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1(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阅读下列文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005元/支加征从量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
    (本试卷分共10页,满分120,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校区、姓名、授课教师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
    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狭隘(ài) 抽噎(yè) 庇护(bì) 拈(niān)轻怕重
    B.嗔怪(chēn) 附和(hè) 阐释(chǎn) 哄堂大笑(hōng)
    C.模样(mó) 气概(gài)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D.称职(chèng) 热忱(zhěn) 滑稽(jī) 刨(páo)根问底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帐篷 坍塌 安详 心无旁鹜
    B.荒诞 波斓 勋章 随声附合
    C.新颖 怅然 温训 神彩奕奕
    D.灼伤 纯粹 畸形 栩栩如生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史诗巨著”《白鹿原》演绎了在大革命洪流白鹿原的风云变幻。古老的土地在阵痛中战栗,中华民族的根脉在洗礼中传承,中国在 (变更 变迁 变革)中迎来新生。
    (2)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 (神采奕奕 光彩夺目 神采飞扬)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 ,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2)非学无以广才, 。 (诸葛亮《诫子书》)
    (3)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
    (4)四十而不惑, 。 (《论语》)
    (5)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不舍昼夜。 (《论语》)
    (7)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8)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不信,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10)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滴滴专车、神州专车、蚂蚁短租,AirBnB家庭旅馆等资源共享平台的崛起,将人们的闲置资产重新激活,把使用概率切分得更细来做重新配置。②这些平台让人们对于资产的即时需求得以满足,阻止了人们过度无效的购买资产。③这是“共享经济”趋势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它让所有的资产“价值最大化”——然而这里的价值并非垄断或独占,而是透过高度使用率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④新时代人才知道在未来,真正的优势 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 在于你能够“启动”多少资源。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第④句横线处需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阅读下列文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a)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
    (b)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
    (c)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1)这个诗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上面三首诗来谈一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首小诗,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学校开展以“吸烟危害知多少”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7分)

    (1)请你写出“烟”的第三笔的笔画名称________(1分)
    (2)请读以上图文材料,写出你探究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四点)(2分)


