拥有春天?
(五)拓展延伸
1 、聆听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 . 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进一步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主题。
2 、再次完整演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
教学反思:首先,这首歌曲的速度很缓慢,学生初次聆听以后,没有很强的学习兴趣。然后是这首歌曲的休止符很多,学生刚开始很难唱,尤其是后起拍,而且二声部部分也很难唱。我就试着用下面这种教学:第二遍开始跟唱录音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谱,在唱二声部的时候,第一遍唱第一声部,第二遍唱第二声部。通过唱歌谱,学生把休止符记住了。在唱歌词的时候也是第一段歌词唱第一声部的旋律,第二段歌词就唱第二声部的旋律,这样就把两个声部的旋律都学了,再把二声部合起来演唱,这样学生好像感觉唱 二声部也没有很难,感觉简单一些。还有,要给这首歌曲分段,先学 A 段,再学 B 段,这样学生学歌的速度会快一些,老师多用钢琴伴奏。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可以把歌曲的速度稍微加快一点,学生唱起来会好唱一些,等歌曲的旋律都学会以后,再根据歌曲的速度、情感的要求再进行演唱。
第 八、九 课时 《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 、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确八度等大跳音程;感受、想象及表现众多音乐元素刻画的生动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 、导入
师:同学们,自然界的天气是千变万化的,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天气吗?(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听这是哪种天气?教师模仿各种声音
2 、节奏练习
师:原来是打雷下雨了,老师可喜欢雨了,你们模仿的雨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条雨的节奏。谁能把它拍出来吗?(老师画出学生拍打的节奏)你们看这条节奏和上面那条有什么不同?(有八分休止符、小花伞)小花伞把雨挡住了,所以这个地方的雨声就要停一下,当我们拍到这里时,做一个撑伞的动作,挡挡雨,谁来试一试?
3 、初听录音
师:听,雨中传来了美妙的歌声,歌里在唱什么?
3 、揭题
师:你从歌里听到了什么 ?( 生讨论回答 ) 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肩并肩一起走回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4 、师范唱
师: 现在老师想来唱唱这首歌,你们想不想听呀?听完后,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
5 、再听
师:如果觉得我唱的好听,能不能给我一些掌声啊,谢谢大家,谁来说说你听完后的感受,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那你是怎么感受到这种欢快情绪的?我们再来感受一次,你可以用头或身体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6 、朗读歌词
师:欢快活泼的旋律和诙谐有趣的歌词给我们带来了欢快的感受,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和动作来把歌词读一读吧。读的时候注意把字咬清楚。
7 、模唱旋律
师:那你们想不想来唱一唱这首欢快的歌呢?我们就模仿雨滴的声音“哒”来模唱旋律吧。
8 、 唱歌词
a 、学唱 1 — 15 小节
( 1 、)分析比较前半部分
师:现在我们看看歌曲的前半部分,这段曲调它由两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看,每个乐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 ? ( 1 、 3 乐句开始音相同,后面呢,有变化、二、四乐句开始音相同相同,后面有变化,这种有重复也有变化的创作手法叫做重复变化)那它们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 ? (一、二、三句后面都有两个四分休止符)歌声遇到四分休止符后要停一拍,你们看四分休止符下面有什么?
( 2 、)随乐踩水花
师:歌里三个小朋友,在雨中快乐的行走,不时停下脚步,玩起了踩水花的游戏,我们也跟着音乐来踩踩吧。不要踩得太重哦,水花溅的太高,会把衣服弄脏的。
( 3 、)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 1 — 15 小节歌词。
师:我们带上歌词把前半部分唱一唱吧。
难点教唱
0 3 5 | 4 4 4 | 4 3 2 | 3-- | 30
三双 脚 丫丫 a 同 步 走
师:这条旋律第三个小节的节奏你们认识吗?这叫做切分节奏 x x x 切分节奏,这里还有一根延音线,它把上一个小节的 4 延续到了这个切分节 奏里,当我们唱这个切分节奏里的 4 时我们先用歌词丫的韵母 a 来代替,(师生唱)现在我们把歌词丫和后面的韵母 a 加上延音线连起来唱。
( 4 、)再次演唱
师:我们再完整的吧这一部分唱一遍吧。
b 、学唱后半部分
(1) 生唱前半部分的歌词,师唱后半部分。
(2) 分析比较后半部分
师: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吗?每句前面都出现了休止符,旋律都从弱拍或后半拍开始,这种起拍叫弱起。
(3) 连续的附点
师:这部分的第一乐句当中有一个符号出现了很多次,你们能把她找出来吗?它就是附点音符,附点音符连续出现在歌曲中起什么作用呢,
先听听没有附点音符的旋律,现在加上附点音符再听听,附点音符连续出现在歌曲中起什么作用呢,使旋律变得很欢快,(师唱),你们也来唱一唱吧。
5 1 | 3. 2 3 .2 | 3. 3 2 3 | 0 5 1 | 2.1 2. 1 | 2. 2 1 2 |0
哒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同学们你们特别高兴的时候表情是怎么样的? (笑)特别高兴的时候怎么笑,谁来笑一个?哦,肯定是笑特别高亢,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的,现在我们打起精神,身体坐直,保持呼吸通畅,面带微笑,眉毛上扬,把声音放在高位置,从眉心传出来。
(3) 用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曲调。
难点教唱
这一句当中出现了我们前面见过的八分休止符和小花伞,唱到八分休止符时,我们撑一下伞,让歌声停一停
3 5 | 1 1 | 0 4 4 4 | 4 5 4 | 3 2 3 | 3 — ||
雨 伞 下 面 嘻 嘻 哈 哈 笑 个 不 停 口
装饰音。
这句第四小节中还出现了一个小符号,他叫下滑音,演唱时向下滑动,起到装饰音符,加强语气的作用。
9 、演唱整首
10 、讲解符号
课件:反复记号
师:唱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特别的小符号呢?你认识它们吗: | | 它叫从头反复记号,我们遇到它时就要从头反复再唱一遍。它的周围还有两所小房子,
第一遍唱第一个小房子里的歌声,第二遍时跳过第一个小房子唱第二个小房子里的歌声。
11 、唱第二个小房子的歌声
12 、完整演唱歌曲
13 、处理歌曲
同学们,歌里的孩子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欢快、有趣的 心情)现在我 们带上欢快的情绪在来唱唱歌曲,注意身体坐直,保持呼吸通畅,面带微笑,眉毛上扬,把声音放在高位置,从眉心传出来。那雨伞上滴滴答答的雨声和雨伞下同学们嘻嘻哈哈的笑声相比,哪个强哪个弱?最后一句我们可以加上什么强弱变化吗?
