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5: 哥哥逃亡乡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专题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哥哥逃亡乡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专题训练,共7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训练专题五:哥哥逃亡乡下名师导读 在朱赫来的组织下,铁路工人举行了罢工。德军对工人进行了疯狂的镇压,逮捕了部分工人并强令工人复工。工人们在死亡的逼迫下,不得不重新复了工。针对红军游击队的武装抵抗,德军强迫阿尔焦姆和另外两名工人运送他们打击红军。你想知道他们在开车途中发生了怎样的变故以及此时保尔和冬妮娅之间的情感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吗?请继续阅读本章。车站开始变得不安宁起来了,不断有消息沿着铁路线传到城里来,听说外地很多铁路工人已经开始罢工了。省里的游击运动也开展起来,革命者组织了十多支游击队,他们有的是由布尔什维克组织的,有的是由乌克兰社会革命党人组织的。这个时候,德国人在乡下对农民横征暴敛,那些逃亡他乡的地主们也重返庄园作威作福,乌克兰伪乡警们更是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他们合起伙来欺压和盘剥贫苦农民。德国人每天都在把从乌克兰掠夺的粮食、牲畜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自己的国家去,铁路运输因此变得格外繁忙起来。在这样的压迫下,市民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整个舍佩托夫卡小城就像一堆架起的干柴,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可能[微软用户1]。这些天,朱赫来忙得不可开交。他自从留在城里以后,做了大量的地下工作:结识了许多铁路工人,时常参加青年人的晚会,在机车库钳工和锯木厂工人中悄悄地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他也曾试探过阿尔焦姆,想了解他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党的事业有何看法, 阿尔焦姆说:“我对党派的事,弄不太清楚,但是,您什么时候需要我帮忙,我一定尽力,你可以相信我。”阿尔焦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对布尔什维克党及党的事业的看法,但是朱赫来对这种回答已经很满意了。他知道阿尔焦姆是自己人,能够说到做到。至于入党,目前的条件显然还不成熟。他想等条件成熟时,再发展阿尔焦姆加人布尔什维克。为了便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朱赫来从发电厂转到了机车库干活。这样更便于他了解铁路上的情况。现在的铁路运输,一下子变得格外繁忙。德国人动用成千上万节车皮,把他们从乌克兰掠夺到的黑麦、小麦、牲畜等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德国去。乌克兰伪警备队协助德国兵胡乱抓人,对囚犯进行严刑拷打。面对这样的残酷压迫,乌克兰人民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们纷纷自发地开始组织反抗,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终于拉开序幕。不仅工人不上工,连值班长也走了。全线的工人几乎都罢工了,离舍佩托夫卡大约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发生了战斗,一支游击队切断了铁路线,炸毁了几座桥梁,使这里一昼夜没有火车通过。[微软用户2]为了制止罢工,德国兵在站台上架起了一排排重机枪,伪警备队员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到处抓人上班。当天夜里,德国兵开始了大搜捕,阿尔焦姆也被抓走了。德军以死亡相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仗恃自己的势力,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逼迫阿尔焦姆和另外两名工人上了一列德国军用火车。驻站长官的助手叫道:“阿尔焦姆、波利托夫斯基、勃鲁扎克,你们三个一组,务必立即去开车。违者就地枪决!去不去?”阿尔焦姆等三个工人只好沮丧地点了点头。他们被押上了机车。