    (3)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以“控烟措施”为话题的辩论会,请你根据以下材料为正反双方设计辩题。(2分)
    自2015年5月10日起,外国烟草税时隔6年再度上调,将卷烟批发环节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税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香烟的零售价随之上调10%左右。
    正方辩题:
    反方辩题: (4)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如果你在车站候车室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吸烟,你会怎么劝说他?(2分)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 题。(12 分)
    自行车有望回归
    ①当下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危机使自行车显得优势昭然。这种出行工具几乎不造成任何污染,能源消耗量仅为汽车的1/50,材料消耗量仅为汽车的1/80。
    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日常出行的平均距离远远超出了自行车适宜出行的距离。然而,这种趋势的上升速度已经渐缓,在未来出行成本增加的压力下,相信这个数值不久就会达到上线并开始降低。一些对出行距离的详细考察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除了在大城市里往返于中心与城郊的上下班活动以外,其余的日常出行距离基本上都在5千米到15千米之间,而这完全可以通过自行车来实现。
    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自行车能够减少步行者的比例,我们在德国的明斯特和意大利的费拉拉已经观察到此现象。由于自行车噪音小,能够缓解城市的喧嚣,因此它也为行人提供了更好的出行环境。选择骑自行车的人通常不开汽车,当他们需要去较远的城郊时,就会依靠公交系统,所以自行车也从侧面使公共交通更加饱和,提高了后者的运输效率。我们估计,自行车在市中心和近郊有望保障20%~40%的出行,这一数据在公交系统十分完备的城市也许会有所降低。总的来说,未来自行车的使用比例通常会高于公共交通。
    ④在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城郊,自行车越来越多地成为汽车的替代品。同时,它能够补充公共交通的空白部分,加强后者的使用。在此方面自行车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它在一些自行车大国的使用比例达20%~40%。
    ⑤在远郊和乡村地区,乍看之下,自行车似乎没有一点前途。汽车在这些地方堪称霸主,主宰着绝大部分人的出行活动,即使短途出行也不例外。然而,有分析结果表明,一些依靠步行和自行车实现的超短行程也是存在的,并且数量不可忽略。
    ⑥伦敦交通局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大伦敦现有25%的出行完全能够通过自行车来完成,然而,真正由自行车实现的比例只有2%,这说明自行车的使用在伦敦市区(内伦敦)和郊区(外伦敦)都有一定的提升潜力。许多交通方式有望向自行车转变,其中62%来自汽车,26%来自公交车,7%来自火车和地铁,还有5%来自其他方式(这项研究未将行人考虑进去)。
    ⑦法国北庇卡底设备技术研究中心在分析里尔家庭出行调查时采用了一种新方法,结果显示,这座城市里有49%的出行可以靠自行车完成,这意味着每年能够减少15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请注意,这49%的出行里不包括距离少于1千米,依靠步行能够完成的行程,也不包括距离超过5千米,不易骑车完成的行程以及距离在1千米到5千米,乘坐公交车能够比自行车更快完成的行程。在这样一个人口过百万,集合了85个市镇的集合城市里,跨越市镇的远郊出行仍占大部分比例,然而,即便如此,自行车在这里的使用潜力仍然不可小觑。在有可能通过自行车实现的出行活动中,目前有70%由汽车占据,15%由公交车占据,另有15%是步行。
    (选自《自行车的回归》,有删改)
    【链接材料一】
    费拉拉是意大利久负盛名的历史名城,在1995年,该城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出于美观考虑,市政府早在60年代末就将市中心设为限制区,不对机动车开放,城里的公交设施并不完备。当市政府意识到城里数量众多的自行车时,便借势把它作为城市的特色招牌,自称为“自行车之城”。市政府还给前来观光的游客发放自行车卡,让每个前来观光的人租自行车游览古城。2000年,市政府又推出“自行车计划”,将城市交通中不适合骑车的地方全部整改,截断的车道、危险的路口等问题都一一解决,同时增加了许多自行车停放点。这样,许多人都选择骑自行车出行。
    【链接材料二】
    在地势平坦、城市规模居中、人口较为稠密的明斯特(约30万人口,其中包括约5万名大学生),自行车的使用比例起步就较高,后来呈持续上升趋势,1982年已有29%,2007年超过了38%。更为精确的数据显示,市中心地带的自行车使用比例达到了44%,郊区为33%,距离2千米到3千米的短途出行中自行车的使用比例高达62%。
    【链接材料三】
    曾经有一段时间,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互为竞争对手,二者水火不容。而现在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它们开始互相配合。比如当公共交通不太便利时,住在城郊或附近小镇的人乘火车来到市区后,就可以在火车站旁边取出停放的自行车进入市中心。在市中心的工作结束后,他们再次骑自行车来到火车站,把自行车放在可靠的室内停放站,然后乘上返程的列车。夜晚或周末,这些人不进城,他们的自行车就安全地在停放站里等着。
    8.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自行车有望回归,请分点概括。(2分)


    9.阅读【链接材料一】并回答,为什么在费拉拉“许多人都选择骑自行车出行”?(4分)