14 、表演歌曲
( 1 )编创
同学们,放学回家咯!哎呀,突然下雨了,老师这里有一些伞,可是不多,怎么办呢?好,你们就三个人撑一把伞,在雨中唱起来,跳起来吧。(歌曲伴奏)
( 2 )、展示
咦,那里走来三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学生上来表演)。
三、小结
在音乐中,师生一起出教室 同学们,我们撑着伞,搭着肩膀一起走回家吧。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开始就设置了谜语,导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听辨声音”打下了基础,在听辨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听、想、谈的方式层层叠进,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家有个初步印象。通过学习、感受《一把雨伞圆溜溜》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孩子们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感受情绪。在动中发展想像,在动中愉悦了身心。是音乐让孩子从心灵深处体验到家中的温暖。
第 十、十一 课时 《校园的早晨》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两首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旋律优美动听。结合歌曲的教学,可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多了解、听赏一些曾在上世纪 80 年代流传,而现在也仍然在传唱的校园歌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一些健康、向上的经典歌曲,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和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理想。
2 、初步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指导学生用圆润的轻快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 、做二声部合唱的准备,认识一个升号的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中的 两个十六分音符和一个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聆听《校园的早晨》
1 、教师导语:同学们,度过了愉快的假期,再一次步入熟悉的校园,你们的心中有了怎样的感受?校园是我们的乐园,也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屡阳光、每一束阳光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感受一下校园里最美好的时光《校园的早晨》
2 、初听歌曲《校园的早晨》,注意倾听歌词, 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
3 、谈谈听后的感受,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 、请一生朗读歌词。
5 、说一说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 、再次倾听歌曲,再次感受充满阳光的画面,教师引导带动学生随唱歌曲。
二、歌曲的教学部分
1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2 、说说听后感受,并和《校园的早晨》作一下比较,现代的校园歌曲更加活泼跳跃,欢快有朝气,并且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3 、征求学生意见,选择喜欢的歌曲,可以两首都选,也可以选一首喜欢的歌曲,少数服从多数,尽量引导学生两首都学会。
4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歌曲第一声部。 如(听琴跟唱法、分段学习法,或者听教师范唱,在心里默默随唱等方法)
三、拓展延伸部分
1 、分两组表演学会的这两首歌曲,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2 、开展生生互评,结合教师点评。
3 、想一想,我们还听过哪些校园歌曲,唱一唱。
四、知识积累部分
1 、认识一个升号的调,讲解音位,用铅笔标出低声部分的唱名。
2 、将这部分分成四个乐句,每组唱一句曲谱,并用竖笛吹奏。
3 、四个组连贯起来将这部分旋律吹奏出来,解决节奏难点。
4 、如果学生吹奏的还比较连贯的话,教师便可以融进来。教师吹奏低声部,学生吹奏高声部,并随电子琴录音伴奏旋律。
五、结束部分:
这节课我们感受、学习了一首校园歌曲,感受到了校园歌曲清新、充满朝气的情绪,带给了我们愉快的情绪和蓬勃向上的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整节课我带着学生学唱了歌曲《校园的早晨》,其实这首歌曲中反复的地方很多,还有各种记号以及正确演唱顺序的掌握都是教学难点。此外,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也较多,学唱时必须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及时换气,才能保证唱准节奏。歌曲的重难点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出来给学生, 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动脑筋,等吃现成饭的坏习惯了。音乐课同时也注重聆听,让学生安静地去听。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几次聆听,让他们带着问题:“哪些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较多?”去听。这样学生们是通过这条途径自己动脑去想,去挖掘歌曲的重难点,学唱起来自己就会特别注意,就会轻而易举的解决。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没怎么强调的情况下学生们都掌握住了这些难点,可见一首好歌给大家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让他们多听、多感受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 十二 课时 欣赏《打字机》
教材简析:
《打字机》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 打字的时候,听到打字机发出“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叮”声,这促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 ABA )结构,乐曲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
教学目的:
1 、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2 、通过欣赏乐曲,体验打字员工作中的愉快心情。理解“忙而快乐着”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能听辨 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划分音乐段落。能够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难点:
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这是一台打字机,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它们了。但在电脑尚未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大了。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就是 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一首世界闻明的管弦乐曲《打字机》,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管弦乐曲《打字机》。
三、欣赏乐曲《打字机》
1 、初听全曲《打字机》
提问: a 、听了这首乐曲,你脑中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b 、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用肢体动作模仿。
2 、复听全曲《打字机》
a 、教师在黑板上画形象的乐曲旋律线。
b 、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打字,当听到音乐有明显变化的时候学生站起来,当听到音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就坐下。学生随着音乐的变化用肢体感受音乐。
3 、分段欣赏
( 1 )、播放乐曲第一乐段
师:打字机都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打字机打字的时候发出了嗒嗒的声音,每当打完一行换行时,机器会自动发出一个铃声“叮”,以提示换行,换行时需将机头倒回左边,再从左到右打字。(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师:你们觉得打字员的心情怎么样?
师:请你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用快速熟练的动作模仿打字和铃声,我来表现倒机声。师生互换动作表现。
( 2 )、播放第一乐段
学生一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旋律线一边聆听乐曲。
师:打字员打了几行字?打的字都一样长么?
师:再聆听一次,看看第四行到底长了几拍?
师生一起数拍子。
师:前面三次铃声都是在第几拍出现的?最后一次呢?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试着唱一唱这段旋律。
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1-2 遍。
师:这是乐曲的 A 主题。
师:试试你们身边的打击乐器适合表现乐曲的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选择乐器。
师:请学生拿起打击乐器,边哼旋律边伴奏。
师:现在我们完整欣赏这首乐曲,当你听到这个 A 主题的时候,用乐器伴奏,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跟着音乐做律动。
4 、播放全曲
师:你们听到前面乐曲和后面的乐曲是不是有明显变化了?那这个有变化的乐曲里有没有铃声?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现在我来 弹奏这段旋律,当我弹铃声时请你们拍手。
师:这是乐曲的 B 主题
师:我来哼唱旋律,请大家跟我一起划旋律线。
师:大家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说说 B 主题与 A 主题有什么不同?
