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共3页。
课题: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主备:教学目标: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教法:三三制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来导入新课;(二)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具体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词代表人物以及各自的词风。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三)知识结构构建(学生自主预习,教师指导)都市文化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瓦子是开封城内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产生的原因:城市的繁荣,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勾栏是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 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在元朝兴盛起来。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宋词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大发展,词成为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 宋朝词的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李清照:两宋之交女词人,以北宋灭亡为界限,以前的作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深沉的忧患情怀。辛弃疾:南宋词人,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朝最优秀的戏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元朝时,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朝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四)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师:热闹繁华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样。师生共同总结: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3.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提示:杂剧。4.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目标导学二:宋词1.经典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2.阅读教材,了解宋词相关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提示: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目标导学三:元曲1.阅读教材,了解元曲相关内容。提示: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提示:(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2)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目标导学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阅读教材“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了解其基本情况。提示: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2.学生根据教材回答《资治通鉴》的地位。提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宋元时代感受了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宋元时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六)运用拓展: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豪放绝唱。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除苏轼外,还有一位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杜甫 D.白居易2、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集市 B.瓦子C.勾栏 D.邸店3、背本课重点内容;板书设计: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