    10.下列各项对选文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的“昭然”的意思是说,自行车因为具有其他所有交通工具不具有的优势而在当今社会受到普遍青睐。
    B.第②段中的“这个数值”指的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平均距离被包含在自行车适宜出行的距离之内。
    C.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在伦敦人们乘坐汽车的比例最高,乘坐火车和地铁的人数相对较少。
    D.第⑦段中的“不可小觑”是说,即使在里尔这个人口过百万、跨越市镇的远郊出行仍占大部分比例的城市,自行车仍有让人不可小看的使用潜力。
    11.下列对选文与链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自行车的使用比例一定高于公共交通或其他交通设施。
    B.人们即使短途出行也依靠汽车的现状并不能说明自行车在远郊和乡村没有一点前途。
    C.【链接材料二】说明在明斯特,自行车的使用比例较高与其地势、城市规模和人口有必然联系。可见,在密集的城市中心,人口越稠密,自行车出行的使用比例越高。
    D.【链接材料三】说明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关系处于发展变化中,自行车能够弥补公共交通的空白部分,当公交车不太便利且路程并不遥远时,自行车就和公共交通互相配合并可以完全替代后者。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 题。(18 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
    ①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②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③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④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⑤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⑥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⑦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⑧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⑨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2.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4分)


    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分)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2分)


    14.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5.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三)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左转·哀公十一年》
    1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 则尝学之矣 (2)度于礼
    (3) 如是则以丘亦足矣 (4) 而贪冒无厌
    17. 下列四个“之”字,和例句用法一样的是( )(2分)
    例: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
    A.文子遽止之  B.若之何  C.若之何子之不言也   D.则周公之典在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2分)

    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2分)

    19.在本篇文章中,你能看出孔子的什么品质?(2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4分)
    乡村四月
    翁卷 【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0.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2分)