师:一、三乐段相似,二乐段不同,我们用这样图示表示 A + B + A ’。我们称它为三段体。
师:如果说 A 主题表现打字员繁忙而愉快的工作,那你觉得 B 主题表现什么?
师:请大家跟着音乐把打字员得意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来。
师:我来弹奏 A 、 B 主题,大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
师:大家表现得真棒!
5 、播放音乐全曲
a 、师:我仿佛看到了打字员们愉快工作的场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再表演。
b 、师生共同表演。加入打击乐器。
c 、分组表演等。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这节课孩子们基本能通过欣赏、聆听与体验音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我这节课借鉴了在全国音乐优质课展示上一位老师《打字机》上课的方法。但我自己在教学环节和语言上还有待继续改进,争取打造更精彩的音乐课堂。
第 十三、十四 课时 《哦,十分钟》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 2/4 拍, D 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教学目标:
1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2 、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3 、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通过休息能更加有精神的投入学习。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 、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同学们 把身体坐端正!谁能告诉老师平时在学校里,除了上课, 你们都做哪些游戏或者是有意义的活动?(生说,你真勇敢,你们的游戏真好玩等等)
2 、师:请你们告诉老师你们都在课间十分钟里做些什么?
3 、师:有那么多好玩又有趣的游戏,同学们喜欢吗?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玩游戏,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人们把这宝贵的十分钟编写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哦,十分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20 页,板书课题。
二、【寓教于乐】
师: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课间十分钟的铃声响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激动······)
师:恩,请大家带 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大家仔细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活泼)
师:欢快的,高兴的,是呀!歌曲带给我们高兴欢乐的心情。这首歌曲是不是真的能让大家感觉非常快乐轻松?谁能有感情的读一下歌词 ? (生读歌词)
师:他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课件十分钟的向往,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歌词,想想老师与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同?(师按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能模仿老师读一读吗?(齐读,你们模仿得真棒)
(一)唱谱
1、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你们想不想听?(想),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听完之后告诉老师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师唱生拍手伴奏)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情绪活泼,
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2.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你们能不能试着用“啦”来模唱歌曲呢?(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
3 、刚才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能不能加入歌词唱一唱呀?好我们试一试。
4 、歌曲中有哪几句曲谱是相同的?谁来告诉老师?(你真会观察) 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 55 34 |5 0| 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 55 34 |5 — | 是长音“ 5 ” (演唱时注意区别这两个地方)
5 、请同学们带着高兴欢快的心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6 、能不能试着唱一下第二段歌词?(你们学得真快)
7 、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
师:那请同学们也来一起感受一下这样快乐的感觉,来跟着琴用“啦”试唱一下歌曲的旋律!(注意速度放慢)
8 、再加歌词
9 、师:大家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里特别难唱?
生:有! 0 4 3 这里!
师:恩,像这样的节奏类型我们叫它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师:我们一起用手来打一下切分的节奏!仔细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演唱这一句的!请同学们一起来试试! (学习,演唱)
10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后面,有个特殊的符号,有同学认识吗?(反复记号)
师:恩,没错,反复跳跃记号,我们试着把前面的第一段歌词唱进 1 号房子,通过反复,把第二段歌词唱进 2 号房子。
11 、能不能唱一下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区别?(带休止符的切 分节奏一样,音高和时值不一样)
12 、对比听唱
(二)完整演唱歌曲!
1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这两乐段的歌曲呢?(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第二乐段舒缓,连贯。)
2 、师:好,那我们试着把这 2 乐段不同的情绪唱出来吧 !
3 、体会着歌曲的情绪,把两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好吗?
三、【拓展延伸】
1 、歌曲接龙的小游戏(男女生接龙,第二乐段合)
2 、加上拍手及其他动作演唱一遍
3 、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哦,十分钟》。
四、【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你们需要课间十分 钟吗?为什么?”
生:需要!(因为上课太紧张了。)
教师小结:在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轻轻地唱歌,和同学们谈谈开心的事情,还可以玩玩游戏,这些能使你得到放松。当然,一些过于兴奋的活动会使你的身体和精神更加疲惫,反而不利于学习。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十分钟,大家就一定能够拥有快乐十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真正的快乐的十分钟到了,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的歌声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学生边唱着歌曲,边加动作,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对于课间十分钟,学生们非常熟悉。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课间做的游戏,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接着在解决本科的难点——切分节奏时,我主要采取聆听、模仿的方法,让学生听辨三个“哒”的长度力度的不同,自己想办法解决前面休止符的切分节奏,再听琴模仿跟唱带切分节奏的乐句。从而轻松突破了难点。在完整学唱歌曲时,我还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二段体式结构及其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学生对“曲式结构”这个乐理知识比较陌生,课堂上出现按歌词分段、按乐句分段的情况。要怎么去引导他们理解曲式结构,这是我课后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第 十五 课时 欣赏《北风吹》
教学目标 :
一、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二、在活动中赏析乐曲的结构、情绪。了解歌剧与其它艺术的异同。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在欣赏过程中,能与他人合作参与模仿、演唱、创作等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二、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教师表演《白毛女》)
师:刚刚老师跳舞时的音乐大家有没有听过?他叫什么名字?你知不知道他是选自哪部电影里的音乐。(《白毛女》)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电影《白毛女》的资料,哪位同学愿意跟大伙说说你收集的情况。
学生展示收集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师:老师也在网上、新华书店收集到了《白毛女》中的一些音乐资料,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同时帮教师辨别一下,它们都采用了哪些形式来表现歌曲。
二、模仿外形、感受形象
师: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大家可能对《白毛女》中的两位主角从形象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看过“模仿秀”节目没有?想不想今天也来亲身参与、秀上一把。首先进入第一关:形象模仿。请各组选出两位模特,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从外形上模仿一下喜儿、杨白劳。限时3分钟看哪一组模仿得又快又像。
师:时间到,让我们来看看各组的完成情况。掌声有请我们 的模特上场。从他们的这身打扮上你们觉得人物会具有怎样的性格。(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喜儿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而杨白劳则是一个受尽了剥削、很老实的一个农民。请我们的模特们做出几个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 !
