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七)一、选择题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挺好》这部话题感十足的都市情感剧,因为关注了是否重男轻女、啃老等中国家庭中的现实问题,频频登录热搜榜。(删去“是否”)B.来到美丽的滨江长廊,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删去“停下脚步”或“驻足”)C.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改“无论”为“不论”)D.多数人操劳了半辈子,为的就是健健康康地享受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在句末加上“的天伦之乐”)2.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多音字形近字人名成语①折(zhé)腰②折(shé)了本③折(zhé)腾④妖娆⑤侥幸⑥百折不饶⑦施耐庵(ān)⑧温庭筠(jūn)⑨吴敬梓(xīn)⑩段章取义⑪郑重其是⑫箪食壶浆 A.①④⑧⑫ B.②⑤⑦⑩ C.②④⑦⑫ D.③⑥⑨⑪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项是( )A.笼罩 提炼 摩肩接踵 屏息敛声B.帐蓬 辫子 白手起家 振聋发聩C.遒劲 娴熟 触目伤怀 张目结舌D.推崇 惶急 正襟危坐 惟妙惟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大爷的晚年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最后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B.正值秋收,爷爷奶奶在田地里辛苦地忙碌着,汗水夹杂着灰尘,面如土色。C.王老师十分热爱教师工作,即使在课间,也喜欢帮学生解答难题,当真是好为人师。D.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任重道远,我们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问题、新情况。5.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迎神赛会上作者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是有人情味的活无常——白无常。B.作者仇猫是因它咬死了隐鼠,后知道是被长妈妈踏死,就不再有仇恨了。C.看五猖会是作者儿时所渴望的盛事,但是被父亲的背书要求给毁了兴致。D.作者以为《二十四孝图》中的老莱子看似白璧无瑕,却已在孩子心中死了。二、基础知识综合6.以下文字是小语同学整理改编的两段介绍性文字,并配上插图,请你完成各题。钱塘江口,杭州湾畔,吴越故地,句章旧县。回溯历史,慈溪先民,筑塘建堤,围海造田,在碧波与滩涂间硬生生开垦出一片土地。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这片浸渍着海水味的土地,终究tuì①_______变成浙东大地上一颗崔璨的明珠,在日升日落潮涨潮歇间,凝聚成一段段勤劳与智慧的光辉岁月,演yì②_______着一幕幕开拓与奋进的历史传奇!慈溪的LOGO背景以“慈溪”的首拼音“C”为创意核心,巧妙将八棱净瓶元素融入其中。C既是慈溪,又是瓷器,也代表了中国,表明 甲 ;C是慈孝文化,是对慈溪的慈爱之心最直观的诠释。C呈弯形且开口有力,既代表了 乙 ,又彰显了 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_______ ②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渍”的正确读音是A.zì B.zé(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______改为_______(4)为了加强宣传介绍的力度,请在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三句评价性的语句。(填字母)A.慈溪走在湾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B.慈溪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C.慈溪是古丝绸之路的起航点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三、句子默写7.默写。(1)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2)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6)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7)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四、名著阅读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文段一】晁盖便教背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啰,只顾跟着那黑大汉走。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攧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辆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出城来。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张弓箭,飞蝗般望后射来。那江州军民百姓,谁敢近前。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文段二】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①文段一中的人物“黑大汉”是________,下列故事中与他有关的一项是( )A.义夺快活林 B.沂岭杀四虎 C.拳打镇关西 D.私放晁天王②文段二中的“他”是________,“他”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关押审问。五、诗歌鉴赏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六、课外阅读请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王冕①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②,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③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④,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⑦,冕亦笑。(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注释]①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②蹊:践踏;③痴:入迷;④潜出:偷偷走出去;⑤策:通“册”,指书;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讪(shàn)笑:讥笑。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安 阳 韩 性 闻 而 异 之 录 为 弟 子 学 遂 为 通 儒。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或牵牛来责蹊 _______________ (2)已而复如初______________12.从文中可看出,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结合学习实际,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七、对比阅读【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夏日赏荷(李盛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3)临湖赏荷( ) (4)湖天一色( )14.翻译下面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15.【乙】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对荷花的记叙和描写的。16.同为咏荷之作,【甲】【乙】两文描写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八、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回答下列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7.用简洁的语言给上面两段文字分别拟一个小标题。18.有人认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19.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________,“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指__________。20.选从本选文描写中可以看出济南冬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2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哲人隽语,更是时代风尚。②“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智慧。③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明早已随时光化铅,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了昔日的光芒。