    21.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2.同学们,回首你的初中生活,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星星),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燃得璀璨而美丽,那星子,或许是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滑过,但它所闪耀的光辉却会永远与你相伴。请选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初中时代吧!
    题目:如星子滑过夜空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B
    解析:
    A.抽噎(yē)
    C.模样(mú)
    D.称职(chèn) 热忱(chén)
    2. D
    解析:
    A.心无旁骛
    B.波澜 随声附和
    C.温驯 神采奕奕
    3.(1)变革 (2)光彩夺目
    4.(1)静以修身
    (2)非志无以成学
    (3)淫漫则不能励精
    (4)五十而知天命
    (5)归雁洛阳边
    (6)逝者如斯夫
    (7)学而不思则罔
    (8)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9)请看那朵流星
    (10)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5.(1)(1分)蚂蚁短租后“,”改为“、”
    (2)(1分)阻止人们过度地购买无效资产。
    (3)(1分)不是…而是…
    6.(2分)(1)这本诗集的特点是表述口语化。从这三句诗的开头运用称呼以及“灯儿”“刺儿”这些儿化得词语中可以看出。
    (2)我最喜欢第一首。诗人把“自信”这一虚物比作实物“灯”,使“自信”变得真实可感,将“自信才能行走于世间”表达为“提着灯才能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贴切,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的生活的重要。
    二.综合性学习(7分)
    【活动一】(1分)撇
    【活动二】(2分)示例:①中国吸烟人群庞大②中国吸烟者中男性吸烟人数占一半以上③吸烟者每天吸烟的数量很大④男性吸烟率远远大于女性⑤“二手烟”危害不容忽视⑥“二手烟”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最大,其次是成年女性,最后是成年男性。
    【活动三】(2分)正反辩题:上调烟草税可以有效控烟。反方辩题:上调烟草税不能有效控烟。
    【活动四】(2分)示例:老大爷,您好!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您到车站吸烟区,好吗?
    三.阅读(46分)
    【現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12分)
    8.(2分)①自行车相对于汽车的优势;②自行车的使用潜力
    9.(4分)①政府将市中心设为限制区,不对机动车开放;②城市的公交设施不完备,骑自行车相对便利;③政府给游客发放自行车卡,游客可以租自行车游览古城;④市政府推出“自行车计划”,整改道路,增设自行车停放点,自行车停放更加方便。
    10.(3分)D
    11.(3分)B
    (二)(18分)
    12.(4分)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13.(4分)(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14.(5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15.(5分)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译文】
    孔文子将要攻打太叔的时候,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祭祀的事情,那是我曾经学过的;打仗的事情,我没有听说过。”退下去,叫人套上车子就走,说:“鸟可以选择树木,树木哪里能选择鸟?”孔文子立刻阻止他,说:“圉哪里敢自己打算,为的是防止卫国的祸患。”
    季孙想要按田亩征税,派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说:“丘不懂得这个。”问了三次,最后说:“您是国家的元老,等着您的意见办事,为什么您不说话呢?”孔子不作正式答复,私下对冉有说:“君子推行政事,要根据礼来衡量:施舍要力求丰厚,事情要做得适当,赋敛要尽量微薄。如果这样,那么照我看来也就够了。如果不根据礼来衡量,而贪婪没有满足,那么虽然按田亩征税,还会不够的。而且季孙如果要办事合于法度,那么周公的典章就在那里。如果要随便办事,又何必征求意见呢?”
    16.(4分)(1)曾经(2衡量(3)这样(4)满足
    17.(2分)C
    18.(4分)(1)季孙想要按田亩征税,派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
    (2)而且季孙如果要办事合于法度,那么周公的典章就在那里。如果要随便办事,又何必征求意见呢?”
    19. (2分)刚正不阿,坚持理想,有远见,能够看清统治者虚伪的本质
    20.(3分)(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辉映,杜鹃啼鸣,烟雨蒙蒙.这两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手法,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答出一种手法,分析到位,即可给满分)
    21.(2分)繁忙的四月,村里没有一个闲人,村民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这两句用直白晓畅的口语勾勒了乡村四月农家的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紧张之中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作文(50分)
    如星子滑过夜空
    流星划过天际,哪怕仅仅是转瞬即逝,也点亮了夜空。------题记
      青春如梦似幻,初三一年,竟转瞬即逝。我太多太多的回忆,璀璨如星辰。
      还记得,期末考前的几个早晨,在世界还在沉睡中时,在天际还挂着点点疏星时,在鸟儿尚未啼鸣时,我们这些初三的学子早已从床上摸索而起,哆嗦着抵抗着早晨的寒气,抱着本书,三三两两的钻进了宿舍的卫生间里,借着灯光背书,做作业,不时的打几个哈欠,希望着时间过得再慢些,慢些……
      还记得,体育考试前,那紧张的心情,让我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去了几次卫生间,我们一群女生围在一起,互相安慰,对着那么一两个胸有成竹的人投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又说好谁和睡要一起跑,谁要跑慢一点等等谁……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大家都会全力以赴,没有人会松懈。想想每天早晨的训练,每节体育课所留下和汗水,我们的努力不就是为此吗?
      还记得,每次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们总会疯了似的玩耍,男生女生不分彼此。在篮球场上就来一场痛快淋漓的篮球赛,流出一身的汗水,留下漫天的欢笑;在树荫底下就来一盘文雅益智的棋盘厮杀,绞尽脑汁,交出友谊;在青草地上就沐着阳光,放开嗓子大胆对唱,唱到声嘶力竭,唱到歌声穿透了阳光……
      还记得,每次放学回家,我总会不急不缓的走着,放下了初三繁重的压力,放下了青春莫名的烦恼,怀着闲情逸致,听着傍晚城市的声音,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看着天空慢慢变暗,从一片橙黄被一圈圈的蓝色包围着,然后慢慢的被吞噬,慢慢的变暗,浅青色,蓝色,暗蓝色,深蓝色到最后冒出点点疏星……我就这么慢慢走过时光,从夕阳走到了疏星点点。
      我相信,初三的我们都已经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着,都有着各自的理由踏上各自的旅途。在我的旅途中,初三是短暂的,是转瞬即逝的,但它却遍布着我辛勤的汗水,和伙伴们并肩前进的欢笑,还有我精彩纷呈的青春……
      初三,如星子划过夜空,它转瞬即逝,但却在我的生命里划出了不可磨灭的璀璨光芒。





    相关试卷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十二)(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十二)(word版含答案),共18页。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阅读下列文字,请按要求完成题目,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朝见、朝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五)(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