师:对他们的精彩表演我们掌声表示感谢。
三、赏析作品、体验形象
师:接着进入我们的第二关:唱腔模仿。让我们来听听“原音重现”你可以随着音乐摆动你的身体。(视频欣赏《白毛女》)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能不能起来说一说!
师:轻轻地哼唱第一部分,并发挥你的想象力喜儿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第一部分的音乐)喜是什么样 子,大家做一做!是什么事让家境贫穷的喜儿感到了喜悦?盼又是什么样?为什么喜儿那么盼父亲快回来!(担心父亲的安危)
师:让我们随着乐队的伴奏用我们的声音、表情来读一读有喜有盼的第一部分,体会喜儿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
师:轻声哼唱每二部分,为这部分取一个你认为恰当的名字。(第二部分音乐)并谈谈你的理由。当喜儿在家盼爹爹回家的时候,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父亲杨白劳他在做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演。
师:女生跟老师一起表现喜儿在家中的盼,男生由一名表演较好的男同学带着表现杨白劳在风雪天急急忙忙又躲躲藏藏的回家 时的情景。
师:跟着老师的琴让我们有感情的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一唱,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进入第二关唱腔模仿。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能不能轻轻的唱一唱!
四、创作展示
师:孩子们喜儿一家的遭遇让我们十分同情,在黑暗的旧社会地主一手遮天,穷人有冤无处伸,只有默默地承受。可要是换在今天发生这种事情的话,大家帮杨白劳、喜儿出出主意,他们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
大家为他们出了那么多的好消息,这下杨白劳该高高兴兴的回家和喜儿一起过年了。大家觉得他现在的心情应该怎样 ?( 愉快、轻松 ) 如果老师现在用第一部分 的音乐来表现杨白劳现在的心情,大家觉得好不好?什么样的的旋律才能表达?可以怎样改、采用哪些形式?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一下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演。
小组展示创作表演成果
五、小结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作品歌剧《白毛女》从内容、情绪、形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大家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希望大家能把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相信你是最棒的。最后让我们伴着熟悉的旋律,高呼我们的口号来结束这堂欣赏课。“参与!我最棒!!耶!!!”
教学反思: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底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音乐欣赏教学毕竟不是唱游课,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教学时,还要注意将学生的活动面铺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音乐需要的是聆听和想象,尤其在完整欣赏音乐作品时要注意,不应在欣赏时干扰音乐,破坏了音乐美,不要只重视形式而忽略了音乐本身。
第十 六 课时 《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 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镜头,颂扬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全曲共八乐句,歌曲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首歌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 X X X X| X - X - | ,但旋律的变化表现 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加之粒度记号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这首歌曲的情绪比较平和,没有强烈的感情起伏,因而尽管标记有 > 、 < 和 f 等力度记号,但对比应该适中。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 、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 、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
二、赏“风
1 、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 、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
2 、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 、 按节奏唱旋律
( 1 ) 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 2 ) 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
( 3 ) 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
( 4 ) 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 、 唱歌词
( 1 ) 用“ u ”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 2 ) 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 3 ) 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
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 4 )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 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 、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 唱试试 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 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 30 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 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 吗?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有个别同学根本掌握不了歌曲《西风的话》,经过反思我觉得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确实适合大部分同学,但对于一小部分基础薄弱、能力欠佳的同学来说,就不够周到了。在自主学习旋律的同时我可以走到他们身边单独进行辅导,并请旁边的同学帮忙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希望自己在今后上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做到“面面俱到”。
第十 七、十八 课时 《春风》
教材分析
1 、歌曲《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全曲为 4/4 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 1 —— 8 小节,运用弱起小节、切分音,歌词用拟声词“噜”描绘出和煦的春风轻轻吹佛大地的生动场景。第二乐段 9 —— 16 小节前四小节旋律舒展、轻盈 展现了“嫩芽笑颜开”、“歌声响四方”的春天景色。特别是第 12 小节变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满生机。后四小节运用简单的二部合唱进一步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并学唱歌曲《春风》的过程中,感受 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在趣味性的音乐活动中,通过模仿春风-春天的景色-欢呼春天-延伸(创作与创作春景)等环节,有感情地来演唱《春风》。
3 、能够自信的同大家一起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能根据歌词用肢体动作,用表情来进一步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注意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教学过程
一、体验春风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首歌。请大家 随音乐一起唱一唱 ( 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 。
师: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和所描绘的季节?
生:《嘀哩,嘀哩》,描写的是春天。
师:“嘀哩,嘀哩”在歌曲中是什么意思?
生:是模仿小黄莺的叫声。
师:那么,春天还有什么景色?
生:花儿红了,草儿绿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
师:是呀,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春天已悄然而至。谁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春风”。
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让我们一起用“噜”来尝试着模唱一下吧!(轻快)
师:谁能用口哨把旋律模仿出来。(同学自由练习,然后看教 师指挥一起吹奏)。
师:这一句出现了几个休止符,你们觉得它有什么作用?
生:(学生回答)再一次用“噜”哼唱。
师:这一缕缕春风还在不停的奔跑,听它的奔跑的节奏。 ( 观看聆听课件音乐节奏 )
师:谁能模击这一条节奏?
(学生一起模击,并加入歌词)
师:我们一起随琴唱一唱。
师:这里出现了两拍休止符,你们觉得有什么意义?生思考并回答
二、春天景色
师:温暖的春风吹过后,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 学生听后回答 )
师:我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读这几句歌词(课件出现第三句节奏与歌词)。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用什么力度?(愉快的)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弹琴用愉快的心情填入歌词。
师:上面这一条旋律,和我们唱的旋律相同吗?
生:不同,区别 do 与升 do 的音高不同。
师:这两种唱法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想象回答)
师:让我们在一起来体会。(学生随琴唱)
三、欢呼春天
师:渡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同学们当看到春天这美景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用肢体动作表现,或用语言表达心情。)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生:词曲结合,全班同 学一起尝试演唱。
师:唱完这几句歌词,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面?
