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10. 画家凡•高教案设计
展开
体验油画实验教学 感受梵高创造的美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及其绘画艺术的特色,并学习评述其作品的方法。《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学习欣赏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本课以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室内布置梵高的画展,从画展入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尝试体验与实践,感受大师的画法,感悟内心的情绪。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注重体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和评述能力。透过梵高的五幅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学习梵高对艺术的热情和投入的精神,更深入了解梵高的生平及他创作的背景和精神状态,理解梵高的艺术是他内心情感的表现,以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同时为第11课色彩知识系列《向日葵》一课,积累对梵高作品色彩和笔触的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和表述能力,但是只是对个别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像梵高这么有影响力的画家确是一无所知,油画就更是如此了,从来没接触过,从来没尝试过,很陌生,很难理解。同时,我们地处农村,孩子学画画的机会就不多,能到美术馆参观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创设室内环境,将梵高的作品布展,为学生创造一次参观美术馆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受。
(3)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体验式学习。讲授,示范,练习,讲练结合。教师演示与多媒体相结合,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油画表现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画家梵高,知道他的绘画艺术特色,能认识他的绘画作品;学习评述其作品的方法,并大胆尝试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展、学习资料、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初步了解梵高的生平和作品。通过尝试油画表现梵高的作品,体会梵高内心深处,体会梵高的色彩表现。通过赏、想、听、说等活动,分析、体验和评述作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作品中体验、感悟画家内心的情感,学习梵高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梵高的艺术成就,分析其作品中的色彩、笔触等艺术特色,学习评述其作品的方法。通过微电影,设计学习单,试听与实践摸索巧妙结合,运用油画实验教学,切割分块,降低油画难度,以体验为主,“身临其境”凡·高。
教学难点:
学习评述美术作品的方法,尝试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评述作品。尝试、实践感受凡·高的绘画表现,自主探究,教师引领,概括总结,反复尝试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评述凡·高作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电影导入:(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关注能力,集中注意力。初感梵高作品,开启思维鉴赏模式,形成审美认知。)
导语: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个小影片,同时完成学习单1,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 微电影——梵高介绍,初识梵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电影中的人物姓名、出生日期、国籍、职业。
教师引导学生大声说出:他是一个画家(教师板书:画家),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家梵高(板书课题)。
小结:年仅37岁的梵高,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二)探究新知:(意图:教师引导设计,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体验式学习,掌握了解画家梵高的途径和思路。)
1.观展,感受梵高的不同寻常:(意图:通过赏、析,赏中有思考,析中有见解,深入了解梵高,真正感受梵高的作品。)
导语: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美术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梵高的绘画作品。
(1)观展:
①要求:自行参观,可结伴而行,参观的同时,同学们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任务一:填写画评卡,写的是你最想评的作品;任务二:将梵高的作品进行分类,写数字,然后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
②学生活动,参观画展。
(2)画评:
分享画评卡,到作品前评述作品。学生倾听并留好画评卡。
(3)分类:
完成任务二汇报分类,并说明理由。
小结:我将作品分为四类(先板书,再播放课件)讲述如何分类。
(4)人生大事件:
导语:这只是梵高作品的其中四个系列(板书),他的作品还有风车系列、渔船系列、塞纳河系列、夕阳系列等几十个系列。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资料,请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这份资料,并完成这张非常漂亮学习单。
①分组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填写学习单。教师巡视辅导,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②汇报,完成学习内容
各组将学习卡贴到黑板上,并由各组讲述所学的内容及提出疑惑。
(教师板书——十年、2000多)
③浏览网站(课件)
网站浏览梵高的大部分作品及介绍。
小结:年仅37岁的梵高,只有十年的绘画生涯,然而,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他的作品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2.赏析,感受梵高眼中的色彩:(意图:通过赏、析,赏中有品味,析中有理解,深入了解梵高的生活与作品色彩的联系。)
导语:梵高喜欢绿色和黄色,是个忧郁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看这几幅作品,都用了哪些颜色?对比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各组进行讨论。
(1)分组讨论(快速)
(2)汇报讨论结果,板书色卡比较分析。
小结:这几幅作品是1881年,还有1884年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完成的。1880年,梵高第一次全身心投入于绘画工作,他采用晦暗、阴郁的大地颜色,如生褐、生赭石、和橄榄绿。(板书——灰)这些用色都是非常适合矿工、织工和农场工人这些个属于他的绘画项目。逐渐的,在他的调色板里引入明亮的色调:红色,黄色,橙色,绿色和蓝调。(板书——亮)很少有人意识到他对绘画的贡献多么重要,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改变了绘画艺术的方向!梵高故意用颜色捕捉情绪和情感,而不是实际地使用颜色。而在当时,这是完全闻所未闻的。
3.体验,感受梵高的绘画笔触:(意图:通过赏、析,赏中有发现,析中有冲动,深入了解梵高的油画表现,体会梵高的内心感受。)
导语:我们刚刚欣赏的梵高的绘画作品是——油画(板书)。什么是油画呢?请看视频。
(1)短片——油画介绍:
(2)体验梵高的画:(笔触与笔触不同)
学习单2,尝试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的局部。要求:用油画棒,在采砂纸上进行临摹。
(3)视频——教师演示:
(4)画家的调色盘:
小结:我们了解了油画,了解了梵高的笔触表现,体会到了梵高内心的忧愁。
4.表现,体会梵高的绘画元素:(意图:通过赏、析,赏中有归纳,析中有方法,深入了解梵高的作品特点,学会欣赏油画作品。)
导语: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这是梵高的油画《星月夜》,谁来分析一下这幅作品?
