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68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68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1 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 在公共空间里可以 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不仅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更让学生 明白公共生活是有规则的。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展示良好的形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社会有了一些浅显 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习惯,他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多数学生文明有礼 貌。他们对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有待提高。期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 学会在公共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即为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
2.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树立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并落实到言行举止中。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即为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重点)
2.树立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并落实到言行举止中。(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 学习第二单元第 4 课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即为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重点) 2.知道多样的公共生活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树立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并落实到言行举止中。(难点)
环节一:公共生活我知道
1.观看视频,感知公共生活
设计意图: 生动形象的视频,帮助学生明白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的内涵。 教师引导语: 你知道公共场所、公共生活是什么意思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
观看视频结束后,教师用课本 P22 的第一段文字进行小结,进一步明确“公共生活” 所指的内容。
2.分类小游戏,理解公共场所
设计意图: 我们几乎都生活在公共场所里,但对于它的分类不是很清晰,我通过列 举生活性比较强的场所,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学会分类。
教师引导语①: 相信看了视频大家都了解了,公共场所还可以分类,你看!
教师引导语②: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种各样的场所,下面我们一起给它们分分类吧!
/ 5 1
现场给出 1 分钟,便于学生完成课本 P22 活动园。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 核对,开展激励性评价。
3.回归生活,谈体会
设计意图: 让道德认知回归学生现实生活,通过交流学习体会来达成。 教师引导语①: 这些场所有什么共同特点? 我们听听她们怎么说的。
教师引导语②: 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我们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就是公共生活。 请电视机前的同学们想一想: 生活中,你们都在哪些公共场所参与了哪些公共生活 呢? (预计思考一分钟,期间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引导语③: 好了,思考结束了!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位小同学的分享吧。(播放 视频)
教师引导语④: 谢谢这位同学的分享,下面也来听听老师的分享吧!
教师小结语⑤: 原来公共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和公共生活密不可分。
环节二: 公共生活有规则
1.私人生活空间我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在两个不同的 生活空间,人们的言行举止各有规矩,都要受到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教师课件出示课本 P23 活动园中的第二个情境“私人空间、公共空间”
教师引导语①: 公共生活发生在公共空间中,此外,我们还有私人空间,私人生活 空间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属于自己的地方, 自己能进去,别人想要进去,需要先得到允许。比如 自己家。
学生回答: 家里的卧室就是私人空间。
学生回答: 自己的车是私人空间。
教师引导语②: 私人空间具有私密性,需要得到主人的允许才能进入。公共空间每 个人都可以享有,具有公开性和公共性。请同学们想一想,私人空间里的生活与公 共空间里的生活一样吗?
学生回答: 不一样。因为私人空间是属于个人的,相比公共空间更自由。 学生回答: 我觉得私人空间的生活没有外人干涉。
教师小结③: 在私人空间中,你可能感觉比较放松,约束少。然而,谭老师提醒你, 私人空间也要讲究私人道德哦! 也要遵纪守法哦!
2.公共生活有规则
设计意图: 公共生活有什么规则呢? 结合课本 P23 活动园中的第 1 个情境。
教师导入语①: 在公共空间里,大家的行为是公开的,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呢? 我们一起来讨论课本 P23 活动园中的第 1 个情境。
学生回答: 我会选择坐着,不会躺着。因为我坐着,就能给其他想休息的人留下位 置。而且躺着也不文明。
学生回答: 我会坐着,因为公共设施不能一人占有。
教师小结语②: 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只要是在公共空间里,不管有 没有人在场,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课件出示: 课 本 P23 第一段文字,作为本环节小结。
/ 5 2
3.“公共行为”我判断
设计意图: 在已经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判断,让学生加深巩固对公共生活有规则 的意识。
教师引导语①: 学了这么多,我们巩固一下,一起来做几道判断题吧! 教师小结语②: 相信同学们也都做了准确了判断了! 老师为大家点赞!
环节三: 公共生活有需要
1.公共生活满足需要
设计意图: 课本 P24 活动园列举人们常参与的四类公共生活,教师结合新冠疫情防 控期间的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要求,展开教学。
情境一:利用社区体育设施
教师引导语①: 你们看情景一(课件显示),人们可以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干嘛?