(学生想象,教师启发如:鸟儿、天空、花草树木、成人、小孩等在春天到来的感受,活动情况等。)
师:演唱时你会用怎样的心情,力度与前面比应该怎样。(兴奋的)
师:根据情绪与力度我们再一起唱一遍。(看教师指挥)
四、揭题
师:春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喜悦,在日本就有一首儿童歌曲《春风》由于旋律轻快,活泼,充满儿童情趣,因此广泛流传,我们一起来欣赏。(放音乐)
师:这首歌你们觉得熟悉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下面让我们随音乐有感情地唱一唱。(放音乐伴奏 ,教师指挥)。
巩固:小组赛唱、接龙演唱、齐唱、独唱等形式。
五、延伸(创作与表现)
师:春天还有许多美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不同的春景填在第三句的旋律中,并唱一唱。
学生创编歌词。
师:请同学来唱一唱你们小组所填的春景。(学生演唱,师生点评。)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喜欢的形式来赞美并抒写一下春天美好的情怀吧!(活动,展示,评价)
6、 总结:“这节课我们口哨模仿了春风,用优美的声音感受了春景,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了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并尝试了我们心中的春景,这些都是生活的写照,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观察生活,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音乐。最后让我们在《春风》的歌声中一起来拥抱,享受春光的美好时刻吧!”
教学反思:《春风》这一课,围绕着春天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采取的是分段式教学。让学生在初听曲子后把曲子的三大组成部分找到。
第一句用噜声模仿春天的声音,并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奔跑的风的附点的练习。第二句小树溪水是怎样 欢迎春天的?用问题带入他们找到歌词并跟唱旋律。最后一句春风的问候。从这三个部分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学会歌曲。分组学,小老师教学,最后汇报给所以同学,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厉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分段现在掌握的还是很好,能在听一遍歌曲后就能准确的分出曾次。但自己识谱的部分学生大多能掌握音高节奏仍然会有些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以模仿为主。所以教师更应该在难点的地方多范唱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常常在教学中会碰到你所预计不到的事情,比如你认为孩子们应该会唱的地方,他们却偏偏唱不很准确,有时候认 为难的地方反而他们接受的还快些。所以在课堂上一切注意力都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就好比他们对某一句的节奏不稳定,把节奏单独拿出来用不同的乐器来敲奏,学生把节奏打稳了就方便他更好的掌握整首歌曲。在这样的细节融入后学生的乐感确实是要比之前要好很多。一方面乐器的配合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再一个加强了他们的记忆。 希望以后能在课上多寻找些突破口,从小入手,逐渐解决问题。
第十 九、二十 课时 《风车咿呀呀》
教材分析:
《风车依呀呀》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 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
教学内容:
1、 歌曲《风车依呀呀》。
2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最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的生成。
教学重﹑难点:
1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歌曲 11 — 16 小节音域偏高,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体验吹风车,初步练习对气息的控制及连贯流畅的演唱)
师:上课前录音播放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师变魔术,出示风车﹚― 师:在教室里,我们怎样让风车转起来呢?谁能用一口气让风车转的时间最长?谁来试一试?‖﹙请一名学生吹风车﹚谁来挑战他? 师生总结:要深吸一口气,均匀的吹出来。
师:说的太好了,在唱歌的时候我们也要用这种感觉,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唱一句旋侓。‖ 12 ︱ 3 4 ︱ 5 –‖ wu ﹙模仿风车声音﹚ 跟琴唱旋侓 c — g
三、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 家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玩,大家跟我一起来吧!(播放音乐)
1、 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吗?听歌曲《风车依呀呀》,全体同学共同配合,在强拍上将手中的风车传给身边的伙伴,顺利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奖品。
2、 欣赏《风车依呀呀》,学生边听音乐边按照节拍在强拍上将手中的风车传给身边的伙伴。
3、 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会音乐情绪。
4 、再听歌曲,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 1 )歌曲中的爸爸妈妈在忙什么?小朋友又在做什么呢?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 2 )风车为什么“依呀呀”地叫?
( 3 )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5 、学唱歌曲《风车依呀呀 》。
( 1 )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提示反复的地方。﹙在休止符处引导学生做点头动作 , 为准确的演唱歌曲做铺垫 . ﹚ 引导学生发现:那几句是相同的?生齐读歌词。
( 2 )学习歌曲的第一二乐句。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
( 3 )学唱歌曲的第三、四乐句。
师:现在请大家听三、四乐句的旋律,听听哪一小结有了变化?
(4) 重点学唱第五乐句。 师示范休止符的唱法:声断气连。注意顿音,弱音记号的唱法。
(5) 学唱结束句。 注意重音记号(更能表达出劳动时快乐无比的心情)
(6) 小声跟琴试唱歌曲。
(7) 师:那几句用连的感觉唱,那几句用跳的感觉唱?
(8) 完整地演唱歌曲。
(9)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风车依呀呀》伴奏。
三角铁: X — ︳ X — ︳ 碰 铃: X — ︳ X — ︳ 双响筒: X X ︳ X X
( 10 )将学生分为演唱组和打击乐器组,教师播放《风车依呀呀》伴奏,学生表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又一次赢得了风车精灵的七彩风车,让我们自己为自己鼓鼓掌吧!