火车头愤怒地喷吐着发亮的火星,沿着铁轨向夜色苍茫的远方驶去。阿尔焦姆给炉子添好煤后,走到司机波利托夫斯基老头身边:“大叔,咱们真就这么给他们开吗?”“刺刀顶在脊梁上,那就开呗。”“咱们不如扔下机车,跳车逃跑吧。”勃鲁扎克瞥了一眼坐在煤水车上的德国兵,建议道。“我也正是这么想的。”阿尔焦姆压低声音说。“可这个家伙老在背后盯着我们,不好办。”波利托夫斯基凑到阿尔焦姆跟前,低声说:“我想过了,这车咱们决不能开,你想,前方正在打仗,起义的人炸毁了铁路,要是咱们把这帮狗东西送过去的话,他们一下子就会把起义的弟兄消灭掉。孩子,你知道吗?就是在沙皇时代[微软用户3],罢工时我也没出过车,现在我也不能开。送敌人去打自己人,这是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耻辱。原先开这台机车的小伙子们不就跑了吗?虽然是冒着生命危险,但他们还是都跑了。所以说,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车开到那地方。你说呢?”“你说得对,大叔,可咱们怎么对付后面的这个家伙呢?”阿尔焦姆瞥了德国兵一眼。波利托夫斯基皱紧眉头,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一下压力计,似乎想从那里找到这个难题的答案。阿尔焦姆拿起茶壶,喝了一口水。他们俩都在谋划着同一件事情,只是谁也不肯先开口。这时,朱赫来的话仿佛在阿尔焦姆的耳边响起:“老弟,你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什么看法?”阿尔焦姆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是这样回答的:“随时准备尽力帮忙,你可以相信我……”想到此,阿尔焦姆下意识地苦笑了笑:“这个忙帮得可倒好!竟然送起讨伐队来了……”[微软用户4]波利托夫斯基此时也沉不住气了,他弯腰俯在工具箱上,尽可能凑近阿尔焦姆说:“干掉这家伙!”阿尔焦姆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波利托夫斯基把牙咬得直响,接着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咱们先把这家伙干掉,再把调节器、操纵杆都扔到炉子里,让车减速,这样咱们就可以跳车逃跑了。”阿尔焦姆深深地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似的,说:“好吧。”[微软用户5]随后,他又探过身去,靠近副司机勃鲁扎克,把他们的这个决定告诉了他。勃鲁扎克没有马上回答。他心里清楚这样做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家都在城里。尤其是波利托夫斯基,家里有九个人要靠他养活。但他们又都很清楚,这趟车决不能再往前开了。犹豫了片刻之后,勃鲁扎克表态了:“我同意。不过谁去……”他话说到半截便停下了,但此时阿尔焦姆已经明白了他后面要说的是什么。阿尔焦姆转身朝在调节器旁边忙碌着的波利托夫斯基点了点头,表示勃鲁扎克也同意他们的意见。但他随即又想起这个令他十分伤脑筋的难题,便凑到波利托夫斯基跟前,说:“咱们该怎样下手呢?”波利托夫斯基不假思索地说:“你力气最大你动手,用铁棍敲他一下,不就完了!” 阿尔焦姆紧锁眉头,说:“可我下不了手哇。细想起来,这个当兵的并没罪,他也是被逼的。”波利托夫斯基生气了,他不满地瞪了阿尔焦姆一眼,说:“他是被逼的,他没罪不错,可咱们不也没罪吗,咱们也是给逼来的。可你想过没有,咱们运送的可是讨伐队呀。就是这些没罪的家伙要去杀害游击队员。难道游击队员们有罪吗?唉,你呀,你这个糊涂虫![微软用户6]”“好吧。”阿尔焦姆鼓足勇气边说边伸手去拿铁棍。然而波利托夫斯基却把他的手给拦住了,然后低声道:“还是我来吧,我比你有把握。你拿铁铲到煤水车上去扒煤。必要时,就用铁铲给他一下子。我现在去装作砸煤块。”勃鲁扎克也认为这个办法好,他站到调节器旁边,以便接替波利托夫斯基的工作。德国兵两腿夹着枪,坐在煤水车边上抽烟,偶尔看一眼机车上忙碌着的三个工人。阿尔焦姆到煤水车上扒煤时,那个德国兵并没怎么注意他。波利托夫斯基从煤水车边上装作要把大煤块扒过来,示意让他挪动一下,他也顺从地从煤水车上下来,向司机室的门走去。突然,随着铁棍击物的短促而沉闷的声音响起,德国兵的身子重重地倒在机车和煤水车中间的过道上。灰色的无檐呢帽马上被血染红了。波利托夫斯基扔掉铁棍,大声地说:“快,把调节器拧下来!”十分钟之后,一切皆妥。无人驾驶的机车在缓缓地减速。铁路两旁,阴森森的树木在机车的灯光里闪了一下,很快又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耗尽了最后力气的机车,呼吸越来越弱。阿尔焦姆、波利托夫斯基和勃鲁扎克三人先后从机车两侧的踏板上跳下来,趁着夜色逃走了。保尔从发电厂下班回来,听说了哥哥遭警备队搜捕的消息,十分担心,立刻跑到机车库找朱赫来,但没有找到。其他人也没有听说他哥哥和另外两个人的任何消息。