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音8下 3.2.3厄尔嘎兹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157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艺版八年级下册厄尔嘎兹 阿拉伯舞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下册厄尔嘎兹 阿拉伯舞曲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练一练,学习歌曲《厄尔嘎兹》,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民族之声--厄尔嘎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厄尔嘎兹》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里面的一首歌曲,是很早就传到我国的一首土耳其民歌,著名歌手朱明瑛、苏小明都曾经唱过。厄尔嘎兹是位于土耳其南边的托罗斯山脉的主峰,它巍峨壮丽,高耸入云,山坡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因此土耳其人常常把厄尔嘎兹看做是人民的骄傲、祖国的象征。由于土耳其的土著居民是吉普赛人,所以土耳其民歌吸收了吉普赛风格快速、急剧的鼓点节拍,音乐高低起伏较大,明快流畅,节奏鲜明,风格自由奔放。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土耳其民歌特点的为同时,进一步掌握切分音这种节奏类型在歌曲中的变现力和作用。(二)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分析和把握土耳其歌曲《厄尔嘎兹》的节奏特点,了解什么是切分音,并能通过练习掌握切分音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2.能力目标:能熟练演唱《厄尔嘎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在学习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土耳其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产生兴趣。(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在学习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土耳其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产生兴趣,并熟练演唱《厄尔嘎兹》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切分音,并能通过练习掌握切分音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八(12)班学生,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对学生在音乐课上对歌曲的节奏把握和演唱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整体看,学生对基础乐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对学习音乐的热情比较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节奏感不强,不能很好处理和把握歌曲在演唱时的情感。基于这个班的学情,我通过学习《厄尔嘎兹》这首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切分音节奏在歌曲中的变现力和作用,,并能在学习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土耳其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产生兴趣,正确熟练演唱《厄尔嘎兹》。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直观视图最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先播放樱花动态图复习日本民歌《樱花》,再选取几张土耳其的风景图,让学生先有了对土耳其的初步印象
后引入新课。2:讲练结合法:在本堂课中,有老师的主讲,更有学生的随堂参与练习,既发挥老师的主导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3:此外,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和学习兴趣,我利用电脑课件和教学平台,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视频演示和音响欣赏,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四、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竖笛吹奏日本歌曲《樱花》后,展示土耳其风景图导入新课学习《厄尔嘎兹》。师问:这么美丽的建筑,国旗上有一颗星星和月亮的是哪个国家呢?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引出新课学习《厄尔嘎兹》。复习学生学过的歌曲后,用美丽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并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课题简介歌曲 简介《厄尔嘎兹》 《厄尔嘎兹》是很早就传到我国的一首土耳其民歌,著名歌手朱明瑛、苏小明都曾经唱过。厄尔嘎兹是位于土耳其南边的托罗斯山脉的主峰,它巍峨壮丽,高耸入云,山坡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因此土耳其人常常把厄尔嘎兹看做是人民的骄傲、祖国的象征。 请一个小组成员简介歌曲《厄尔嘎兹》,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设置本环节,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便于进一步学习。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 一、能分析和把握土耳其歌曲《厄尔嘎兹》的节奏特点,了解什么是切分音,并能通过练习掌握切分音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二、能在学习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对土耳其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点产生兴趣。 请同学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学习提高 形成技能 一、初听歌曲,感受土耳其民歌的特点; 二、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土耳其民歌特点:带有浓郁的牧歌风味,热情豪放,朴实感人。 三、再听歌曲,结合课本说说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听完后引导学生明白:歌曲有比较多像 × × × 这种节奏类型,它叫切分音。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并能说出听后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初听歌曲的感受,明确这首土耳其民歌的特点。 学生再听歌曲后引导学生找出这首歌有比较多的切分音。 初听歌曲后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明确这首土耳其民歌的特点。 通过再听歌曲,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比较深的印象后,结合课本,能很快发现切分音节奏,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学习提高 形成技能 四、介绍切分音: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 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 五、比一比:1、 2/4 ××× | ×× ×× | × - || 2、 2/4 ××× | × × × | × - || 六、练一练: 2/4 ××× | × × × | × - || 七、学习歌曲《厄尔嘎兹》1、播放音乐,随音乐学唱歌曲;2、老师带唱歌曲;3、学生试唱歌曲,老师纠正。 八、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跟伴奏与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用手拍打节奏。 老师提出什么是“切分音”后,结合课本向学生明确“切分音”的具体定义。 老师出示两组节奏给学生比较,找出切分音的不同体现。 组织学生读节奏和用手拍打节奏。 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然后老师带唱,引导学生认真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 老师和学生一起随伴奏边唱歌曲边用手拍打节奏。 在学生有了对切分音的初步认识后,老师给出具体定义,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切分音节奏的具体有了明确认识。 通过读节奏和打节奏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习惯,循序渐进地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歌曲。 通过设置这个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拓 展 总结升华 民歌欣赏: 1、 听赏前苏联民歌《喀秋莎》 2、听赏南斯拉夫民歌《啊,朋友再见》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土耳其民歌,初步了解了土耳其民歌的一些特点,以及什么是切分音,和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希望继续发扬。 老师播放前苏联民歌《喀秋莎》和 南斯拉夫民歌《啊,朋友再见》,学生认真听赏。 学生再唱歌曲,老师总结课堂。通过听赏其他国家的民歌,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世界民族之声的特点。 通过课堂总结,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 五、设计说明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复习旧知,温故知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确立目标,明确方向——学习提高,培养能力——知识拓展,总结升华。 所以选择《厄尔嘎兹》这课来作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是因为了解了学生节奏感比较弱,特别对切分音的概念比较含糊后,特意选择这首简单的歌曲来让学生学习,重点突破切分音这种节奏类型在歌曲中的变现力和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音版正月十五那一天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三)桑塔·露琪亚 田野静悄悄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欣赏意大利民歌《桑塔, 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正月十五那一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