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琴箫曲《梅花三弄》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琴箫曲《梅花三弄》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音乐知识,欣赏《梅花三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 题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共 1课时/第 1课时教 学目 标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准备琴、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2思考问题: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音乐知识: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三、欣赏《梅花三弄》1、听赏全曲。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4分段细听。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以乐曲第七段的部分曲调为例:这段曲调在节奏的变化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旋律大起大落,弹奏上采用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更突出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同时,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音调平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5、完整欣赏全曲。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7、小结。 思考问题并汇报、 学生了解古琴。 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讨论并汇报聆听结果。 完整欣赏全曲。板书设计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学生作业或实践复习已学歌曲。教学反思 年 月 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上册★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准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育思想和教法,学法概述,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玛利安》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