[微软用户7]三家的家属们无不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们有个三长两短。直到朱赫来悄悄来到他们家,告诉他们家人说他们三个人都安全地逃到了远处偏僻的乡下,没有危险了,这时三人的家属才放了心。但他们仍对现在的时局很惶恐(惊恐,害怕),不知这种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何时是了。朱赫来安慰他们说:“目前是这样,但是时局很快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听说红军已经开始反攻了,德国人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请大家一定要振作起来。”自从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三个家庭的关系一下子变得亲密起来。每当三个人从乡下寄来家书的时候,他们总会聚在一起,怀着欣喜的心情去看信。不过因为男人们不在家,家里总会显得有些冷清和寂寞,主要劳动力走了,生活也变得艰辛起来。看到这几个家庭的艰难处境,朱赫来想方设法地周济他们。这一天,朱赫来给了波利托夫斯基母亲一些钱,骗她说这是她儿子捎来的,嘱咐她当心点,千万不能对任何人说。其实,这钱是朱赫来从组织留下的经费中拨出来的。阿尔焦姆三人在乡下做铁匠活,暂时没有危险。能逃离德国人的手掌,不去做背叛国家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只是一想到家中亲人在他们走后陷入更加艰难的生活境遇时,他们三个人常常会很担心。每当工作之余,遥望着城里的方向,想着凄苦中的家人,他们总是长吁短叹,但却无计可施。家里的生活在阿尔焦姆走后更加艰难,保尔一个人的收入远远不够开销。所以,保尔的母亲打算出去找点儿活做,恰好隔壁列辛斯基家需要一个厨娘,她想去他家工作。可是保尔坚决不同意[微软用户8]:“妈妈,您不能去他家干活,家里的困难我会解决,我可以多做几份活。锯木厂正好雇人搬木板,我可以到那里找活干。如果您出去干活,而且还到列辛斯基那样的人家去,哥哥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他会怪我不争气,让妈妈出去受累。”母亲拗他不过,只得放弃去列辛斯基加做厨娘的想法。第二天保尔就到锯木厂去搬木板了。他白天在锯木厂工作,晚上再到发电厂。十天之后,他就拿回来一笔钱交给了母亲。把钱交给母亲的时候,保尔犹豫了很久。母亲看出他有心事,就问他怎么了。保尔说: “妈妈,可以给我做件衬衫吗?身上的这件实在不能穿了,家里开支的问题我会再想办法解决的。”听到保尔这样说,母亲很心疼,保尔从出生到现在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穿过,平时就捡人家不要的穿。本来母亲就觉得很对不起孩子,现在他自己提出来要做件新衬衫,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失望,“好的,孩子,你是该做件新衣服穿了,我明天就去买布。”保尔终于有了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衬衣,心里甭提有多么高兴。趁着休息的空闲,他又到理发店把头发认真地打理了一番,人一下子就显得精神起来了。于是,他满心欢喜地穿上新衬衫去找冬妮娅。这个时候,冬妮娅正为保尔而生气呢。本来约好了要一起去钓鱼的,结果十天半个月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她不知保尔是忘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当保尔终于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冬妮娅差点没认出他来。十几天前那个脏兮兮的小伙子原本乱蓬蓬的头发被打理得整整齐齐,身上穿了件新衬衫,仿佛突然变了个人似的,这真令人难以置信。冬妮娅本来想说几句表示惊讶、赞赏的话,但看到保尔明显有些发窘的样子,不想让他感到太难堪,就装作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只是埋怨他说:[微软用户9]“你怎么才来呀!不是说好了要一起去钓鱼的吗?怎么不守一点信用呢?”保尔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这些天,我白天一直在锯木厂干活,根本没有时间赴约。”当然,他没有说,自己为了能挣钱换来身上的这种变化,累得几乎直不起腰了。冬妮娅似乎猜到了保尔的难言之隐,火气很快就消了。她对保尔说:“走,我们到池塘边上走走。”保尔已经把冬妮娅当成无话不谈的最好朋友了,不管什么事都愿意和她分享。