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印度歌舞音乐《蒙格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蒙格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学习并掌握印度音乐的鲜明的民族风格。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和体验,总结出南亚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理解印度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3、德育目标:通过对印度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唱《流浪者之歌》,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印度服装
教学方式:音乐欣赏法、对比讨论法、参与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1、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主要城市有加尔各答(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和黄麻加工中心)、孟买(印度最大纺织业中心)。国花为荷花,蓝孔雀是国鸟,货币是印度卢比(Rupee)。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2、印度音乐按照体裁可分为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4种。印度传统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始终伴随着曲调的持续音,富于变化的鼓点以及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所有这一切正是构成印度传统音乐的基本因素:拉格和塔拉。
(1)“拉格”(Raga)一词是梵语,意为色彩、情绪,它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古典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就表现出以拉格为基础的即兴演唱演奏上。每种拉格都有相应的、由5~9个音依一定次序排列的音阶,它们的上行和下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与欧洲大小调音阶形成明显区别的是,印度拉格常用的几种音阶中小2度音程居多,增2度次之,而大2度往往只有1~2个。
(2)塔拉是印度传统音乐构成的另一要素,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印度的节奏体系相当复杂,总共有100多种,常用的约有15~20种。作为节拍周期的塔拉最短的有3拍,最长的达128拍,而较长的周期实际上是由若干个较短的节拍单位构成的,一个周期中每个节拍单位的首拍都有特定的不同称谓,并以拍手或摇动右手来标明。在每个长的周期中无论中间的节拍变化多么纷繁,最终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循环到开头的最强拍上。这一点是即兴演唱演奏者和伴奏的鼓手必须具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问候: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2、欣赏《美丽的印度》,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自哪个国家吗?引出课题:南亚音乐——印度音乐。
二、探寻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映象印度
1、课件展示亚洲地图,印度处于南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
2、关于印度我们会联想到:印度电影、舞蹈、美食、美女、宗教、瑜伽等。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印度的音乐和舞蹈来自对众神的崇拜,印度音乐和宗教、神话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印度化的乐器
播放MTV,由孙燕姿所演唱的《神奇》,找出其中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并加以描述。
1、西塔尔(琴):聆听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吉他进行比较。(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属于这种类型的乐器有小提琴、曼陀林、吉他、单簧管、萨克斯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小提琴。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2、塔布拉(鼓)
(三)印度古典音乐的两种基本要素
1、欣赏印度乐曲《晚上的拉格》或《拉兹之歌》。提问:该乐曲的速度大体发生了几次改变?每一次的变化你能让你想到什么?
2、印度古典音乐的两种基本要素:
(1)拉格:(Raga)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它是一种旋律的框架。通常由五到十个音符组成一段旋律,学习印度音乐的学生必须记住大量的"Raga”,用来作为旋律组织和灵感启发的素材,实际表演时选择一段作为旋律即兴的基础。它要靠音乐家的即兴表演加以丰富、完善。
(2)塔拉:节奏、节拍的总称。实际演奏时,音乐旋律一边合着塔拉,一边错开,往往形成切分,使旋律与塔拉之间产生微妙的变化关系。
3、在印度音乐中,装饰音是自然生长的,而不是从外面任意加上去的,这种修饰也是我们音乐的基础,印度音乐的特色是轻微起伏的曲线,精巧典雅的螺旋式的细部。
三、学唱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
1、初听 :思考该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旋律线条是曲线型,多以级进方式进行,用了装饰音:波音。
2、学唱。
3、加入特色节拍齐唱
四、拓展延伸:印度歌舞
1、印度舞蹈:同学们肯定非常的带劲,印度的肚皮舞好迷人吧!印度舞蹈也很特别,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据说,舞蹈演员单手可做出28种姿势,双手可做出24种姿势。
2、欣赏一段传统印度歌舞片段。随着印度电影的发展,印度歌舞也具有现代的风格。
3、观看印度歌舞音乐《蒙格尼》,总结印度舞蹈的特征:身体语言异常丰富,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夸张地舞动,讲究的是舞蹈者手势、眼神、内心所想、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都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4、学跳一段印度舞,印度服:长达6米的纱丽。
五、探索与讨论:印度电影
1、播放印度电影《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片段。
2、讨论小结:这是一部印度电影,印度电影是不注重剧情的,舞蹈和音乐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歌舞是印度音乐的最大特色。没有印度歌舞的印度电影将黯然失色,也就沒今天的宝莱坞。宝莱坞就是以孟买为中心的电影基地,它的电影年产量非常高,独特的歌舞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不同于世界电影之都——好莱坞电影的另类选择。象著名的《流浪者》这部电影是20世纪60年代来到中国的,这部在50年代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的作品,一来到中国就受到非常热烈的追捧。当然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也被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夺魁。
六、教学回顾: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1、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波浪型和曲线式的旋律;
2、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
3、富于变化的鼓点;
4、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
七、小结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南亚各国都具有其风格迥异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他们与我国一衣带水,了解他们的音乐,为我们带来更具亚洲风格的音乐艺术享受。思考:我们能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流传和发展做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选用资料倍受学生喜欢,课堂气氛活跃。
3、从较新的角度了解、分析印度音乐的特点,使学生有打开眼界、大饱耳福的感觉,学生在听、动、看、议的过程中,享受了音乐带来的美感。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起思考:我国艺术遗产的现状,激发学生爱国、爱民族音乐的情绪。
花城版七年级下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片段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下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片段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小城故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小城故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引导思考,学唱旋律,学唱歌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老渔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七年级下册歌曲《老渔翁》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