(1)分析《星月夜》,结合文字,学会读画。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2)评述方法:
导语:书中还有《自画像》、《画家的卧室》等几幅作品,这些作品是梵高1888-1890这个阶段完成的,色彩以明亮(学生说)为主。
①分组点评:色彩、构图、笔触、感受。(课件)
任务:《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死前最后一幅作品。要求,第一组色彩,第二组构图,第三组笔触,第四组感受,分析作品,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②按顺序进行汇报:(课件)
③回顾画评卡
对比画评卡,检验自己是否学会赏析油画作品?
小结:我们会从内容、构图、笔触、色彩、感受等方面去欣赏一幅作品,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三)艺术实践:(意图:在赏析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油画的表现方法感受梵高的内心。)
任务:全班完成梵高作品《向日葵》
导语:太棒了,今天我们也尝试一下油画的表现方法。
要求:每人完成《向日葵》局部。(课件分割图)独立完成,进行临摹,看谁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我们初次尝试油画的表现方法,同学们使用油画工具非常讲究,习惯非常好,老师谢谢大家!
(四)展示评价:(意图:展示自己,对比欣赏他人作品,围绕所学知识取长补短。)
导语:(一边巡视一遍说)谁完成了,就把作品进行展示。
(1)拼图游戏: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相应的位置。
(2)画评作品: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评述此幅作品。
(3)答题考察:手机答题上传,没有手机的同学拿出检测报告填写报告。
(4)解决未掌握的知识点:
根据数据显示,解决疑难问题。
小结:这幅《向日葵》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色彩知识。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油画作品,还了解了伟大的画家梵高。
(五)拓展延伸:(意图:中西结合,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语: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国式梵高,他们的经历相同,他是中国画家朱耷。
播放课件:中国的画家——朱耷。
小结:一个内心像烈火,一个内心像冰山。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朱耷,课下可以继续完善他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通过尝试油画棒在彩砂纸上画梵高的油画《星月夜》局部,感受梵高绘画的表现方法,体会用笔触来表现内心世界,提高审美意识。
2.运用实验画法教学,降低绘画难度,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3.在中年级实施油画教学是几乎没有的,本节课改变了难度大,学生不能通过油画体会色彩带给我们的震撼,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4.在梵高的一路带领下,学生学会了合作,自主学习,“美”渗透在各个环节,学生完美的完成了本课的各项任务。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大胆的在四年级开设了油画教学,让学生尝试了油画的表现,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油画作品,还了解了伟大的画家梵高,在实践中,在兴趣中,在快乐中体会画家梵高内心的感受,体会他的绘画特点,体会他对绘画的贡献,体会他不是实际的表现颜色,而是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运用了油画实验绘画教学法,将难点降低,同时,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自由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难易程度的分割图。
3.手机进课堂,以视频形式,带领学生沉浸在凡•高的世界,以不同阶段的油画作品为主线,打破以往的欣赏•评述领域课堂形式。
4.运用手机进行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学生参与度高,问卷星可以及时统计参与人员,教师借助数据显示,不会遗漏任何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在其中。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17.画家凡·高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四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501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7.画家凡·高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8. 画家齐白石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四年级上册8. 画家齐白石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美术人美版四年级下册17.画家凡·高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四年级下册17.画家凡·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导入,《向日葵》作品赏析,总结评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