哪怕偷德国中尉手枪的事情,保尔也毫不隐瞒地对冬妮娅说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约冬妮娅过几天一起把枪藏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树林深处。阅读启示1.阿尔焦姆等三名铁路工人,冒着随时被德军抓捕并处死的风险,杀死监督他们的的军士兵,弃车逃走,使德军歼灭游击队的计划成了泡影,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爱国不能只是说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2.保尔和冬妮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让我们看到了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坦诚相待的无比重要性。写作素材积累【主题】宁死不做敌人的帮凶。【使用话题】爱国、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素材点拨】面对入侵之敌,每个人都有奋起抵抗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即便不能在战场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也要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予敌人以有力的反击。即使一时还起不到什么作用,也绝不能充当敌人的帮凶。阿尔焦姆、波利托夫斯基和勃鲁扎克三位铁路工人在面临生与死、家与国的抉择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思考探究1.波利托夫斯基为什么说阿尔焦姆是个“糊涂虫”?2.保尔坚决不同意母亲到隔壁列辛斯基家做厨娘,仅仅是不希望母亲再受苦受累吗?。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保尔真正把冬妮娅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参考答案1.因为阿尔焦姆在敌死我活的大是大非面前心慈手软。2.还有另有隐衷,那就是保尔特别讨厌隔壁邻居列辛斯基一家,尤其是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因此,他绝不愿母亲遭受他们的白眼。3.毫不隐瞒地把偷德国中尉手枪的事情对冬妮娅说了出来,还约冬妮娅一起把枪藏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树林深处。
[微软用户1]【写作看点】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舍佩托夫卡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微软用户2]【写作看点】概括交代铁路工人罢工情况,目的在于引出下文抓捕工人,强迫他们开车。[微软用户3]【知识链接】沙皇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被称为沙皇时代。[微软用户4]【阅读理解】此时,阿尔焦姆想起朱赫来的话及自己的表态,说明他是一个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人。[微软用户5]【阅读理解】把如何拒绝给德国人开车比作“千斤重担”,表明阿尔焦姆将此事看得非常重要,刻不容缓。[微软用户6]【阅读理解】波利托夫斯基指责阿尔焦姆是个 “糊涂虫”意在表明阿尔焦姆在你死我活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该心慈手软。[微软用户7]【写作看点】这句话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将叙述的视角由阿尔焦姆等三人转移到他们的家人及保尔身上。[微软用户8]【阅读理解】保尔坚决不同意母亲到隔壁列辛斯基家做厨娘,除了不希望母亲在受苦受累外,还有另有隐衷。[微软用户9]【阅读理解】“本想……不想……”显示出聪慧的冬妮娅特别善解人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7: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专题训练,共10页。
这是一份专题31:多年梦想终于实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专题训练,共4页。
这是一份专题29:母亲来信产生的影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彩内容重组与读写专题训练,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