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风车乐园和可爱的风车精灵高兴地玩耍,还学会了歌曲《风车依呀呀》,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和风车精灵说再见吧!(全体 同学唱着《风车依呀呀》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通过打击乐器,发展学生的演奏能力。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先练习。首先选择好节奏型,在哪一乐句用什么样的节奏型,这很重要,大家可以讨论后确,然后进行练习。
情感表达。在学生把歌曲演唱熟练的基础上,当学生选用的节奏型去定好了而且练习好了后,我让每一组来进行表演。为了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我提出表演奖,这个奖就是一个小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想得到“大星”,而且还想多得。课堂沸腾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他们的表演欲望更加 强烈了,他们跃跃欲试,兴高采烈,每一组都来表演,而且表演得很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切的爱,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星星的粘贴,有大有小。
第 二十一 课时 《吹响我的小芦笙》
教材分析:
《吹响我的小芦笙》, 2/4 拍,五声宫调式。歌曲运用了苗族民歌的音乐素材,使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紧凑,具有天真的儿童特点和明快的舞蹈性。歌曲的旋律具有苗族飞歌的旋律特点,又巧妙地融进了现代的节奏特点,使歌曲富有时代气息。尤其在歌曲部分旋律中运用了降 mi 及下滑音,具有典型的苗族飞歌的风格特征。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月有 300 万人口,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淄川、广东、湖北等省(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妇女善于刺绣和蜡染,苗族人民喜爱歌舞,最具特色的是芦笙舞。苗族的飞歌属于山 歌性质的民歌,其曲调开阔、爽朗、节奏自由、旋律多用大三和旋分解式的形式构成。
芦笙在苗族的远古时代就出现了。相传苗族的祖先造出日月后,又从天公那里盗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播种的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人们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竹管吹出的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的日子就吹芦笙。
“飞歌”苗语为“恰央”,是高声歌唱的意思,主要流行在苗族人民中间,在日常迎送客人是演唱,飞歌一般在结构上分为歌头和歌尾两部分,个够高亢、自 由、有浓厚的抒情气质;歌尾活泼、跳跃、节奏很有规律,是衬塑歌词内容的主要部分。
教学目标;
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旋律跨度比较大,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部分旋律中出现了降 mi 音,前倚音。
教学重点 :
帮助学生克服节奏,音高、气息的难点,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
一、练声曲
1 、教师演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介绍飞歌。
2 、练习飞歌,解决歌曲后两乐句难点。 ( 结尾十小节旋律,填衬词:呜———哎———啦啦啦——) 前倚音。
二、导入新歌
1 、初听歌曲《吹响我的小芦笙》。提问: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的节拍,情绪,介绍苗族。
2 、再听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给歌曲分段、熟悉歌词、介绍芦笙。
三、学唱歌曲
老师唱谱,学生唱词。讲解降 mi 音。
四、旋律教学
1 、视唱歌谱
2 、了解五声调式。
五、完整演唱,情绪处理。
六、学习苗族舞蹈,歌伴舞。
教学反思:将组织教学、音乐韵律感的培养有机渗透其中,让课前的三分钟形成全体参与动起来的局面,为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作辅垫。从听、看入手,将苗族音乐舞蹈中的精彩画面展示给学生,让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得以充分感受。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苗族集体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第 二十二 课时 欣赏《紫竹调》
教材分析
《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苏南部一些山歌、小调,经过融化而成。本曲为作曲家润饰过的民族 轻音乐作品。伴奏音乐优美抒情。
乐曲在轻快爽朗的节奏中由各种不同的乐器轮番主奏出家喻户晓的民族民间音调,先后出现在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上的装饰性演奏,
按照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各自发挥自己的演奏技法特点。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2. 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起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能够听辨出《紫竹调》中三件领奏乐器的音色,并按领奏顺序排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学生随着《紫竹调》音乐,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2. 导入新课内容。
师:刚才我们听到声音是这个乐器发出的(教师出示实物笛子)
今天我们将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遨游神奇的音乐世界吧!
二、认识民族乐器
1. 教师展示三件民族乐器,请学生试着说出他们的名字。
2. 播放《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片段
(任意顺序),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件乐器在演奏。
(播放《紫竹调》听音乐选乐器动画。)
3. 观看笛子演奏图片、二胡演奏图片和琵琶演奏图片,了解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在教
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4. 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弦乐队的合奏片段及《紫竹调》合奏部分,要求能正确区分它们
三、介绍、欣赏《紫竹调》
教师简介《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教师播放《紫竹调》,学生感受歌曲曲调特点。
师:悦耳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水乡古镇,从图片中你们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吗?
师:这里就是水乡周庄,它的特点是水多桥多,镇内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很有江南水乡特色,看着这些画面,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美丽 的水乡中了。
请学生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师:请同学们先随着伴奏用 la 哼唱一下课本《紫竹调》的曲调。
听赏《紫竹调》全曲
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师:下面就请听《紫竹调》合奏部分,你们能听出笛子的清新,二胡的圆润,琵琶的清澈吗?请听出来的同学随着音乐声模仿演奏。
再次聆听《紫竹调》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四、拓展
1. 用乐器来进行伴奏。
学生分组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
随音乐的感觉分别为一种乐器的领奏段落做即 兴伴奏。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的演奏与乐曲配合得最贴切。
2. 分组练习。
3. 全班即兴表演。
(教师要在分组练习时,对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可为学生的即兴伴奏提供些节奏或组合方式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即兴伴奏的特点和简单的方法。)
4. 教师进行简短评价和小结。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地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教学反思:在教唱《紫竹调》的曲调时,这首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比较多,且有装饰音,学生一看谱子觉得似乎非常难,难把握,难唱好。备课时,我设计的也是要求学生视谱唱,但是,两个句子的视唱结束后,课堂上学生畏难的眼神和弱小的声音,使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我也采用了传统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唱段落句子。在教学中采用我范唱,学生唱一句的方式,再适当加入民歌表演中传统的手位,眼神的配合。边唱边做,边舞边学。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比较歌曲中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区别,比较有滑音和没有滑音的好听程度,以及体会歌曲最后的尾声渐慢渐弱的意境。一句 句的模仿,一句句的细品,学生渐渐进入了角色,开始品位唱腔的韵味。从学生越来越大胆的声音中,我相信他们感受到了《紫竹调》的曲味,而我感受到了要让学生唱出韵味,方法很多,关键要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分析与实践。
第 二十三 课时 《萧》
1、 教学内容:
1、 表演唱《萧》。
2、 编创活动。
2、 教学目标:
1、 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2、 能准确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教学难点: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
5、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新课教学:
(1) 导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 (二)认识乐器:萧,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3) 模唱旋律:
1=C
2/4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
6 1 3 5 | 6 3 | 5 - | 5 - | U …… 要求: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4) 学习歌曲:
1、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2、 教师用母音 U 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3、 用 LU 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 师生接唱歌词。
5、 演唱歌曲。
6、 歌曲感情处理: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
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 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 真劲儿
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3、 编创活动:
表演唱: 1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 、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 、师生评价: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四、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在导入中:我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学生对“萧”这一民族乐器的性格有充分的了解,并引发他们求知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在演唱上充分把握口语化的歌词,唱出了小宝宝学会吹萧以后的欢快、愉悦的心情。在学生表演时,注重对歌曲悠扬旋律的引导和宽松节奏的体验。
第 二十四 课时 欣赏《赛马》
教材分析
二胡曲《赛马》是由著名作曲家黄怀海在 1964 年创作的。乐曲表现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赛马比赛时的背景。《赛马》的旋律简单,主题是蒙古族民歌 《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作灵感,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乐曲开始时描写了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接着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通过对民歌锦上添花地变奏,创造性地运用大段落的拨弦技巧,使乐曲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随后自然地引出了华彩乐段,这是模仿马头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独白”式的音乐。它把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同时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难度水平。乐曲的 最后,以第一段旋律的变化再现结束全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马蹄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是否喜欢马?为什么? 师:我国哪个民族的人经常骑马?