唯有华夏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的风霜不但没有侵蚀它、湮没它,却为它添砖加瓦、增光溢彩了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能做到“美美与共”。④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蒙古人放弃了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八旗子弟踏破天门豪情万丈,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中华文化总是能以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⑤“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这种交流从古至今都存在着。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世界的大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那时的神州大地,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自隋唐开始,佛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⑦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间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平台,既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各族文明在交流中共存,在交流中壮大。2015年9月,新时代领路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明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革命性理念,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载入了新时代领路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⑨纵观当今时代,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化,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匹配精彩纷呈的世界,唯有文化共存才是出路。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在一种友好氛围中逐步消除误解、摒弃成见,韩流也好,日流也罢,“西流”亦可。如果兼容并蓄、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一定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22.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文中第⑥段只用了事实论据。B.“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作为本文第⑥段的论据。C.第③段运用举例、对比论证,强调包容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D.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三个部分,第①②③提出问题,④⑤⑥分析问题,⑦⑧⑨⑩解决问题。B.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之所以暗淡消逝,只是因为不懂得兼收并蓄。C.文章第⑧段承上启下,引出了下文“当今时代,唯有文化共存才是出路”的观点。D.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智慧和创造。24.请概括本文中心论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得到的启发。九、作文25.按要求作文在你成长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或让你感动,或给你愉悦,或催你奋进……一张邮票,一片枫叶,一枚书签,一只风筝,一座石桥……常常在不经意间唤起你对美好的人和事的追忆。请以“记忆里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②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1.C2.C3.B4.D5.B6.(1) 蜕 绎(2)A(3) 崔 璀(4) 甲:C 乙:A 丙:B7.衣冠简朴古风存 行到水穷处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辞根散作九秋蓬 庄生晓梦迷蝴蝶8.①李逵 B ②保尔 从匪徒手中救出了朱赫来9.(1)表现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2)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10.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1.或:有人 已而:不久12.勤奋学习,孝敬母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13.多 洗 在……旁,靠近 一样14.(1)香气远播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兴致正浓时,忽然有大雨倾盆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15.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6.内容上,《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夏日赏荷》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荷花的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17.薄雪覆盖下的山 济南城外的山18.时间空间都可,按空间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山坡山腰的景物,或按由白天到傍晚的的时间顺序来写,其标志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19.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 春天来临满山的花草20.济南的冬天具有温暖的特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21.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22.A23.C24.中心论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启示:各国文化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正确观点即可)25.参考例文记忆里的芬芳那年,栀子花开,芬芳沁润心田。依稀记得那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无聊地走来走去,爸爸怎么还没有来接我?我的心莫名地烦躁起来。天逐渐暗了下来,我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果不其然,伴着一阵“吱-吱-吱”的刺耳的声音,爷爷骑着那辆看上去不比他年纪小多少的三轮车过来了。“晗,我们回去吧。”爷爷总是那么笑眯眯地。“爸爸呢?”心理想着爸爸的轿车,我的语气不是那么太好。“噢,你爸呀,今天可忙呢,这样也好,不是给了我一个接孙子的机会吗?”爷爷哈哈笑着说。“机会?骑着这个古董跑好几公里也叫机会?您不累,我坐着还嫌累呢!”我心里嘀咕着。看着年迈的爷爷,弓着腰,因为见到我,笑意在他脸上荡漾开来,深深的皱纹像极了傲霜怒放的菊花,心理的嘀咕终究没说出口。“晗,你看看路边的灯没有,多么明亮啊。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啊!”得,爷爷又要讲他的大道理,真是说者有意,听者无心啊。随着路面突然收窄,灯光突然没了,一片漆黑中,爷爷终于停止了自己的演讲,小心地骑着,这样也好,气氛没那么尴尬了,我不怀好意地想着。坑坑洼洼的路面这在城里是少见的,大概是前不久下过雨,冲刷了泥土,而石子裸露在了外面,爷爷的三轮颠颠簸簸,根本找不到方向,在漆黑中沉默地摸索的爷孙俩终于由我打破了沉寂:“这破路,啥时有盏灯就好了!”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引擎声,同时一束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爷爷赶紧识趣地靠边停车——得让汽车先走。稍许等待之后,汽车并没有挪动,驾驶员从车窗外内坚定地向我们挥手,示意我们先走,爷爷笑着点头致谢,赶忙上车加速蹬着,身体里好像多出来很多力气。往后的路,既光明又温暖,汽车不紧不慢地跟在我们后面,不知不觉前面已经到家了,我回头看了一下那辆汽车,只见它亮着左转灯,潇洒地掉头离去了,甚而至于没有听见爷爷的道谢声。这一刻,伴随着爷爷的唠叨声,远去的汽车身影,我分明嗅到了栀子花香,清淡持久,空旷神怡,让我的记忆始终停留在这个五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六),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练习试题(九),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句子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