学生回答: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但是我们要有公 德心,要好好爱护公共设施。
教师小结语②: 根据我国宪法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社区体 育设施是公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做运动时,不仅要讲 美德还得守法规,我们都要自觉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情境二: 到医院就诊
教师引导语①: 如果生病了怎么办?
学生回答: 到医院看病! 但是发烧了要记得去医院的发热门诊哦! 新冠疫情防控期 间,我们去医院的路上,一定要带好口罩! 最好乘坐私人交通工具前往!
教师小结语②: 生病了要去医院就诊,发烧了要去医院的发热门诊。 目前广州市共 有 127 家医疗机构设有发热门诊,遍及 11 个区。市民可通过手机导航找到广州发热 门诊
情境三: 与家人逛集市
教师导入语①: 同学们,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我看到大家在逛集市。除了集市,我们也会逛超市。这些地方可以买到 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但现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般都是爸爸妈妈去一趟就买回 一个星期的用品,我还会提醒爸爸妈妈带口罩呢!
教师小结语②: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外出集市买物品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 己,一定记得戴口罩。这些防护既是自我保护,也要符合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条例》 和《传染病防治法》 的规定哦。
情境四: 与家人外出旅游
教师引导语①: 你们看,这幅图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与家人外出旅游! 各种各样的交通,如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等 满足了人们各种出行的需要。本来我家计划寒假去东北看雪的,可惜因为新冠疫情
防控我们没有去,都宅在家里。
教师小结语②: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多宅家少出门”, 等疫情结 束了,我们再和家人一起去吧。
/ 5 3
教师总结: 教师出示课件“课本 P24 第一段文字”进行小结。并补充: 可见,公共 场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需要,我们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2.公共生活多丰富
设计意图: 基于课本 P24 情境做适当拓展,大约 1 分钟,帮助学生感受丰富多样的 公共生活。
教师引导语①: 公共生活除了这些,还可以很丰富多样的呢! 你们看!
教师小结语②: 公共生活丰富多样,有些是人们自发组织的; 有些是社会机构组织 等; 有些是政府部门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公共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要。
环节四: 网络虚拟世界有规则
1.网购和网络虚拟世界都属于公共生活
设计意图: 结合课本 P24 活动园中小女孩的提问,展开教学。
教师引导语①: 同学们,现在是网购时代,很多人都习惯网上购物,每年的双十一! 双十二!都会引发人们各种网购! 那网上购物是一种参与公共生活的行为吗?
学生回答: 网上购物属于公共生活,因为所有人都可以网上买东西,不是只有一个 人能参与的。
学生回答: 虚拟空间中也有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我认为网上购物属于公共生活。 学生回答: 有一次,妈妈要在网上给我买一条裤子,我知道妈妈看了好多人的评价 后,才给我买的。所以,网购是公共生活。
教师引导语②: 网购是公共生活,那网络虚拟世界还有哪些公共生活呢?
教师小结: 父母在网上购物,是参与了公共生活。网络虚拟世界确实存在公共生活。
2.网络虚拟世界需要德法并举
设计意图: 网络虚拟世界存在公共生活,必然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教师引导语①: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存在公共生活。那在虚拟空间中,我们的言 行要受到约束吗? 请看以下视频,它会告诉我们答案!
教师引导语②: 那么,在网络上造谣、传谣,散布虚假信息等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 任呢?
教师出示课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严重的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 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罚款:
(一)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 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教师小结语③: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也 是公共场所,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形象!
环节五: 课外拓展“好书推荐”
/ 5 4
设计意图: 根据广州市阅读工程的要求,向同学们推荐好书开展共读活动。
推荐书目:《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读本》 12 册
作者:白明植、崔有学 等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年 10 月
推荐理由: 这一册书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人物和事件起笔,语言生动、平
实,内容感人。 故事中坚持用小主人公的视角观察世界,寓教于乐、寓理于事。播 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成为有素养的文明人吧!
板书设计:
/ 5 5认识公共生活
注意言行举止
展示良好形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4 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4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