师:蒙古族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那达慕大会”,看看在这“那达慕大会”上有些什么活动?(录音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
师:好,来欣赏一首乐曲,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比赛?听这音乐,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
二、初听乐曲。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赛马》。下面我 们完整地听这乐曲,思考这四个问题?
( 1 )乐曲是怎样的速度?(快速)
( 2 )乐曲是怎样的情绪?(奔放、热烈、欢快)
( 3 )音乐形象是谁?(马、骑手)
( 4 )音乐表现赛马场上怎样的场面?(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
三、介绍二胡。
重点了解二胡的演奏技巧:拨奏、颤弓和滑音与音乐表现的融合。
师:你听出乐曲主要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出示幻灯片二胡)
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又名“胡琴”,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了,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二 胡的音色柔美,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善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中,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师:看,这把二胡的模样像什么?(出示二胡,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琴头、琴杆、琴筒、琴轴、千斤线、弓)
师:观看《赛马》,同学们来听一听二胡独有的音色。
师:你对演奏中的哪个动作影响深刻?(学生了解拨奏技巧)
师: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模仿马蹄声。(启发学生用口技模仿马蹄声,请 1-2 个学生拿二胡模仿拨奏动作。)
师:练习一段节奏。×××—| ×××—|××××|×××—‖
师:演奏技巧——颤弓,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师:演奏技巧——滑音,模仿什么声音?(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四、重点欣赏。
感受乐曲不同的表现手段,体味感知音乐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1 、欣赏乐曲开始部分。
师:你们有没有骑过真的马?
师:如果你是骑手的话,在开始赛马时怎样让马飞快地跑起来?
师:这一段乐谱是音乐的开始部分,请你看看什么节拍表现挥鞭上阵?(符点音符表现挥鞭上阵)什么节拍表现马蹄急弛?(十六分音符 6535 表现马蹄急弛)
师:这里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我们边唱谱边表演这一段。
师:声音强弱变化是怎样的?(认识渐强记号,老师用二胡、学生用拍手动作表现渐强的变化,目的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把蒙古人民欢度节日时的快乐、高兴的心情和赛马场上的紧张气氛都表现出来了。
2 、欣 赏乐曲中间部分。
师: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觉?(抒发了人们在观看赛马时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
师: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 、舒展)
师:我们把这一段旋律哼唱一下。 师:我们来学跳蒙古舞。
师: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五、身临其境。
播放录音,再次完整欣赏,师生随音乐舞蹈,挥起马鞭,驰骋赛场,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把整首乐曲的内容完整的演绎。 六、拓展训练。
1、 收集更多有关马的乐曲、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 、认识其 他民族乐器:琵琶、古筝、笛子等。
教学反思: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了解得不多。为了使学生们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国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合理运用了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风情画面,配合优美的内蒙古《赛马》,视听结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美丽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第 二十五 课时 《可爱的蓝精灵》
教学目的:
正确演唱 歌曲《可爱的蓝精灵》;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机灵 活泼 勇敢 可爱的形象;能自信地用语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锻炼语言能力。
重点:能正确演唱歌曲,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活泼、勇敢、可爱的形象
难点:弱起拍子的演唱、变化音记号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钢琴等
课前准备:请学生回家上网查找蓝精灵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你们都看过什么动画片呢? 今天,老师就要教大家学一首经典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 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蓝精灵吗?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举手回答。
二、听歌曲,简述动画人物。
1 、播放动画译制片主题歌《可爱的蓝精灵》。两遍。 提问:你听完以后,感觉歌曲当中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活泼可爱……
2 、老师简述故事情节,描述正反面两种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
【美国动画片《蓝精灵》( TheSmurfs )拍摄于 1981 年,这部动画片源于比利时漫画,由美国出品 ,共 421 集,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蓝精灵是一群由 100 多个深蓝色肤色、只有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住在蓝精灵村的蘑菇屋里面。 543 岁高龄的蓝爸爸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原本是快乐、完美的,但是有一个叫“格格巫”的恶棍出现了,他还养了一只坏猫叫阿兹猫。他们整天想方设法抓这些小精灵,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片中的人物有蓝爸爸、蓝妹妹、聪聪、蓝蓝、笨笨、乐乐等等。一个个可爱蓝精灵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于我们眼前,有爱做蛋糕的蓝精灵,有爱吹小号的蓝精灵,有爱照镜子的蓝精灵,有爱做木 匠的蓝精灵,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和较量。而格格巫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三、学唱歌曲
歌曲为 4/2 拍是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每一句都是弱拍起演唱。
1 、节奏教学: 0XX | XX XX | XX XX | XXX XX | X ||
2 、乐理小知识。《可爱蓝精灵》歌曲中有的音符出现了“ # ”记号, 引出音乐小知识
( 1 )升记号“ # ”—表示该音升高半音 ( 2 )降记号“b”—表示将该音降低半音
( 3 )还原记号“ ”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3 、旋律教学:跟钢琴唱旋律。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注意音准、唱清楚每一个音。
4 、带入歌词:跟钢琴唱歌词,速度放慢。力求音准。
5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弹性。
6 、分女声唱,演唱不同的歌词,学会看指挥演唱。
四、角色个性化表演:创造或模仿蓝精灵的动作表情,演唱歌曲。 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师生互动。全班学生演唱歌曲让个别学生自选“蓝精灵”和“格格巫”“阿滋猫”的角色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其余同学给予评价。
五、拓展学习:播 放《蓝精灵》动画片段。
德育穿插教育:蓝精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由于《蓝精灵》是动画片的主题歌,所以学生对此歌兴趣浓厚。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力求丰富,多样化,力争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我在设计问题的流程时力求以由浅入深为原则一步步把学习引入到各个知识点的消化和解决中。因为一直与动画片的故事情节紧密联系着,所以学生的情绪能始终保持高涨,并且注意力集中。但是在学唱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大跳时的音准及有变音记号的音准问题。但由于时间问题无法使每个学生都完全唱准。以后在学 生的音准方面还要研究出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 二十六 课时 《雷欧之歌》
教材简介:
《雷欧之歌》是日本动画片《森林大帝》中的主题歌, 4/4 拍,小调式。影片出品于 1965 年,讲述了小狮子雷欧成长的经历,表现了小狮子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全曲活泼而坚定,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情绪,这首质朴无华的主题歌,真挚地赞美了小狮子勇敢向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雷欧之歌》,用活泼、坚定的情绪演唱歌曲,能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2 、初步认识切分节奏,感受这种节奏型。
3 、了解雷欧的成长经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学习雷欧不屈不挠、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4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
用活泼、坚定的情绪演唱歌曲,能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认识切分节奏;通过演唱感受雷欧勇敢向前的精神。
教学过程:
1、 音阶练声
二、谈话导入 说说卡通人物。
三、新课教学
1、 简介雷欧。学习雷欧不屈不挠、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通过歌词感受情绪。
3、 欣赏歌曲、感受节奏。
4 、找到切分节奏,认识它。
5、 在听范唱 ,感受旋律。
6 、学唱歌曲旋律
指定用“啦、啊”模唱(用电子琴逐句带)
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叫声来唱
