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648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648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648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读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自然地理特征与下图所在地不相符的是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植被稀疏,生态脆弱C.河流短小,多内流河 D.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读右图,回答2-3题。2.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①城镇布局 ②地形起伏 ③河流流向 ④矿产分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③山谷中的道路应该避开陡坡 ④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完成4-5题。与目前相比,公元1600~1700年我国处于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5.下列关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A.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极大陆雪盖和冰川面积增加C.南半球水稻分布南界南移 D.1月份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取暖用电量减少 读图,完成下面6-7题。6.下列选项中A、B、C、D自然带类型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7.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含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9.根据图中曲线的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C.2010-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模式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2015年我国启动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是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下的15~59岁劳动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预测图。据此完成10-11题。10.据预测图可知:全面放开二孩后,我国未来15年劳动人口A.数量增加,比重下降 B.数量和比重都会增加C.数量减少,比重上升 D.数量和比重都会减少11.“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A.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B.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C.加大区域间人口迁移 D.促使总人口持续增长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2-14题。12.我国1980-2010年 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 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 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13.我国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 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 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 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 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 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14.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是 ①实行胎儿性别鉴定 ②提倡养儿防老 ③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 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沿海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6.该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最合理的选址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7-18题。17.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18.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地租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 A.环城路 B.三环路 C.二环路 D.一环路20.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五星级宾馆B.甲为汽车销售点 乙为早点店 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早点店D.甲为早点店 乙为五星级宾馆 丙为珠宝行 22.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米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脉东端,海拔最高达5300m,为雅鲁藏布江的两大支流——尼洋曲和拉萨河的分水岭,多断层发育。下图为米拉山东、西坡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小题。23.影响米拉山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坡度 B.降水 C.光照 D.土壤肥力24.米拉山植被种类最丰富的地段最可能集中在 A.东坡4800——5000m处B.西坡4800——4900m处C.东坡4600—4800m处 D.西坡4600——4800m处25.若在米拉山修建隧道,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岩体垮塌 B.冻土广布 C.岩性坚硬 D.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根据下图作答(16分)(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城市,原因 。(6分)(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2分)(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 。(4分)(4)D城市适于发展 工业,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4分) 27、.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1中自然带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 (4分)(2)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4分)(3)③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4分)(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下图为西宁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材料二 下面图甲示意青海省人口总量及出生率、死亡率情况,图乙示意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情况。(1)据图及所学知识,说明西宁市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二说明青海省2000年以来的人口变化特点。(8分) (3)根据图示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特点,说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5 DAADC 6-10 BBADD 11-15 ABBCB 16-20 ABABA 21-25 DBBDA二、综合题(共50分)26、(共16分)(1)B、C,(2分)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分)(2)矿产资源丰富,(2分)(3)铁路运输,水源不足 ,(4分)(4)钢铁,(2分)旅游(2分)27,(共16分)(1)高山草甸带 高寒荒漠带(4分)(2)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4分)(3)不符合,属于地方性分异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4分)(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4分)28、(共18分)(1)西宁市地处湟水谷地,耕地资源丰富,水源较充足,气候条件比较优越;(3分)青海省省会,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较优越。(3分)(2)从人口增长看,2010年前出生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后出生率变化不大;(2分)死亡率变化不大;人口增长缓慢。(2分)从人口年龄结构看,2012年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整体呈增加趋势,2013年起有所降低;(2分)老年人口比重呈增加趋势,0~14岁人口比重整体呈减少趋势。(2分)(3)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劳动力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分)但就业压力较大。(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一中校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pdf、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一中校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pdf、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黑龙江省嫩江市一中校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