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 八下 4.5玛利安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1571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玛利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玛利安》教学设计,共3页。
《玛利安》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较为准确的掌握本课的难点切分节奏,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能力,通过歌唱、演奏、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并通过作品的赏析总结,加深对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让学生明白:音乐艺术的交流中,相互吸收融合是发展音乐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玛利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歌唱、演奏、探究、合作等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较为准确的掌握本课的难点切分节奏。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并掌握好本节课的切分音节奏。教学分析:牙买加民歌《玛利安》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花城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界音乐之窗(之三)拉丁美洲音乐,F大调式,2/2拍,通过对玛利安的描绘,展现出一片美丽的风景:宽广的海湾,美丽的沙滩。结构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段切分节奏形成的旋律富有特色,展现了玛利安的美景,邀请人们到玛利安做客。B段节奏紧凑,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热情的音乐让你感到如果你来到玛利安,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可以自由地游玩,你将怀念玛利安。C段再现了第一段,再一次展现了玛利安美丽的风景,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教学准备: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沙锤,学生准备好竖笛。教学重点: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教学程 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视频播放新闻短片,回答以下问题:(1)在这段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2)哪一部分使你印象最深刻?(3)说鼓的同学,你能打出里边鼓的节奏吗?(4)检查你的节奏与老师的节奏一样吗?看短片并回答问题。 请说对鼓的印象最深刻的同学来试试把鼓的节奏打出来。答案对比,一起打打节奏。通过短片意识到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与非洲黑人元素有关的音乐知识,初步了解到黑人音乐与鼓和舞蹈伴随,通过短片中鼓的节奏引入切分节奏,对切分节奏有个初始感。初步感受完切分节奏之后,以旅行的方式带同学们到一个地方去感受以切分节奏为主的音乐,进入牙买加。授课1、 投影播放牙买加的图片2、 完整聆听《玛利安》,完成下面的表格(1)节拍速度节奏 (2)留意歌词内容(3)教师范唱(4)师带唱(5)完整聆听歌曲 (6)提问同学们觉得哪些地方唱的不好?为什么?(7)我们试着跟着老师一起做身体律动,然后再尝试歌唱,感受会不会更加容易唱好切分节奏?(解决难点切分节奏)(8)教师口风琴伴奏 (9)生生、师生相互评价(10)随音乐歌唱 3、对比,如果改变它的音乐要素中的节拍、速度、节奏,看会有什么变化?(1)节拍速度节奏2/2稍慢切分4/4稍快附点(2)连线题切分 常规的节拍感 附点 摇摆、飘荡 正规、平稳 重音迁移的节拍感9、曲式结构分析:A+B+A(再现)为什么A、B?再现是怎么知道的?哪里体现?A段:切分节奏B段:节奏紧凑C:再现10、完整歌唱。看牙买加美丽的环境、风俗民情及其地理位置聆听,并完成投影中的表格。节拍速度节奏2/2稍慢切分朗诵歌词听老师范唱跟随老师学唱听歌曲的感觉,听完后全班齐唱小组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先模仿老师做身体律动,然后边律动边唱,感受难易。 跟着老师口风琴的伴奏歌唱。生生评价全体齐唱 思考、聆听、对比、感受 凭着自己的感受完成连线题 请同学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并说出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通过看牙买加的图片,引出介绍牙买加中黑人元素的渗入,点出拉丁美洲音乐的混合型的特点。 通过对歌词的学习,透过一个一样美丽的地方“马尔代夫”即将消失的问题,渗入爱护环境的教育。 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身体律动寻找节奏感,尝试边律动边唱,解决难点切分节奏。 利用小乐器可以跟同学们靠的更近一些,亲和力更强,也可以随时调整和解决歌唱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改变音乐要素,让同学们感受切分节奏在歌曲中起的作用,并区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带来的不同感觉。 透过曲式分析,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拓展1、 竖笛吹奏该曲。老师示范,如果同学们感觉可以,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来。2、 展示另一种伴奏乐器:沙棰3、 分成3组,一组唱、一组吹、一组沙棰。4、 故事:通过前面的牙买加视频中的元素提取,引出拉美音乐特点:混合型音乐。先听范奏,再五分钟自由练习。 找同学尝试用沙棰敲出歌曲感觉。通过乐器演奏,加强歌曲感觉。 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使用沙棰跟着身体律动进行伴奏 这首歌曲是属于拉丁美洲的音乐,借前面视频,引出拉美音乐的特点。总结1、 玛利安,多么美丽,突出“爱护家园、保护环境”2、 提问同学,这节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谈谈感受首尾呼应 通过谈感受检查领悟歌曲感觉。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学唱《玛利安》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视频导入,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这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所涉及的文化领域及其地域,并从中感受切分节奏在拉丁美洲音乐中无处不在,从而对切分节奏有个初始感。2、通过观赏牙买加美丽的环境,灌输爱护环境的德育教育,发挥音乐教育对德育教育的正面效应。3、在歌曲的教学时,初步完整聆听整首歌曲,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有个初步的印象,用简单的表格记录其基本的音乐要素,在学唱过程中,整首歌曲的难点就在“切分节奏”,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切分节奏与身体律动融为一体,从而轻松的解决切分节奏。4、评价手段使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两种形式,检查大家的学习效果。5、通过改变音乐要素,对比感受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两种节奏型对歌曲的影响,突出切分节奏在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特点中的重要性。6、拓展部分使用竖笛演奏,加强及巩固切分节奏的掌握,检查大家对切分节奏掌握的差异,并通过视频首尾呼应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混合型的音乐文化。教学点评: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准备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氛围师生融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 梨园奇葩(之二)京剧《沙家浜》选段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十年代的戏曲变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编钟奏的古代乐曲《楚商》片段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下册歌曲 《鳟鱼》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欣赏主题,哼唱主题,欣赏第二段,欣赏第三段,欣赏第四段,欣赏第五段,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