7、 学唱歌词
8、 完整演唱歌曲
四、法制教育
认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要条例
五、小结
六、作业(任选一项)
1 、课后观看动画片《森林大帝》
2 、把《雷欧之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听一听。
3 、学唱动画片中的其它歌曲。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孩子通过对动画人物的了解而喜欢上这首歌,在教授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不少同学还是喜欢大声吼唱,不利于嗓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
第 二十七 课时 《读书郎》
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具有鲜明西南民歌特点的创作歌曲,羽调式, 2/4 拍,中速,结构为带再现的一段体。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口语化的歌词又表现出他知书达理、坚强自尊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唱好这首歌的同时,应该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 :
1 、掌握本课较密集的 节奏。
2 、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 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 . 师生问好。
二、 节奏游戏。
1 . 师:老师请来了很多的音符,它们是?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分音符、八分音乐、十六分音符卡片,附点卡片。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音符和俯点来做个创编节奏的小游戏。
2 . 师组合成第一条节奏:
师:谁能拍打出第一条节奏?学生练习这条节奏。 3 . 师:老师编了一句话来读这条节奏,今 天 真是 好 日 子。谁也来创编一句?
学生创作歌词。
4 . 同样的方法组合和练习其他三条节奏
这 里 是 我 们的 学 校
春 天 里 的 花朵 真 美
小 锣鼓 敲 起来 咚咚咚咚 呛
5 . 师小结,表扬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 导入。
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组织学生相互讨论 )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
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2 . 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多媒体出示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穷苦日子的图片。
3 . 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
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师:看了旧社会的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 . 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 mtv 《读书郎》。
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四、学唱歌曲。
1 . 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 唱读书郎。 出示多媒体歌页《读书郎》,生跟琴用“啦”哼唱歌曲。 2 . 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
3 . 出示课件: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 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 .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唱好下滑音“小嘛小儿郎”与前倚音“进学堂”“见爹娘”。
5 . 师:你觉得有下滑音与没有下滑音的,哪个唱得更好?为什么?
生说说下滑音的作用:有了下滑音感觉小儿郎很可爱顽皮。 6 . 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
生 :是衬词。
师: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生:情绪开朗活跃些。
7 . 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8 . 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跟着mtv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 展示与拓展。
1 . 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 . 学生按小组展示:a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b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 . 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教学反思:歌曲中由八分、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密集节奏较多,唱词时要求灵活,先做练习,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作好了唱词的准备。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老师深沉的讲解,通过与旧社会孩子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幸福生活,明确自己的理想,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的动力。
第 二十八、二十九 课时 《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
2 、学会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来分别演唱歌曲中的两个声部。
3 、体验并表现歌曲中少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 、能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 、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声音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歌声与微笑》的伴奏音乐,学生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歌?答:歌声与微笑
师:那你曾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这首歌?生回答
师:你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哪 !《歌声与微笑》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荧幕上时,赵老师也才九岁呢!那是 1989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银河少年合唱团表演了这首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当时的这个节目。
1 、欣赏 1989 年春晚视频,感受歌曲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了起来。感觉心情怎么样?
周盼盼同学这首歌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生讨论
师小结:是啊,这首歌带给我们轻松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2 、发声练习
用“啦”模唱歌曲的最后一句;你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我么?唱得有跳跃感一点。
学唱曲谱并唱准 #5 。
这么好听的一首歌,它的作者又是谁呢?我们来进一步的了解他们。
二、歌曲与作曲家简介
幻灯出示简单介绍词曲作家,简要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三、参与体验,学习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这首经典的老歌!
1 、歌词教学
大家先一起来看歌词,你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歌词么?
师:接下来老师要求大家按着节奏,有感情地来朗读歌词。老师先来给大家示范一遍,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哦!(范读,学生读,纠正附点节奏)
2 、歌曲教学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想不想来唱一唱呢?
( 1 )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你觉得可以 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自己先试一下吧。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生答)
带上我们真诚的心,还有甜美迷人的微笑来唱一唱吧!
师:你们的歌声有一点点打动我的心。如果你们能多一分亲切,多一分流畅,再多一分真诚与微笑。我想肯定更能打动我。我请两位同学来清唱一下,看能否打动同学们的心。
( 2 )师: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二部分。这里有两个声部,我们分别来学唱一下,先学习第二个声部
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情绪,加上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唱第二声部。
( 3 )学习第一声部,唱歌时脸上要有表情
3 、歌曲处理(跟着伴奏来唱)
A 一位男生领唱,右边学生唱第二声部,左边同学来为其轻轻伴唱。
B 一位女声领唱,左边同学唱合唱中的第一声部,右边唱第二声部。
c 第三遍音乐响起时,让我们一起拉起手,随着音乐动起来。
四、挖掘情感,巩固歌曲
表演唱全曲,当然你也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与你一起来表演唱《歌声与微笑》
5、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知识,这首歌曲中,有几个特殊的音乐记号,比如说“下滑音”记号、“升记号”,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前的歌曲中没有的,他们认真聆听后,再通过较形象的模仿,我让学生试着演唱,他们也能较好地掌握。在整首歌曲掌握后,我请学生们聆听不同形式的演唱,有合唱、通俗等形式,并请他们讨论不同演唱方式表现出来的不同。
相关教案
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共57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0-2021学年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0-2021学年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共57页。
新人音版三下音乐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新人音版三下音乐全册教案,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